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13代木匠育奇才 扎刻大师为奥运赶制"天安门"

1楼
四姑娘山 发表于:2007/12/25 14:49: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徐艳丰与他的"天安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天安门"一角。记者庞永力 通讯员马贺军、徐媛媛 文/图

  中新河北网廊坊12月25日电  在廊坊艺术界,很少有人不知道永清县的徐艳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他自小迷恋秸秆扎刻艺术。他的多件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屡获大奖,被称作“东方构成学的典范”。1996年,徐艳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联合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虽屡经磨难,但徐艳丰6年来一直在为2008年奥运会制作大型扎刻“天安门广场全景”,届时为奥运献礼。

  A“草根艺术大师”伤病在床

  12月20日上午,记者一行来到廊坊永清县刘街乡南大王庄村。一个简陋的农家院便是徐艳丰的家,徐艳丰在炕上偎着被子坐着,屋子里不怎么暖和。记者得知他这几年伤病在身、劫难重重。

  2002年中秋节,徐艳丰突然病倒,两条腿肿得走不了路,最后全身开始浮肿。经医生检查,被告知竟是尿毒症晚期!虽然头顶艺术家的称号,可他从没想过要靠扎刻艺术品发家致富,家里只有6000元的积蓄,但肾移植手术大约需要20万元,对于一个平常农家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找亲戚拆借、抵押房子、拍卖自己的艺术品,但一时间筹到的钱还不到4万元。女儿不得不中断了中专学业,儿子考上了医科大学也不能去报到。绝望之际,徐艳丰曾几度登上医院楼顶想自尽。

  此时,社会各界对徐艳丰伸出了援助之手,医院也免去了他的诸多费用。2003年6月,徐艳丰终于出院。

  术后徐艳丰回家休养,身体刚能坚持住,他就又开始了扎刻。然而今年9月,徐艳丰骑着电动自行车去卫生院时,被一辆货车挤到路边,自行车重重砸在他的胯骨上,导致胯骨碎裂。徐不得不再次进京求诊。虽然有政府部门、媒体、热心人士的救助,徐家还是背上了8万元的外债。

  B 13代木匠育出奇才

  徐艳丰很健谈,谈起自己钟情的秸秆扎刻艺术来,更是神采奕奕。徐艳丰说,他家13代都是木匠,以前永清周边的庙堂等木制建筑大部分是他祖上参与建造的。中国传统木制建筑很多采取锁榫的方式构建而成,椽檩互相咬合,通体不用一颗钉子,让人叹为观止。当时,徐的祖上就用高粱秆儿弄小亭子等物件作为小玩艺儿。徐艳丰从小受熏陶,一下子迷上了秸秆扎刻。

  记者得知,身为艺术大师的徐艳丰竟然不识字,作为木匠世家子孙,他没有做过一天木匠,他专注在祖辈的小玩艺儿上,把世代谋生的技能演绎成艺术,可能他有些“不务正业”,但最终成为一位草根艺术大师。几十年来,徐艳丰醉心于秸秆扎刻,仅凭一把三寸的小刀、一把尺子、一个自制的小锤创作。他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有自己独特的观察力,有时只参照着几张图片,就能画出一般人看不出门道的图纸,从而完成一件艺术品。

  看似容易,但在后面却沉积着多年的心血与才智。13岁时,徐艳丰花费七八个月的时间,用高粱秆为姥姥精心做了一顶八角花灯,取名“八仙过海”,那是他的第一件作品。到如今他共扎刻了十多个大件,数十个小件。

  未生病以前,徐艳丰没有过多地想经济问题与艺术传承问题,女儿徐晶晶26岁,儿子徐健22岁,学上不了了,徐艳丰开始传授一对儿女扎刻手艺。前不久,秸秆扎刻艺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件之一是必须有传人。现在儿女已学了两三年了,徐艳丰说他们“已经基本出师了”,小活能做了,但大活和关键部位徐艳丰还是坚持自己做,只要能撑着,他就不放下手中的小刀。

  C“天安门”已做6年

  徐艳丰曾经做过一个“天安门”。20多年前,他用近4年的时间完成了处女作“天安门”,一米宽、两米长,城墙、城楼、配楼、金水桥、华表,样样具备。这件作品1982年在日本展出时,被称为“最好的民间艺术作品”,被日本当地机构收藏。

  作为一个农民艺术家,徐艳丰也关心着国家大事,他一直想,如果中国承办了奥运会,他一定做一个“大活儿”,献给国家,献给奥运。当北京获得2008奥运会主办权后,徐艳丰激动得彻夜难眠。他要践行自己的诺言,再做一个“天安门”,要比第一个更大、更好。

  在徐艳丰家,记者看到了他的“天安门”,已经完成了75%,只剩下金水桥、华表的搭建和城墙的一些细活。洁白的高粱秸秆扎在一起,有欲飞的檐、有厚重的梁,门窗的框细如牙签,却能推开、关闭,楼台亭阁均浸透着一个匠人的苦心。6年的时间,徐艳丰一直潜心于斯,不幸的是,重病与伤痛接踵而至,迫使他一再中断。徐艳丰告诉记者,等身体再稍微好一点儿,就让老伴在炕上支个桌子,接着扎,一定要在明年“五一”之前把“天安门”完成。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59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