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9月26日,中国邮政将发行“画圣”吴道子的传世珍宝《八十七神仙卷》特种邮票,作为画圣故里,当天许昌和禹州将举办隆重的原地首发仪式。据悉,当天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先生和徐悲鸿大师的夫人廖静文女士也将亲临首发现场,这将成为邮界盛事。
9月16日,大河报社与省集邮公司、省集邮协会在禹州联合举办了以“方寸天地赏神品画圣故里品名卷”为主题的第57期大河集邮
论坛,国内著名邮票设计家、文物学家、吴道子后裔及集邮爱好者百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文化禹州孕育了唐代画坛巨匠
主讲嘉宾:教之中
A禹州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在禹州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和历史贡献中,对民间和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当数吴道子和其传世名作《八十七神仙卷》。禹州之所以能孕育出如此之多的历史文化名人,有两个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是禹州独特的地理位置。从地理位置上,禹州是“天之中心”,至今保存完好的禹州“钧台”遗址,足以证明这一点,因为“钧台”的含义正是“天之中央的台子”。二是禹州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华民族脱离野蛮时代,进入奴隶社会是在夏朝,而夏朝建都正是在禹州,禹州历史文化发展与中华文明同步,因此历史积淀极其深厚。如今实行的农历就是夏朝时候形成的历法,还有24节气等人类有文明记载的制度、技术等均始于夏朝。公元前408年,禹州开始使用阳翟的名称,春秋时期是郑国的陪都,到战国末期成为全国5大商业大都会之一。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禹州成为颍川郡所在地,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到汉代,曹操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正是看中了颍川郡这方沃土。禹州在推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邮政发行《八十七神仙卷》特种邮票,并将在禹州举办首发式,是集邮界的盛事,更是传承中华文化的大事。
“画圣”遗风激励后人
主讲嘉宾:吴那
B1300多年前唐代画家吴道子诞生在禹州。吴道子,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人。吴道子是中国唐代第一大画家,被后世尊称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
吴道子代表作《八十七神仙卷》,在人物造型上神态各异,气势雄强,将用笔和速度、腕力、情感相融合。画中人物众多,姿势各异,用动感极强的“莼菜条”白描手法,使画中人物衣带飘举,满壁风动。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被古今画家、艺术家奉为圭臬。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对“画圣”文化的研究,组织人员挖掘整理“画圣故里”遗迹遗存,成立了吴道子国画院,吴道子艺术研究会,完善画圣故里游览风景区配套设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学者、学术团体和游客前来朝圣。
革命性创新赢得荣誉
主讲嘉宾:林裕兴
C此次河南省邮电印刷厂能够在国内三家竞标的印制企业中脱颖而出,承担中国邮政《八十七神仙卷》特种邮票的印制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这三个创新,也给集邮者收藏这套邮票带来珍贵的契机。
一是创新运用寓动于静的手法。以邮票形式表现《八十七神仙卷》古画长卷,把原画作从300毫米高缩小到60毫米高的幅面,邮票设计家捕捉到在方寸间能最大限度展现画作神韵的视觉效果,使原画“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在放大镜下艺术再现。在印制过程中严格遵循设计大师王虎鸣先生对再现古画神韵的解读和追求,对长卷进行了修旧如旧的适当调整,模拟古画色调的专色制版、采用10μ调频网的精细印刷,真正做到寓动于静,提升了邮票对原画作的表现力。
二是创新小本票结构形式。邮票主图选取6个局部画面表现画卷的精彩细节,但6枚邮票的容量不能完整展现画作整幅的通体流畅感,于是采用小本票这一形式弥补了集邮爱好者可能会有的缺憾。《八十七神仙卷》特种邮票小本票,首次采用创新形式,在小本票的封面和尾页各有一PVC材质的插片,当小本票折叠时与正常小本票无差别,一旦从插片中取出整幅展开,就是一副完整的《八十七神仙卷》长卷,即有传统本票基本形式的特点,又能满足展示长卷的恢弘场景的效果,是对传统风琴折形式的革命性的创新。
三是无光邮票纸的成功研发。为了尽最大力度地让集邮者真正感受到一种逼真的恢弘气势,经过长时间不间断地研究、探索,终于成功研发出亚光纸这一邮票印制新材质。无光邮票纸的应用是完全契合原画作含蓄、宁静的艺术效果,从印制工艺角度讲,这是邮票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