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钱币博物馆:青钱万选三千年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1/4/7 23:39:00
撰文 /段洪刚
在天安门广场的西侧,矗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这里便是中国钱币博物馆。走进去,眼前仿佛拉开了一幅活色生香的古代金融生活长卷。这里收藏并展有古今中外钱币及与钱币有关的其他文物约30余万件,记录着数千年来中国的货币发展历史。
齐国六字刀币:建国的光荣?还是复国的感恩?
若要细数藏在这座博物馆中的宝贝,首先从我脑海中跳出来的,便是一枚齐国六字刀币(以下简称六字刀)。
刀币现在很少见,在历史上,它取代了最早的贝币,是当时通行的铜铸币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刀币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齐、燕、赵(今山东、河北等地)等国。可能是由于当时那里的人们多从事渔猎,因此他们的货币也模仿了生活中随身削刀的形状。与之相对,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原地区,采用的货币以农具为原形,是为类似“铲”的布币。
不过,看看博物馆中陈列刀币的展柜,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同套系的刀币有大小之分,小型刀普遍在10几厘米,显得秀气精致;大刀则接近19厘米,而且刀身宽大,显得古朴厚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刀和小刀分属不同的国家,小刀是燕、赵等国的货币,大刀则是齐国的货币。而我将说到的这枚六字刀,便是齐国气派的大刀中的一种。
凡物之珍贵,必有缘由,也许是因为它稀有,或者它的背后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而“六字刀”却是二者兼备的宝物。尽管战国中后期,齐国铸造发行了大量的刀币,但都以铸有3字、4字、5字的刀币为主,六字刀极为罕见。不仅如此,它的身上还背负着一桩历史悬案—其上6个字究竟怎么解读?仅这一点,便引得百年来的钱币学家们日夜思索、探寻。
不妨让我们跟随这枚斑驳的刀币,回到那个时代。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吕尚(姜子牙)于齐地建立了姜姓齐国,自此齐国成为偏居一隅的大国。齐桓公十四年(前 672年),齐国来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名叫陈完,是陈国的公子。因陈国内乱频仍,他不得不投奔到齐国避祸,并改陈姓为田姓。齐桓公见他气宇轩昂,想任命他为齐国的卿,陈完推辞道:“我这个寄居在外的小臣有幸能够获得宽恕,放下负担,已经是您给我的恩惠了,哪敢再接受这么高的职位?”齐桓公遂让他担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齐国大夫齐懿仲见他如此不凡,于是想招为女婿,并特地找人占卜,结果让人大吃一惊:卜卦上说,陈氏(也即田氏),将在姜氏那里成长;五代之后就要昌盛发达并取得正卿的地位;八代之后,地位之高没人能比得上。不用说,齐懿仲立刻将女儿嫁给了陈完,而这卜卦上的事情居然也在200多年后应验。
公元前386年,在位的齐宣公整日沉溺酒色、不理朝政,逐渐壮大起来的田氏家族便伺机而动了。陈完的第十代孙田和与魏文侯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境)相会,田和请魏文侯去周天子和其他诸侯那里替自己求情,请将其列为诸侯。周天子很买魏文侯的面子,准许了田和的请求。于是,田和正式成为齐侯,列名于周朝王室。值得一提的是,田氏取代姜氏,看起来不过是一次小型的政权改换,然而实际上,却是田氏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成功,这也意味着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过渡。
当然,政治绝不会如平静的水面一般,其间一定充斥着各种手段、阴谋以及纷繁复杂的争斗。其他不多说,仅仅是铸造统一规格、形制独立的刀币,便是田和收买民心的一个重要手段。据记载,在齐国铸造刀币之前,曾经流通着多种货币,有来自燕国的小型刀币,也有来自晋国等地的布币,甚至还有圆形圜钱,使用起来十分不便。田氏强大起来之后,逐步掌握了国家的铸币权,便发行了统一的刀币。这一举措,赢得了民心,使得田氏代齐几乎是平稳过渡。
那么,展柜里静静躺着的六字刀,是否就是当时田和为收买民心而铸造的流通货币呢?答案还得从这枚刀币本身去寻找。
六字刀长约18厘米,比当时流通的所有其他钱币要大得多,其上6个大字,其中只有两个字—齐、邦可以确认无疑。这两个字的确认,使得它与齐国脱不开关系。那剩下的几个字呢?末尾两字有人解读为“法化”,意为法定货币,但还有人认为是“去化”、“大化”或者“大刀”等。这两个字之前的字,有人认为是“长”字。不过争议最大、对币本身认定影响最大的,还是“齐”与“邦”中间的那个字。看起来它有点像“建”或者“造”,莫非这是田和为了铭记自己“建国”的无上光荣而铸造?许多钱币专家都持有这一观点,并据此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纪念币。
不过,这种说法却并未得到学界的一致认同,还有不少专家倾向于将这个模糊的字解读为“返”,“返邦”即是复国,如此一来,这枚刀币所经历的就是齐国另外一段历史故事了,这段历史比田和的故事晚了一百多年。
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的伐齐部队几乎踏平了齐国,迅速占领齐国70多座城池,仅仅剩下莒邑、即墨(今平度)两地。齐国旧臣王孙贾万分焦急,于是在莒邑立齐太子田法章为齐襄王,号召齐国百姓反燕复齐。与此同时,即墨的百姓在守城将军死去之后,自发拥立田氏宗室、原临淄下级小吏田单为将军。田单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他花了很多心思来离间敌人,使燕国新上任的国王猜忌乐毅,乐毅被迫逃亡他国。为激发百姓的斗志,田单还想出了一条苦肉计—假传谣言说齐国人最害怕、最忌讳的事情就是被割鼻子、抛祖坟!
果然,燕国军队残忍地割掉了所有齐国俘虏的鼻子,然后又去即墨周边挖齐人的祖坟,并抛尸四野。做完这些,他们便在营帐中悠闲地等着被彻底击垮心理防线的齐人前来投降。这正中了田单的圈套。燕军的暴行激起了即墨人的仇恨和斗志,誓死杀敌的决心和情绪高涨。田单趁机聚集了数千头牛,在牛头上装饰狰狞的彩绘布,牛尾后挂上鞭炮,在一个夜晚点燃鞭炮将牛赶向敌军。数千士兵则紧随其后,冲锋陷阵。毫无准备并且还在营帐内做梦的燕军一时间溃不成军,围城部队迅速瓦解。
随后,即墨的胜利之师向莒邑攻击,其他被燕军占领的齐国城邑得知即墨胜利后也立即反戈。不久,齐国的土地上重新树立起了自己的旗帜,齐襄王还都临淄,封田单为安平君。正是基于这样一段历史,所以将“齐”与“邦”间的那个字解读为“返”的人认为,这是齐国历史上头等重要的大事,六字刀的铸造正是要纪念这一翻天覆地的变故,也为了犒赏将士,或者是为了感激那些因此而被割掉鼻子的人们。
历史,早已经漫灭了刀币上原本清晰的文字,我们也无从得知,它到底是为了纪念建国的光荣,还是在表达复国的感恩。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的身上一定依附着两千多年前齐人的灵魂。
九叠篆:铜钱上的篆刻艺术
去过中国钱币博物馆二楼古钱展厅的人,肯定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满眼都是“方孔圆形”的铜钱,多到甚至都不想去仔细看看币面上的文字。如果是这样,那很可惜,你肯定会错过它—这枚和如今通行的“一元”硬币大小差不多的小小铜钱—“九叠篆书皇宋通宝”小平钱(以下简称九叠篆)。
为什么这么说呢?看起来,在博物馆成千上万的历代铜钱里,它显得那么单薄、孤单,甚至还有点斑驳残破,但其珍贵在于,它见证了一个钱币艺术的巅峰时期。
中国的货币,经过秦始皇的统一,演进至宋代,多以圆形方孔的铜钱和铁钱为主。圆形加方孔的形式就注定不能像古希腊的钱币一样,在其上雕刻人像,只能在有限的“方圆”之间施展。再者,中国文人历来重文轻艺、重书轻画,因此在货币上展现书法艺术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古代许多钱币上的书法字都很美,比如王莽时期的钱币等。到了宋时,艺术水平普遍很高,正所谓“群山争秀、万壑争流”,钱币上的书法之美也就被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宋徽宗赵佶就曾将自己的“瘦金体”搬上钱币,其别具一格的字体,特别引人注目。用钱币学家彭信威的话来说:“宋钱上的文字,比前代要活泼流利,宋以后简直不能比拟。”
九叠篆也正是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甚至比印上“瘦金体”的铜钱更珍贵。九叠篆,顾名思义,是篆书的一种。原本是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代的官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曲屈平满为九叠篆的最大要求,即要用变化曲折的笔划填满字身周围的空隙,使整个字看起来饱满方正、独具威严。每一个字折叠多少,通常视笔画的繁简确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因 “九”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中寓意非同一般,所以九叠篆很受欢迎。试想一下,这种字体在印章上刻起来尚且十分费劲,再将这些笔划的横竖曲折翻铸到一元硬币大小的方孔铜钱上,不能不说是一件极难之事,故九叠篆用于钱币之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既然如此之难,它又因何而生呢?一般宋代每改年号,都要铸相应的年号钱,如宋太宗淳化年间(公元990-994)铸造的钱币名为“淳化通宝”,这枚宋仁宗宝元年间铸造的钱币,却为何不依惯例称为“宝元通宝”呢?
1035年,这已是宋仁宗赵祯在位的第16个年头了,他十分高兴,因为想到了一个绝佳的年号—“宝元”,较之此前的年号“景祐”更为吉祥和喜庆,他下令改号并铸钱铭记。这让铸钱监的官员们很伤神,终日愁眉不展。因为,按旧法,新铸造的钱应叫“宝元元宝”,但铸钱史上从未有4个字中包含重复字的,这样铸出来,岂不是让百官及民众耻笑。万般无奈之下,铸钱监的官员将这个尴尬问题呈报上级。皇帝知道后,也很犯难,但改年号是“顺天应时”之举,岂能因为小小的铸钱而取消?于是,宋仁宗下令大学士们集体商议解决办法。大家七嘴八舌,有人提议干脆另起炉灶,将新钱币的名称改为“丰济元宝”。宋仁宗摇摇头,他很不喜欢这个毫无特色、四平八稳的称呼,沉思了一下,他嘴里轻轻蹦出了四个字—“皇宋通宝”,就这样,历史上这个著名的非年号钱便随之问世了。这件事在清人唐与昆辑《制泉通考》中有详细记载。
宋仁宗下令所铸的“皇宋通宝”,铭文有楷书、篆书两种,因其铸造时间长达15年左右,故存世量巨大。尽管如此,“九叠篆”却是凤毛麟角。如今,九叠篆的存世量也不过数枚而已,专家一般认为是呈样钱或试样钱。钱币上曲折变化后的文字,尽管艺术,但难以为百姓辨认,并不适于用作流通货币,遂未能获得大量生产流通。这让人不由感慨,钱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一对矛盾体的。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需要变化,变化越多,就越丰富多彩。但从货币经济的角度来看,最好是不变,越简单实用越好。因此,宋代书法篆刻艺术达到极致后催生的九叠篆,艺术价值远远高于其作为货币的意义。
承安宝货:谜一样的“银元宝”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研究金代货币历史的学者们,心中都有一个疑惑,即《金史•食货志三》的记载是否属实。
其上内容是这样的:承安二年(1197年)十二月,尚书省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议以银锭和纸钞给官兵们发放俸禄一事。不过五十两的旧银锭“面值”太大,在流通的时候通常会被民间百姓切成小块称量交易,使用很不方便。于是,尚书省决定改铸与前朝不一样的银锭,新银锭分为重量从一两到十两不等的5种,每两折钱二贯。因在承安年间改铸,故称之为“承安宝货”。
这段史料意味着什么呢?它是否属实有那么重要吗?
查阅《中国货币史》一书有关白银的论述便会发现,自汉代白银逐步成为货币金属后,历代都将白银制成一定重量的银饼或银铤,有时就干脆以这种铸造形式为单位,称为“一饼”或“一铤”。在使用时,会将整块的银锭或者银饼切割开来,称量后支付,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白银一直是称量货币。但从上文提到的史料中,尚书省新铸的“承安宝货”已经按一定重量标准、使用一个统一的币名铸造,而且不同面值之间有一定的等差换算关系,这就相当于如今面值各异的纸币。换句话说,白银货币终于有了计数货币的特征,成为了一种虽不够完备但初具规范的制式货币,这在中国货币史上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
然而,数百年来,谁也没有见过“承安宝货”的实物!难道它在历史上从未存在过?又或者这段文字记载只是金朝的一种设想而并未实施?就在历史学家们为此激烈争论的时候,有一批人从中嗅到了商机。清代末期,有古董商专门设计制作了铜质大钱“承安宝货”,还炮制出“尽管历史记载是银锭,但实际铸造时改易为铜钱代替”的观点。这显然不符合史实,金代已经是银币、纸币广泛流通的时代。
近现代钱币学家戴葆庭先生便不认同铜质“承安宝货”,他在帮助校正丁福保先生《历代古钱图说》的文稿中指出铜铸的是假货,真正的应该是银质的。此后,钱币学家彭信威、马定祥也纷纷表示铜质的“承安宝货”不可信,应为臆造赝品。然而,真正的宝物却还是迟迟不肯露面。
事情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转机。1980年,钱币界专家们到辽宁开会,东北正是金国的故地所在,有人因此提到了“承安宝货”,大家都唏嘘不已。会议之后,中国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黑龙江省分行的工作人员就把寻找“承安宝货”的事情提上了日程,一面在各地清查库存,另一方面展开了大范围的下基层征集钱币的活动。他们想,如果它真的存在的话,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1981年,在中国人民银行黑龙江分行的库房,居然真的发现了4件“承安宝货”的小银锭。1985年在黑龙江阿城又发现一件。这5件均为“一两半”面值。紧接着,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辽宁分行在库存的杂银中又发现两件“一两”重的承安宝货。次年6月,内蒙古兴和县也发现一件重“一两半”的。短短6年,“承安宝货”数百年未解之谜便随着实物的发现被解开了。至今,发现的“承安宝货”已有“一两、一两半”两种面值。如果按照文献记载中“每两折钱二贯”推算,当初铸造的5种面值应该分别为一两、一两半、二两半、五两和十两,这也与当时流通的纸币兑换面值相符合。我们在钱币博物馆看到的这枚,便是面值“一两半”的承安宝货!
可惜的是,承安宝货仅仅发行了3年。由于民间盗铸很多,盗铸者多在其中夹以铜或者锡,以至于商人都拒绝使用。承安五年(1200年),政府便废止了承安宝货的铸造和发行。
中统元宝交钞:从钱到“纸”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哀哉可怜!”
看到孤零零躺在柜子一隅的元代纸币“中统元宝交钞一贯文省”,我脑海中便会浮现这首著名的元曲《醉太平•堂堂大元》。尽管作者已不可考,但曲中的痛诉之意很明显,其中提到的“钞买钞”就与展柜中的这张纸币相关。
世界最早的纸币是宋代四川的“交子”,随后的金代也曾印制发行了大量的纸币,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全国及世界各地都没有发现交子和金国纸币的实物。人们只能从存世的钞版上,去揣测当年纸币的模样。元代纸币基本仿照金代,而中统元宝交钞是中统元年(1260年)元朝第一次统一全国法定货币时印制的纸币,以丝为本位。由于交子和金代纸币的实物缺失,它也就成为中国现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发行的纸币实物。
这种在元太祖忽必烈即位便发行的纸币,面世不久就给后世的史学家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原来,忽必烈在中统元年实行的币制改革,发行了3种钞票:七月,他下诏造中统元宝交钞。3个月后,他又推行了中统元宝钞。此外,原本准备还要发行的中统银货,最终没有流通。中统元宝交钞和中统元宝钞,仅一字之差,二者是否会是同一种钞票呢?《元史》中提到交钞的时候没有等级之分,但提到宝钞的时候却说分为面值不同的10等;另一方面,后来的史书中又只统称为中统钞,而不再提及二者的区别,发行数字也是笼统的。扑朔迷离的史料记载,让人疑惑,让人不禁寄希望于实物的发现。不过,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也仅限于中统元宝交钞,藏于博物馆的便是其中之一。看起来,“一字之差”的两种纸币仍然是个谜。
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币制上带来的久已需要的统一。中国的币制,自五代以后的300余年间,一直处在混乱的状态之下。蒙古人在建国的过程中,一切都是大刀阔斧,以统一为要务,前朝留下的混乱币制自然也在其统一的范围中。也许是因为元初的政府中,有一个前朝遗臣耶律楚材,他曾在金章宗的朝廷为官,因此在新的王朝准备改革币制之时,他提醒君主要以金代为鉴,交钞的印制以万锭为限制,此外,还要有十足的现金银作为准备金。
这些让中统钞在发行初期,币值相当稳定。元代-理学家吴澄曾在文集中说:“中统钞推行得十分谨慎,大家战战兢兢,就像手捧着破釜,生怕会失手掉下去。也正因为如此,中统钞发行了十七八年都没有贬值。”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也在他的游记中这样写到:“大汗令这种纸币普遍流通于他所有的各王国、各省、各地,以及他权力所及的地方。无论何人,虽然自以为怎样的权要,都不敢冒死拒绝使用。事实上,他们都乐于用它,因为一个人不论到达大汗领域内的什么地方,他都发现纸币通用,可以拿来做货物买卖的媒介,有如纯金的货物那样。”他还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以区区一小块纸片,竟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马可•波罗于1275年来到中国,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在元朝任职,留居中国达17年之久。而从中统元年(1260年)发行了十七八年后,正是马可•波罗来华后的头几年。据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或许当年令马可•波罗感到无比神奇的纸片,正是这“中统元宝交钞”;又或许这柜中躺着的纸片,正是马可•波罗的双手曾经摩挲过的也未必。
不过,好景不长,中统钞不久便开始贬值了。这得先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纸币会贬值呢?
毋庸置疑,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重大创新。它发源于一种特殊的债务关系—现金汇兑。现金汇兑在我国的起源可追溯到唐代的“飞钱”,是将债务关系建立在了信用的基础上。后来产生的交子也是基于这个信用基础,只不过从“私交子”发展到“官交子”的过程中,信用的主体从民间转移到了政府。然而,政府信用并非天然可靠,自“官交子”发行以来,历代官方币制屡改。另一方面,政府向民间支付时用交子,而征取于民时却只要现钱。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政府无节制发行的交子或者纸币只会不断贬值,无法维持较长的稳定时间。
中统钞也是如此。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发行中统钞7万余锭,第二年发行近4万锭,14年后的至元十一年逐步增加到24万锭—“如捧破釜,惟恐失坠”般的谨慎,培育了中统钞的社会信用。然而至元十三年,中统钞的发行就猛增为141万锭,政府开始滥用其辛苦建立起的信用,中统钞的币值每况愈下。
至元十三年中统钞发行量猛增的原因,是因为发生了一件大事。这年,元朝宰相伯颜攻入南宋都城临安,俘宋恭帝及全太后、谢太后,南宋亡。战争导致了元朝国用不足,政府只得冒险增加了中统钞的发行量。但这个口子一开,就再也收不住了。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一位名为卢世荣的理财家,受忽必烈之托,开始整治钞法。他的应对之策显然触及到了中统钞贬值的根源,比如,他提出广事畜牧、增加生产;以及增加国库收入,征收某些权势的不当所得等。这些举措为他招致了不少仇人,以致计划提出不到4个月,他便锒铛入狱,不久在狱中去世。卢世荣死后,中统钞的境况依旧—发行量仍在无节制地增加、货币贬值加剧。据保守估计,在至元二十三年时,中统交钞的流通数量约相当于中统元年初次发行数量的147倍。
元代著名画家赵孟睿谠魏擦质潭裂俊⑷俾淮蠓虻戎埃灾型吵谋嶂当闵钣懈写ァV猎哪辏皇谟璞坷芍械闹拔瘢彻芴煜碌逆湔尽K⑾值芥湔镜氖箍停荒暾⒎诺牟盥梅言?000锭左右,而这个数是至元十三年制定的,到至元二十四年,物价已是那时的十几倍,使客们为此叫苦不迭。因此,他上奏中书,希望能将使客的差旅费增至两万锭。可见,不过11年之差,物价已经上涨了十余倍,相应中统钞的贬值幅度也不小。
此后,元朝曾数次更改纸币,每次更换之时都要拿新钞去购买旧钞,而新旧钞价值之比往往是1:5,这便是“钞买钞”由来。商民百姓深受其害自然不用多说。到元代末期,“每日印造,不可数计。舟车装运,轴轳相接,交料之散满人间者,无处无之”,甚至到了“京师料钞十锭,易斗粟不可得”的境地。中统钞至此,已经远不如最初时的风光,民间大多不再用这张“纸”,交易用铜钱,或者干脆物物交换。这种状况,也最终导致了元朝的覆灭。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当时纸钞发行量巨大,但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迁,能留存下来的元朝纸币也是寥若晨星,据统计全世界不超过10张,这更凸显了如今尚安静地躺在钱币博物馆展柜中的这张“中统元宝交钞”的珍贵。
大清金币:光绪的美梦
遍览博物馆中的钱币,恐怕有一样还未提及,但却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的确,还有什么比金子更让人着迷呢?在近现代机制币展览部分,就有一枚“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因其承载着光绪皇帝的一个美梦,而魅力独具。
晚清时期,国门大开,早期翻砂铸钱的落后生产工艺逐渐被淘汰,用机器铸造钱币成为了“西风东渐”后的新风尚。光绪皇帝在中央下属的各个铸钱局(历代在中央铸钱局下都设有地方铸钱局,清朝从咸丰时开始,地方铸钱局数量大为增加)也推行这种新风尚,到1905年为止,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局铸造各种以银币、铜元为主的金属钱币。
机器“造钱”自然有巨大的利润,尽管有利于当时的新政与商业贸易,但也在无形中为地方大员抗衡中央政府增加了大筹码。如此一来,尾大不掉之势即将形成。北京城里的皇帝坐不住了:长此以往,封疆大吏们都富得流油,穷得发慌的皇帝还能号令天下吗?难!怎么办?光绪皇帝暗自思付,应该趁着现在中央政府还有点权威,立即在北京建设一个全新的大型造币厂,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然后再逐步整顿地方造币厂!光绪皇帝这个梦做得很美,他周围的臣僚们也干得很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受命替光绪皇帝建造“梦工厂”的袁世凯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天津造币总厂建成了。不过,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还是将这个任务打了个大折扣。原本根据皇帝和户部的意见,这个目的在于统一铸币权的总厂理应建在京师北京,但是位高权重、手握重兵又财源富足的袁世凯,力主建在天津,那可是他的老巢。最终,光绪皇帝只能妥协。听起来是直属户部的“造币总厂”,实际上,不过是又增添了一座地方大员把持的新工厂而已!
尽管打了折扣,但终归是“梦工厂”,原本的计划还得一一实施。为进一步削弱全国其他造币厂的势力,户部下令部分地方厂关停并转。此外,对允许继续运转的工厂也限制铸造数量,并且要使用户部颁发的铸币祖模,祖模则由天津总厂来雕刻。于是,一套包含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的全新模具诞生了。在统一的模具下,先铸铜币、银币,金币直到1906年(丙午年)才开始铸造。为了和银铜币区分,金币把干支年份“丙午”放在“光绪”和“年造”之间。
中国历来没有使用金币的传统,那么铸造的“大清金币”是做什么呢?事实上,金币原本是为了实施“金本位”币制而准备的。但是20世纪早期,世界各国已经普遍实行了银本位制,加上黄金存量匮乏,清政府的金本位制终于“雷声大雨点小”,没有能够实行下去,金币的铸造计划也就此搁浅。1907年(丁未年),清政府还继续铸造过“丁未”纪年的大清金币,都也没有能够发行。
在反反复复的币制改革中,光绪皇帝带着自己的美梦辞世了。宣统即位后,币制问题继续在不断的争论中,但历史依然没有给宣统皇帝机会:辛亥革命来了!紧接着,民国肇始!大清结束了!如今,唯有这枚大龙图大清金币,至今还在诉说着这一段历史,盘曲沧桑的大清龙,彷佛也多了几分无奈与落寞。

(本文发表于《中华遗产》杂志2011年第1期),如图:杨公博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