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index.asp) -- 市场热点 (http://bbs.cjiyou.net/list.asp?boardid=26) ---- 这些“玩意”叫什么? (http://bbs.cjiyou.net/dispbbs.asp?boardid=26&id=524473) |
-- 作者:5201314 -- 发布时间:2025/10/7 17:08:00 -- 这些“玩意”叫什么? 以上“玩意”,集邮者都常看到,自动化集邮者通常叫电子邮票(Electric Stamp)。也因为这个“邮票”“误导”,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邮电版)开始收录。但也遭到大多数集邮者反对,认为这些充其量属于“邮资凭证”“邮资标签”等。 图片 查国家“邮政业术语”标准,对应应该是“邮资符资”概念,过去老的叫法“邮资机符志”“邮资机印志”(1956年邮政文件)。这些名词其实不陌生,也不是创造,但由于拗口,现在很少有人使用,甚至连国家邮政都俗称“邮资机戳”。如果邮资机戳打在签条上,也可以叫“邮资标签”,贴在信封上,可以叫“邮资标签封”。 既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邮电版)收录,那“目录”是如何叫法,我竟然发现同一种品种,一本目录叫法不同。 图片 刊载中国邮政“自1”时,叫自动化邮票(ATM Stamps)。 ATM是automated teller machine缩写,我们通常看到ATM,就是银行自动提款机。ATM Stamps直译ATM Stamps自动取款机邮票,意译自动邮票出售机。如果按照使用性能和操作方法,也可以理解为“邮资机”。因为在预印不干胶贴条再“打印面值、铭记”等与现在TS71型邮资机没有本质区别。设计也是“自助式”,本来用户可以自己打印,但机子昂贵,直接供应“裸签”邮政赚不到大钱,实际现在邮政都加工成品,溢价出售。 图片 在同一本目录中,刊载香港邮政发行时,叫邮资标签(Postage Labeis)。 图片 在同一本目录中,刊载澳门邮政发行时,叫邮资标签(Etiqueta Postal Label Stamps),英语叫法不同。根据英语也可理解为“邮政标签”“邮戳标签”。 不管目录叫法不同,但目前集邮者收集实物都是一种品种。关键“争议”,这些是否属于邮票。 首先Stamp(英语)≠邮票(中文),中文“邮票”一词翻译英语是Stamp,但英语Stamp,翻译中文,如果不是集邮者,翻译者同时没有看到“实物”,Stamp不一定是邮票概念。 如Electric Stamp,自动化集邮者称“电子邮票”,但也可以翻译成“电子印章”。英文有Postmar(邮戳)一词,但实际上类似中国风景日戳、纪念邮戳,英语都加Stamp,如果直译就是风景邮票戳、纪念邮票戳。 英文单词Stamp。英国自己词典里(包括牛津),这个单词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作为名词时,它的意思是邮票、印记、标志、跺脚;作为及物动词时,它的意思是铭记、标出、盖章于、贴邮票于、用脚踩踏;作为不及物动词时,它的意思是跺脚、捣碎、毁掉。 图片 图:英国国民储蓄“贴花”也称Stamp。注:“邮票”上图案文字NATIONAL SAVINGS是“国民储蓄”。 图片 图:中国“零存整取小额储蓄”的“贴花”也可以翻译成Stamp。 因此中国叫“印花税票”,英语revenue stamp;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粮票”,英语food stamp;美国是food stamp credit。 起始于19世纪40年代英国“便士储蓄”银行开办类似中国银行上世纪50-80年代开办的零存整取小额(贴花)储蓄,这个“贴花”也叫Stamp。 那中文“邮票”一词如何解释: 最“权威”国家标准GBT10757-2011《邮政业术语》中: 6 . 4 . 2 邮票 stamp 由国家指定机构发行的作为邮资纳付标志的有价票证。 而中国一般词典,邮票是这样解释: 邮票是由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预付凭证,属于有价票证,由发行国家或地区的铭记标志、面值或对应某类邮政资费的标志、图案三个要素组成。 在英语里“税票”“贴花”“邮戳”“粮票”都是stamp,但在中文语境中,将这些作为邮票估计大家都不能接受。原因中国词汇相当丰富,如动物称呼有一头牛、一匹马、一只鸡……等,而英语中叔叔、舅舅无法分清,星期八没有词汇。 结论:国外叫stamp,在中国不能叫“邮票”,应该入乡随俗,以上所叙“玩意”,应该叫“邮资凭证”“邮资标签”比较合适。 图片 如果一定要说是邮票,现在TS71型邮资机打出戳样也可以叫“邮票”,具有图案、铭记、面值,甚至还有齿孔要素,你能接受吗?因此在中国只能叫“签”,而不能叫“票”的道理。 来源:邮文博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