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人类自从发明印刷术以来,先后使用过石版、木版、胶版等版别进行印刷活动,以后又相继发明了了单色影写版、彩色影写版、雕刻版等印刷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又发明了光与电技术合一的电脑制版技术,印刷术的发明和运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程度的进程。
邮票印刷技术也是如此。1949年以前,由于连绵不断战火使得我国邮票印刷技术水平发展缓慢,只能少量的使用单色影写版印刷邮票;而在各个解放区,由于敌人的长期封锁,根据地邮件通信所使用的邮票只能使用很原始的石版和木版印刷邮票,著名的“稿”字邮票就是用这种方法印刷出来的。全国解放以后我国邮票印刷技术水平得到空前提高。
现代印制邮票主要采用粘印(凸印)、胶印(平印)和凹印的方法。凹印又分影写(照相)凹印和雕刻凹印以及混合版套印。雕刻凹版邮票以线点深浅、疏密和粗细的特有表现语言而独具魅力,受到集邮者的喜爱。同时,它又以难于伪造受到发行部门和印刷厂家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雕版邮票比胶版和影写版邮票的生产周期长,工艺难度大,成本高,故雕版邮票发行较少。
据统计资料,1950年至1999年期间,我国发行雕刻版的纪念、特种、普通邮票(包括混合版套印)共计178套。发行走势呈驼峰状。
50年代发行的老纪特雕刻版邮票多达106套(纪68套、特38套),每套发行量不大,一般在700万套左右,全部分散在北京、上海等地印刷厂用传统的凹印设备印制,质量达到较高水平。1958年发行的《林业建设》雕版邮票获"世界十大佳邮"荣誉,1963年影雕结合的《黄山风景》"印客松"被评为国际最佳印刷奖。这一阶段的雕版邮票数量既多质量又高,形成第1个高峰。
1967年4月至1973年10月,为"文"票和编号票时期,共发行9套雕刻版邮票,因为这一阶段的邮票发行量急剧加大,配合政治形势的邮票接连不断,雕刻版印制已远远不能适应仓促上阵快速发行的要求。但在1972年发行的《红旗渠》影雕套印邮票,印刷质量很高,堪称这一时期的佼佼者。
1974年5月至1991年为 JT票时期,这一阶段发行雕刻版邮票41套(J票15套,T票26套),印制质量受到国内外好评,是又一高峰时期。
1992年起至今我国纪特邮票按年份编号,每年发行套数和印量不断调整,印刷厂任务繁重,50年代引进的雕版设备老化,新引进的7色影雕机难以全面正常运转,新增的南(河南)、北(辽宁)两条邮票生产线主要印制胶版邮票,因此,纪特邮票采用雕刻版很少,尽管集邮者千呼万唤,但这一阶段只发行雕刻版邮票12套,平均每年1套半不到。 这一次《古代思想家》邮票采用影雕套印,以雕刻版的线点做人物的轮廓和主层次,以照相凹版做质色面部层次的细部变化,两者结合起来,刚柔相济,比较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气质和性格特征。
我们在投资邮票时候应注意加强对雕刻板邮票的研究、收集和投资,1974年-----1982年刻板邮票的精品代表作有,T67《庐山风景》、T71《中国古代钱币—2组》、T75《西周青铜器》、T82《西厢记》小型张、T84《黄帝陵》、T85《扬子鳄》、T96《拙政园》T99《牡丹亭》、T100《峨眉风光》T130《泰山》、T140《华山》、T155《衡山》、T163《恒山》等,J票中雕刻板印刷的精品有在选题上多主要集中在人物诞辰或逝世方面,整套邮票枚数不多。
除此以外,第一轮全部12生肖票也全部采用雕刻板印刷,在此不议。
上述这些邮票选题丰富,多集中在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历史文物古迹方面,这些都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代表作,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些景点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
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天邮市涨升一片,全线飘红的时候,投资者们千万别忘记对雕刻板邮票的研究、收集和投资。
(北京·雨尘)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