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index.asp)
--  各路文摘  (http://bbs.cjiyou.net/list.asp?boardid=11)
----  银元包浆的真实性讨论  (http://bbs.cjiyou.net/dispbbs.asp?boardid=11&id=474814)

--  作者:5201314
--  发布时间:2020/4/19 15:44:00
--  银元包浆的真实性讨论
钱币天堂古今泉韵

 现在快手、微拍等交易平台上的银元,所谓的原光、五彩、百年老酱彩铺天盖地,乍一看个个都蛮诱人的,很多老手都难以分辨。
  大家想一想,中国银元生产使用至今,长的一百多年了,短的也几十年了,这期间经历过战乱时光和饥荒时光, 听老人说,当时只有大财主家里才有很多的大洋,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有多少财主敢把银元收在家里的箱子里? 多数人都把大洋装在罐子里埋在地下了(有的甚至多年后,老人去世了,后人都找不到埋在哪儿了),现在太平盛世了,大洋从地下转入地上,面貌应该是带有生坑绿锈的;拥有大洋的,除大财主外,还有一般的富裕家庭,不过能有几块、几十块也就不错了,战乱之后,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中国又经历了饥荒和文革,即使有收在家里箱子里的大洋,好多都偷偷拿去小县城的银行里一块大洋换一块钱来度命了,即使保留了几块下来,到现在都成家里宝贝了,大人小孩能不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拿出来欣赏抚摸,能有多少还能保持原光、五彩、百年老酱彩的?
  现在在币商和玩家的圈子里,受利益驱使,洗币、养包浆蔚然成风,在快手上兜售各种洗银水和养包浆器材的太多,本来带绿锈的一洗变成原光转光的,再一养浆就变成五彩、环彩、酱彩的了,也有一些传世不带彩的经过养浆也就变成各种环彩、酱彩、大老黑了。凡此种种,看了就觉得不是老货了,甚至厌恶,恶心。
  但是银元的生坑绿锈是很难做的,目前市面上的生坑绿锈银元还没有见过人工做出来的。
  总之,生坑绿锈包浆真实舒心,大部分所谓的传世带彩包浆虚假恶心。


--  作者:5201314
--  发布时间:2020/4/19 15:46:00
--  
生坑绿锈,自然老包浆,后养包浆,都是截然不同的状态。楼主这是贸然混淆了。
真正自然老包浆是不能后期养出来的,后期养的都很不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
生坑绿锈经常伤底板,所以不受待见。

我有一朋友专门玩古钱,在古钱世界里,绿锈、薄绿锈相当于银元的彩包浆(清代以前古币更是这样)。
受他的影响,我也买了很多清钱,但是我只买传世黄亮品,他曾多次说过,黄亮不是终极藏家喜欢的。
可能是我玩古钱不进入状态,所以我无论如何也不喜欢带绿锈、带土的古币。
这个原因可能是用玩银元的角度去衡量所致。
个人觉得,银元属于机制币,机制币就有高点,并且币面花纹多样,如果出土品、绿锈,把花纹都遮掩了,每次看的是一块银饼,谈何欣赏。
看看那些双面都是黑包浆的,如果不是强光下看币,那就是一团黑色银饼,欣赏价值到底在哪里,实在想不通这种币会被爆炒。
漂亮的银元包浆,彩币这是公认的好包浆,人见人爱,不用多说,前提是真彩。再就是传世包浆,币面凹下去的部位附着淡淡的包浆(或者整个低板),凸起来的花纹露出银子本色,这种币个人认为是很漂亮的。
楼主不会是喜欢古钱币多一些?
楼主只是国内分析眼光。新中国要成立,民国真正有钱有势的人去了台湾香港和国外,什么东西好带走,当然是真金白银,四大银行的纸币当时已是废纸。所以好包浆的东西应该有,银元不至只埋在地下。
我玩了这么多年,还是喜欢生坑和老包浆的币,生坑是淡锈,不要一说生坑就是那种厚厚的重锈,老包浆也是淡淡的包浆,不是黑乎乎很厚一层的。
洗白白的,感觉缺少了老银币的味道。除非是想卖高价,洗白了好评高分。那是生意货。
至于绿锈伤不伤底板,你不去清理,也就无所谓伤底板的问题,绿锈就是钱币的一部分,是她的外衣。你非要扒光她的衣服,那是要拿她去卖钱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至于后养的包浆和绿锈,你看的多了,自然就很好分辨。
假包浆无法做出自然包浆的感觉,包浆是时间的沉淀,洗掉是非常可惜的。
虽然钱币的档次没法和文物比,但道理都是相通的吧,你见哪个博物馆去把青铜器、瓷器、玉器等等的包浆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