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
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
炒邮网论坛
→
集藏资讯
→
万亿美元难救美国经济郎咸平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万亿美元难救美国经济郎咸平
1楼
123456
发表于:2009/3/24 13:52:00
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各国都出台了救市措施。从2009年新年开始,新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救市方案并提列了巨额资金,你认为这些资金对于挽救美国的经济会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根据彭博通讯社的报道,美国政府承诺未来将拨出的救市金额已经高达8.5万亿美元,这个惊人数额意味着什么,如此的资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难道金融海啸的第二波到来了吗?
就在09年的一月左右,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总裁任志刚在香港发表谈话,他提醒香港老百姓注意,第二次金融海啸冲击已经开始,而且第二次将大过第一次。当然没有人希望这事情会发生,我们也都希望事情能尽早解决,经济能尽快的恢复,可是在这个时刻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问题,在面对问题之前你首先要了解一下到底第二次金融海啸有多大。
还记得2008的发生金融海啸之后,美国政府在10月、11月份立刻提列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奥巴马总统上任之后也提出了8190亿美元救市方案。美国政府提列的7000亿美元目前已经用了3500亿,而这3500亿当中95%都用在金融系统中,也就是把这些钱直接向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注资,目前注资的银行等差不多有200家,其中AIG注资了378亿美元,花旗银行注资了250亿美元。同样三大汽车公司也陷入困境,美国政府也从这7000亿里提列了1144亿美元,相信剩下的3500亿美金左右的资金也会陆续用在金融机构中。奥巴马总统所提列的819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其中三分之一用在减税,因此只剩下6000亿不到的资金是要用在经济实体的救助方面,而且这个6000亿美元还要除以三,因为是一年提列2000亿美元,也说是在未来的三年当中每一年美国政府只能够支出2000亿美元来救助实体经济。
奥巴马的救市能不能帮美国走出阴影
奥巴马提出救市方案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最近我找了一些比较耸人听闻的资料。根据彭博通讯社的统计,在奥巴马提列的819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当中,美国政府承诺未来将拨出的救市金额已经高达8.5万亿美元,这个惊人的数字包括2.3万亿美元用来发放贷款,但是他说抵押的资产价值几乎为零,3万亿美元用来购买破产机构的股权,而这些机构的净值是负的,剩下的3.2亿美元是用来为这些濒临崩溃边缘的金融衍生产品做担保。加在一起就是8.5万亿。而这8.5万亿是以下机构出的,美国中央银行出5.255万亿美元、美国的联邦存款保证银行(这个银行是为美国老百姓存在银行里面的钱做担保的,只要银行倒闭,美国联邦存款保证银行就是把钱还给老百姓,也就是它是美国政府的保险公司)出1.788万亿、美国财政部1.147万亿、美国的住房管理局0.3万亿,加在一起是8.5万亿。这个8.5万亿的概念就是美国从18世纪建国开始一直到现在所有重大项目支出的钱加在一起,以今天的价值来计算也不过只有8.1万亿。我按支出金额讲给大家: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美国的太空探险
第三、越战
第四、伊拉克战争
第五、罗斯福新政
第六、朝鲜战争
第七、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八、美国80年代银行危机
第九、阿富汗战争
第十、马歇尔计划
第十一、海湾战争
第十二、美国内战
第十三、美国独立战争
第十四、美国1812年对西班牙的战争
第十五、购买路易西安那州
以上是美国历史上15起最重大的事件,以今天的价值来算才花了8.1万亿美元,可是美国政府这一次为了拯救次贷危机就要花掉8.5万亿。这个钱从哪里来?美国的GDP也不过14万亿。也就是09年大年过后的经济情况不容乐观,现在没有人知道情况有多严重,这些都是彭博通讯社所发布的数据,而8.5万亿当中的3.1万已经在用了,因为很多是不需要透过国会来批准的,可以直接印钞票来用,这就是目前的现状,这就是第二次金融海啸的冲击。
美国经济恶化的原因
根据我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一切基本上就是一个泡沫消费的问题。美国第三季度的GDP下跌0.5%第四季度下跌3.8%,其来源是消费大幅下降,第三季度下跌3.2%,第四季度下跌3.4%。消费下降这么快,原因就是美国政府与美国金融部门、金融资本、金融炒家的一个结合体,误导了美国民众的消费,这么多年来政府金融资本不断地误导。他们告诉老百姓,要放心大胆的消费,银行体系有很多的钱支持消费,一点也不要担心。透过政府与银行金融资本不断运作的结果使得美国的消费形成一个全面的泡沫化,而这个泡沫化的消费使得银行整个债权大幅扩张,扩张的钱基本上就是美国政府不断发行国债给中国、俄罗斯或者是中东的国家,筹集几万亿的资金拿回金融体系,透过银行体系的运作再发出去,这么多债务发出去的结果使得全世界的产能扩张,包括美国的企业,但是就在这个里面产生重大了的问题。那就是有一项叫做次级债,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当次级债的所有人还不起房屋贷款的时候次级债开始爆炸,而爆炸的结果是几乎冲毀了美国所有的泡沫消费,进而就是银行向其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发的国债所注入到银行的钱几乎化为泡影。
我不是简单的说次级债造成的,而是这种政府透过银行、金融资本所炒作的美国泡沫消费导致了这一切,而泡沫消费当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次级债,而次级债的所有人一旦还不起钱的结果就造成了整个金融体系、消费体系的崩溃,使美国所有的银行全部栽下去。因为银行不只是借钱叫你买房子,他还借出大量的钱叫你买汽车、冰箱、电脑,这一切都是这么发生的,所以银行信用大幅膨胀的结果是很多债权收不回来,造成全面的溃败,这就是第二次金融海啸的原因。第一次只是简单的次级债问题,当次级债的所有人还不起钱的时候,那些曾经购买过次级债等等衍生性金融产品的银行产生重大危机,所以美国政府提列7000亿美元的目的就是给那些曾经购买过这种有毒的资产的银行提供帮助,把这些有毒的资产全部买掉。可是到了2009年2月,我们发现情况不是这么简单,它更爆炸更扩大,所谓爆炸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美国整个国家整个泡沫消费是第二次金融海啸的真正原因,而泡沫消费是美国政府以及金融资本所鼓励的,这个泡沫消费已经恶化到你的房子一涨价之后也是可以抵押掉再去消费,这种创造出来的泡沫消费使得全世界包括中国跟美国在内都形成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不要把这个看的太简单,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泡沫消费背后都有银行的资金在运作。形成这么大的泡沫消费,就是要向银行借钱,你形成这么大的产能过剩,包括三大汽车公司、占了中国GDP35%的出口,也是由银行来支持的,所以泡沫消费的背后是银行的债权,产能扩大、产能过剩的背后也是银行债权,但是因为次级债的冲击,使得泡沫消费大幅萎缩,其结果是还不起债,进而银行亏损,企业由于卖不出产品,就倒闭了,又回过头来冲击银行债权,所以泡沫消费的爆破回头冲击银行债权,企业的倒闭回头冲击银行债权,这就是第二次金融海啸的开始。为了救助第二次金融海啸,美国政府必须提列8.5万亿美元。
我们需要向美国学习吗?
在2009年初我们又提出十大产业的振兴计划,包括钢铁、汽车、石化、造船、纺织出口、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电子企业、轻工业等,扶持的政策是第一提振出口,第二扩大消费,第三信贷支持,第四税收减免、产业升级,第五企业收购与兼并,第六企业研发。对于信贷支持我们千万要小心,当美国发生次债危机之后,美国银行有没有介入信贷支持?没有,因为美国政府不愿意把银行推向第一火线。现在我们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透过提升消费把产品吸收掉,否则情况不容乐观,所以对我们十大产业的提升计划,这个计划本身是非常正面的。其实坦白告诉大家,美国政府的水平跟我们也差不多,我就以奥巴马的政策为例,奥巴马提了的8190亿当中,除了三分之一是减少税收之外,剩下的6000亿大部分都做企业发展,产业升级都没有,基本是企业研发,他在做新能源、互联网、新材料的开发,因此奥巴马每年提列2000亿美元干的是企业中长期应该干的事,至于企业短期应该怎么做,没有一个明确有政策;小布什所提列的7000亿美元已经用了一半其中95%是救银行,剩下的钱也要救银行,后面的8.5万亿基本上都是救银行,所以拿中美两国做比较,中国还拿钱做点实事,他们什么实事都没有做,只是在收拾残局,这些钱基本上都是去帮助那些因为泡沫消费所影响到的债权,因为企业产能过剩所倒闭所影响到的债权,美国政府在救这一关,如何救实体经济,目前没有明确的计划。所以我这么看起来,对于美国对金融海啸能否有所作为我高度怀疑,我都不敢想像美国政府的下一步是什么。按目前美国政府所推出的政策来看,它能够把银行体系给救活了就谢天谢地了,我甚至都不期待如何让美国经济重新恢复到往日的光荣,想想看,过去的光荣是泡沫消费所造成的光荣,你需要那个再回来吗?这是全球一体化之后,一连串错误所造成的现象,这就是所要面临的状况。
此文章原文在我的官网(
http://www.jsmedia.tv/bbs/viewthread.php?tid=45406&extra=&page=4
) 23日发表,文章一出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很多人在那里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我想这对于我们面对第二次金融海啸,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当然这个讨论需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
[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