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集藏资讯 → 吴光于:难忘川藏线上那抹流动的绿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53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吴光于:难忘川藏线上那抹流动的绿
123456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钻石市民
文章:112825
积分:1065074
圈子:参与的圈子
注册:2003年10月10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吴光于:难忘川藏线上那抹流动的绿

难忘川藏线上那抹流动的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叫吴光于,是新华社四川分社的记者。自学生时代起,我就对青藏高原有着深深的好奇和向往。2007年的夏天,我独自旅行踏上了“人间天路”川藏线,不巧误了班车,被困在了海拔4200米的高原小镇马尼干戈,是一位身材高大、肤色黑红,留着络腮胡,扎着马尾辫的藏族邮车师傅把我从马尼干戈捎到了德格。

那次翻越被誉为“川藏第一高、川藏第一险”的雀儿山,让我心惊胆战。而邮车师傅的镇定自若和爽朗笑容一路上温暖了我,给我留下了美好的旅行记忆。

2017年8月,我从背包客变成了记者,和同事一起再上川藏线,探访有着光荣历史的雪线邮路。十年后带着职业的责任和敏感,重走这条路,不仅仅是完成一次任务,更是接受一次心灵的洗礼。

人们把海拔3500米称为“雪线”,从甘孜到德格有209公里,是甘孜州绵延3000多公里“雪线邮路”最危险的一段。这正是当年我搭邮车走过的路呀!我的心有些激动!

踏进甘孜县邮政分公司大门的时候,我惊叫起来,那个站在邮车旁的康巴汉子,不正是10年前的夏天载过我的邮车师傅吗?握着其美多吉的手,我脱口而出:十年了!您还在这条路上开邮车呀!他笑着说,离不开了,离不开了。此后的7天,我又一次坐到了他的身边,一路同行,对他所说的“离不开了”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从甘孜县出发的那个清晨,多吉的妻子泽仁曲西大姐给我斟满热腾腾的酥油茶,和我讲起她操持家庭的艰辛和心里的委屈,讲到动情处擦起了眼泪,又抬头望着丈夫,不好意思地笑了。出发的时候,多吉在邮车门边抱起孙子亲了又亲,还捋了捋妻子的头发。那一幕,让我很是动容。

邮车开动以后,多吉告诉我,雪线邮路走了快30年,最亏欠的是家人。这么多年的节假日几乎都是一个人在路上过的,就连两个儿子出生,他都没有在爱人身边。妻子虽然嘴上唠叨,却不停地为这个家忙活着。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爱情最美的样子。其实,雪线邮路上每一个邮车驾驶员的身后,都有坚强的后盾。他们的亲人没有将爱字挂在嘴边,却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爱的意义。

邮车不停向前奔驰,望着窗外不停变换的风景,这片土地上在十年里的巨变让人惊叹。成片的牧民新居错落有致,背着书包的孩子站在路边向我们行着队礼。成群的牦牛在蓝天下安静地觅食。电力天路的铁塔银线翻山越岭,平坦的公路像一条哈达伸向远方。

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1个多小时后,邮车开始沿着碎石路翻越雀儿山。路面随着海拔的攀升不断收窄,车轮碾过的地方,尘土卷着碎石滚下悬崖。险要处,可以看见葬身山崖的汽车残骸。多吉把着方向盘,神情专注,表情轻松,载重12吨的庞然大物在他手里就像一条灵巧的水蛇。

随着海拔上升,身边的同事出现了高原反应,我也坐立不安。为了让我们放松,多吉唱起了《邮车驾驶员之歌》。他歌声悠扬,眉宇间有股明星般的潇洒。

他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紧握方向盘、踩离合、换档位、加油门的动作,既要盯紧前方的路,又不时地看着后视镜。从他的专注中,我发现,这条邮路才是他的舞台。

他说邮车司机最难过的是冬天,平时川流不息的运输车辆都“猫冬”了,游客空了,路旁的饭馆、商店锁上了大门,然而,“工作不能停,邮车必须走”,只有邮车驾驶员和道班养路工不能离开这条雪域之路。定时准点,邮车永远在路上,他们必须在苍茫的孤独中保持英勇。

路过雀儿山四道班的时候,多吉把带来的青菜和肉送到道班工人莫尚伟、黎兴玉夫妇手中。这对坚守雀儿山23年的夫妇动情地对我说,多吉是信使,更是亲人。每次路过,多吉都会以独特的节奏摁响喇叭,这是他与道班的默契。每次送来的报纸和家书,更是滋养精神世界的宝贵营养。

我知道,要在几天时间里听完一个人、一辆车、一条路30年的故事,远远不够。

我看到他右脸上长长的刀疤,实在不忍心问起他的感受。当年他受重伤险些丧命的事,川藏线上几乎人人皆知。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那天他刚刚运送完一批教材,返程时遇到了歹徒。为了争取时间保护邮车,他没有犹豫便下车直面歹徒。人在车在,这是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邮政人一直坚守的原则。

人们也不知道,在许多医院判定他康复的希望渺茫、无法再开车时,他心中是多么烦躁和焦虑。

人们更不知道,为了康复,他咬牙挺过了疼得撕心裂肺的康复训练,只为能重返他心爱的岗位。

当他基本康复、回归车队的那天,同事为他献上哈达,他却转身将哈达系上了邮车。他说,重新行驶在雪线邮路上,他能感觉逝去的儿子和曾经的自己又回来了。

跟车采访的日子里,我常常问多吉,这么枯燥乏味的岗位究竟有什么吸引力,他总是笑而不语。后来渐渐的,我从一位位邮政职工、道班工人、汽车司机、交通民警、运管人员的讲述中发现,他看似平凡的人生其实很精彩。他以一颗朴实善良的好心、真心,换来了人们的交口称赞。遇到哪里出现了车辆故障,他就是义务修理工;遇到哪里发生了交通事故,他就成了义务交通员;遇到哪里有了争执摩擦,他就成了人民调解员。30年来,他常备在邮车里的氧气罐和药品,在危难关头,挽救过上百位陌生人的生命。

其美多吉说,每当邮件抵达目的地,就是他最幸福和满足的时刻。

我仿佛看到,他与邮车这抹流动的绿在雪线邮路上架起了一座桥。它连着党中央和藏区的老百姓,连着雪域高原和祖国的各族人民。一个个邮件的成功投递,把人们的心灵连接起来,让梦想的声音、发展的信息、生活的希望和未来的期盼一同抵达。一路的采访,我从多吉和他的同事身上,深刻理解了邮政“普遍服务”几个字的含义,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怎样扎根于这些平凡奋斗者的心中。

在四川,木里有一个王顺友,一匹马,一条路,“马班邮路”走了一辈子。甘孜有一个其美多吉,一辆车,一条路,雪线邮路成为他一生的路。他们同为邮政人,隔空进行着“人民邮政为人民”的精神呼应。正是一个个平凡之中见伟大的邮政人,他们克服了危险、艰难和孤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编织成了一张巨大的心灵沟通之网,让一个个连行车都困难的雪域村寨,一个个连手机信号都难以覆盖的深山牧区,不再闭塞。

从其美多吉身上,我看到了高原儿女迎难而上、有为担当、团结协作、坚韧顽强的精神。这不正是“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的新时代注解吗?

2007年夏天,坐在多吉的邮车上,他给我指过一处地质勘探营地。他说,雀儿山将要建隧道,他盼望能早日通车。

2017年9月,这条全长7公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长隧道终于通车了。听说其美多吉代表社会车辆第一个驾驶邮车穿越隧道,我能想象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今后,翻越雀儿山将一路畅通,邮车师傅们再不用为雪崩、塌方和泥石流担忧了。

虽然隧道贯通了,但雪线邮路仍然艰难、孤独。责任的接力,精神的传承仍在雪域高原的崇山峻岭中继续。如今,多吉的小儿子也跟随父亲的选择,成为雪线邮路上的一抹新绿。

离开雪线邮路两年了,我常常想起多吉在海拔5050米雀儿山垭口对我说过的话:无论道路多么艰险,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而我相信,只要雪线邮路在,邮车这抹流动的绿,就将一直奔向远方,永不停歇!

如今走在川藏路上,你会看到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昔日的道道“天险”被攻克,一条条承载着藏区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道路被打通。它们如同千万条吉祥的哈达,为雪域带去了脱贫奔康的希望。青藏高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一切都是最平凡的建设者创造的世界奇迹,是许许多多的其美多吉用敬业担当、无私奉献谱写的新时代壮丽诗篇…… 

来源: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办公厅、中国邮政报

视频剪辑:任倩

编辑:杨佳昕



弘扬收藏文化

打击制假贩假

投资收藏两不误

炒邮网  www.cjiyou.net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9/4/20 21:23: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