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鲸探贝壳系统在社群里被吐槽得越来越多。
本人虽然以前也经常骂鲸探,但说实话,一边骂又一边忍不住买入,这说明什么?归根到底,内心深处我依然是看好鲸探的,因为我始终相信——鲸探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
下面就来说说贝壳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对未来的改进建议。
一、贝壳系统已经失去了计划中的作用
贝壳系统上线之初,有两个核心目标:
- 实现藏品质押锁仓挖矿
- 实现藏品的轮动展示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个目标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 从行情表现来看,登上潮流榜的藏品,价格变化并不大,未能有效带动藏品价格。
- 展台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贝壳系统引发的关注越来越小,逐渐被边缘化。
二、贝壳系统急需改进的三点
1. 大幅提升展台数量,实现“主动锁仓”
目前展台数量只有三个,想要增加展台就得花费大量贝壳,不划算,所以很少人愿意花费贝壳去升级展台。
结果就是:通过展台实现的锁仓量非常有限,大部分藏家持仓根本没进入贝壳经济系统。
我认为,展台数量就是锁仓数量。
与其通过限制转赠来让玩家被动锁仓、满腹牢骚,不如通过展台机制引导大家主动锁仓。
尤其要增加一个重要功能:展台藏品折叠。
比如一个藏家持有某个藏品,不管多少个,只占用一个展台,右上角标注数量即可。这样一来,藏家可以轻松实现全部锁仓,大家也会更愿意参与。
2. 展台的增加应该以“藏品量”为基准
展台的核心作用是质押藏品,不应该通过贝壳购买来解锁。
建议改成根据藏品数量自动解锁展台,例如:
- 藏品数量 ≤100 的用户,只有 1 个展台
- 藏品数量 100~1000,解锁 5 个展台
- 藏品数量 1000~2000,解锁 10 个展台
……依此类推。
这样设计,更合理也更能覆盖不同层次的玩家。
3. 避免中心化定义藏品价值
数字藏品在中国还处于早期阶段,平台更应该避免中心化定义价值。
目前的潮流藏品评分体系,争议颇大。原因在于:
- 官方通过不透明的打分制度,人为把藏品分了三六九等。
- 当这种分类与藏家的认知冲突时,矛盾和不满自然产生。
这种做法虽然可能短期内拉动部分藏品的价格,但从长期来看却有失公平。
在目前鲸探用户基数并不算大的情况下,很多藏品的价值还有待发现,官方更不应该过早下“价值判定”。
我认为:
- 理论上,所有藏品都应该可以参与挖矿,矿力值应该根据市场价格来动态确定。
- 即便所有藏品同时参展算力消耗较大,也可以采取更客观的方式,比如:根据发行时间轮流动态展示。
- 举例:按照藏品发行顺序,每期展示 100 个藏品。
- 每个藏品的矿力值由当时的市场价决定。
这种方式可以做到雨露均沾,把价值的定义交还给市场,既公平公正,又更容易赢得藏友们的认可。
结语
说到底,贝壳系统的初衷是好的,但目前的实际效果和设计,已经偏离了计划中的作用。
鲸探若想真正走得更远,必须对贝壳系统进行大刀阔斧的优化,让锁仓与展示回归其本质,避免中心化的价值评判,给市场更多的自由空间。
相信鲸探的未来会更光明,也希望鲸探能听见社群的声音,早日升级改进!
- 评论[支持者: 0 人 ,反对者: 0 人,中立者: 0 人] 查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