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密西西比泡沫崩溃是信用垄断与政府套现的结果
2011-1-14 南方人物周刊
资本市场著名的密西西比泡沫是官方有意扩大信用、从信用中套利的结果,与荷兰郁金香泡沫的民间性截然不同,对中国证券市场更有参考价值。
密西西比泡沫出现的背景是1716年法国路易王朝财政即将破产,亟需找到信用扩张之路,与信用货币理论的先驱约翰・劳一拍即合。
约翰・劳的信用扩张之路借助了证券市场的疯狂、借用了殖民地红利的热门概念,借用了政府的所有财富垄断权利,创造了中世纪末期让人瞠目结舌的市梦率,最终成为黄粱一梦,法国封建王朝的覆灭与市梦率崩溃后财政的彻底有关。
约翰・劳认为纸币具有金银币不可比拟的灵活性,由于纸币信用扩张在初期解决了法国王朝的财政困境,劳与政法国政府串通,全面垄断债券发行、铸币权、殖民地垄断企业、征税、股票发行权,导致股价与债券信用全面扩张,价格上升,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纸币信用与股票市场大泡沫。
具体而言,先建立发钞行,以纸币换真金白银,而后以纸币买股票,用高价股票烘托纸币与债券的信用,使人们从财富效应中相信纸币信用。
1716年5月,约翰?劳经特许建立发钞行,发行的纸币可以用来缴税,并最终在1717年12月转身成为皇家银行。他还垄断了征税权与烟草专卖权,设立密西西比公司垄断密西西比河广阔流域和河西岸路易斯安那州贸易权,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可以用银行发行的债券购买,此举抬升了密西西比股票与债券价格。
在高峰时期,约翰・劳通过改名后的印度公司发行股票,从1719年9月开始接连增发三次,股价从4月的500利弗尔上升到18000利弗尔(一利弗尔约合一磅白银),上升了36倍。法国国民开始疯狂,纷纷用金银币等硬通货购买债券与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等待超额分红与股价高涨。
约翰?劳一手制造的信用泡沫基础是法国王朝执政者,他们急于解决财政危机,置大量发行纸币的风险于不顾,有意识地以垄断收益与政府垄断权,对债券证券两大泡沫推波助澜。
如果法国的税收收入足以支持股价,如果密西西比的财富足以进行高额分红,那么纸币与证券的信用就能维持,高价还将持续,就像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获得了财富成功,从未成为东印度公司泡沫一样。
现实很残酷,法国财政在海上繁华一现后重新处于破产边缘,殖民地的市梦率是个泡影,遍布黄金是个假象,法国竞争不过英国与荷兰。无论是密西西比公司还是印度公司,财富始终只存在于法国本土购买股票者的想像中。在法国本土招聘到美洲的工人,日复一日的通过巴黎街头然后来到港口,肩上扛着镐和锹游行一圈,有三分之二没有上船而是分散到法国各地,不到三个星期他们中的一半人又出现在巴黎。
没有真实财富支撑的高股价是泡沫,没有真实财政支撑的高财政收入就是通胀。
无论怎样严厉的垄断,把法国所有的税收收入、烟草、贸易与烟草专卖垄断加起来还是填不满法国财政赤字的无底洞。1715年,法国拥有25亿里弗尔巨债,每年的税收只有区区1.45亿里弗尔,政府支出需1.4亿里弗尔。
由此,约翰?劳的纸币拯救财政行动,就成为一场显而易见的庞氏骗局,只要有硬通货源源不断地支撑债券与股票,密西西比公司的股价就能源源不断地上涨,而后吸引更多的真金白银,基础底部是法国的税收收入与烟草垄断等权利,直到针尖挑破泡沫的那一刻。
持续再久的疯狂也有清醒的时候,通常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收场。
1720年初,法国孔蒂亲王没有买到股票,一辆马车的纸币要求约翰劳的银行兑现。而后贵族与投权商开始兑现,偷运黄金白银出境。事实上,在纸币的发行过程中,法国王朝获得了最大的收益,支撑了数年财政。
泡沫的开始不尽相同,泡沫的结局总是一样。绝望的约翰・劳以行政手段维持信用,固定股票价格,严禁人们储藏、运输贵金属,鼓励告密者。
但日益严重的通胀让行政手段形同虚设,自1717年冬到1720年12月,黄金铸币的名义价值改变28次,白银铸币的价值改变35次。到了1720年5月,股票价格计划分七个阶段将股票的价格从9000里弗尔降到5000里弗尔,同时也降低纸币的面值。
一个支撑纸币的信用英雄成为臭名昭著的大骗子,而法国的财政彻底玩蛋,成为引爆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索之一。
任何垄断权力与想像都无法维持没有真实财政效应的纸币与有价证券泡沫。目前美国的纸币泡沫靠的是中日等国的真实财富支撑,而中国的股市靠的是三十年市场财富的支撑,一旦支柱丧失,结局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