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黑马园地 → 追溯——周朝的珠宝首饰(耳饰)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35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追溯——周朝的珠宝首饰(耳饰)
123456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钻石市民
文章:112825
积分:1065074
圈子:参与的圈子
注册:2003年10月10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追溯——周朝的珠宝首饰(耳饰)

  多样的玦

  商周时期,无论在中国的南方北方,穿耳的风俗仍旧盛行。玦类耳饰中除了普通的素面无饰外,成对出土的还有制做成龙纹、涡纹、兽纹或蟠螭纹饰的玉玦。北京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出土的玉玦,表面呈肉色,直径3.4厘米,出土时位于墓主的两耳旁。三门峡西周虢国墓中,国君、夫人与太子的耳部都出有精美的玉玦,说明当时戴玦不分男女。而贵族则拥有很多成套的大小玉玦,西周晋侯墓地的第五次发掘中,在一墓主人的头部两侧就出土有成套的玉玦14件,以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中间还有一套华丽的龙纹玦。你能想象把带有光泽的黑色煤精石玦戴在耳朵上的独特效果吗?在山西宝鸡国墓地竹园沟九号墓中,国君一级的墓主头部就出有煤玉块和长方形玉块各一件,而在一位殉葬的青年男子的耳部,也戴有此类煤玉玦一只。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充耳琇莹

  周代有一种很特别的耳饰称为“充耳”,又叫做“瑱”。它是古人在戴冠时垂在头部两侧以“塞住耳朵”的玉。男女均可佩戴,具体式样是挂在冠或发髻中横笄的两端,其长度正好垂在耳际。用来挂充耳的丝线叫做“紞”,丝线上挂着一个棉球叫做“纩”,棉球下面挂着的玉叫做“瑱”。所以充耳包含着紞、纩、瑱三个部分。十分符合这种标准的充耳很少见,大多数是直接在丝线上垂瑱,再把线的另一头系结在发簪上即可,佩戴它的人可以不必在耳朵上穿孔,特别是贵妇,使用时将发簪插入发中,它便悬在耳旁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瑱多以玉制成,《说文解字》:"瑱,以玉充耳也。“《释名·释首饰》:“瑱,镇也。悬铛耳旁,不欲使人妄听,自镇重也。此出于蛮夷。蛮夷妇女轻浮好走,以此挡锤之也,今中国仿之也”意思是:璜”就是“镇”,有镇住和压住的涵义,玉饰悬挂在耳边来提醒大们不妄听而目镇重,这种饰物来自蛮夷,那里的妇女轻浮,所以用此来警示,后来由原也在这样效仿,同时,充耳是一种礼仪的象征,即用来“塞耳”,以表示人们对不该听的事情不要妄听,即成语中的“充耳不闻”。在《诗经》中,这种饰物被经常提到。《诗经·卫风·淇奥》:是赞美卫国一位有才华君子的诗,“有匪君子,充耳珠莹”意思是:有这样一位君子,他耳边垂挂的玉石充耳多么晶莹,《诗经·墉风·君子偕老》是形容当时国母宣姜的诗,也有“玉之琦也”,即她戴着用美玉制做的充耳,而在《诗经·齐风·著》这首女子写给夫婿来迎亲的诗中,有“充耳以素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充耳以黄乎而”,意思是她的夫婿用白的、青的、黄的丝线来系充耳,《诗经》中的墉风、卫风、齐风分别是指殷商故地即现在的河北、河南山东的北部和中部,可以看出那时普遍使用充耳的地域大致在中原一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漂亮的耳坠

  在大型的西周晋侯墓地中,出土了两套完全不同于其它种类的玉壁坠耳饰,它们分别出土于墓主人颈部的左右两侧,形状相同,左右对称,只在纹饰上略有不同:一件是单面雕刻阴线团身鸟纹,另一件则是团身龙纹,壁上分别和六枚玛瑙珠管相连,相当漂亮,在河北平泉东南沟西周至春秋遗址还发现了―件叶形青铜耳坠,说明青铜已被用于各类首饰品种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弘扬收藏文化

打击制假贩假

投资收藏两不误

炒邮网  www.cjiyou.net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8/2/13 9:08: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