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助推素质教育

1楼
钱眼 发表于:2007/12/27 14:50: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呼家楼中心小学学生展示自己做的奥运扑克牌

  国际奥委会官方刊物《奥林匹克评论》盛赞北京奥组委推行的奥林匹克教育———

  “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它使奥林匹克价值观在中国的传播范围超过了世界任何地方。”这是国际奥委会官方刊物《奥林匹克评论》在其最新一期的文章中对北京奥组委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评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奥林匹克教育不仅在北京中小学中普及了奥运知识,推广了奥林匹克精神,还在素质教育、体育教学等方面推进了学校教育。

  奥运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


   在北京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当中,广渠门中学是最受国外媒体关注的学校之一。据校长吴甡介绍,一年当中学校共接待了30多次交流和媒体采访活动,其中有一次是多家驻京外国媒体的一次联合采访。媒体的关注是从学校开展自助餐式体育课程开始的。

  从2003年开始,广渠门中学开始让学生自主选修体育课,武术、剑术、街舞……打乱班级和性别,让学生自选。“尊重学生、尊重运动、推动体育,这是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同理念。”吴校长说,学生更喜欢上体育课了,笑容更多了。“瑞典奥委会一位副主席参观后说,这才是对奥林匹克运动内涵的诠释,而不是将奥运会当一个会议安排。”

  今年,广渠门中学竖起了一堵奥林匹克文化墙,这座浮雕墙刻有历届奥运世界冠军、奥组委主席、奥运火炬传递等内容。吴校长认为,环境育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堵墙要作为奥林匹克文化的载体永远立下去。

  “有外国记者问我,奥林匹克教育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吴校长说,“奥林匹克教育开阔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的竞争精神、推动了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得益彰的,而且在奥林匹克教育中,学校探求出了素质教育的一些新途径。”

  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花家地实验小学是北京市第一批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这个学校的学生每两周都要上一节奥林匹克课,除了奥运会读本,学校还有自己制定的“奥林匹克主题综合课程”。

  校长魏俐介绍,在奥林匹克教育当中,最让学生受益的还是“一班一国”的奥运教育主题活动。

  从2005年初,花家地实验小学开始在全校开展“一班一国”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每一个班对应一个奥运会参赛国家,这个班的学生不仅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地理、人文、风俗语言,还要代表这个国家参加学校每年一度的小小奥运会。

  “这个主题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对奥运的热情,他们不仅自己查找各种资料,还把家长全都发动了起来。”魏校长说,“后来学校还发动学生成立了小小奥组委,由学生担当小小奥组委主席,自己策划和组织各种活动,包括接待外宾来访的重大活动。”

  奥林匹克教育已经纳入北京所有中小学的教学体系,并安排有相应的课时。北京奥组委为此组织编写了《北京奥运会小学生读本》、《北京奥运会中学生读本》、《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知识挂图》等教材,奥组委已向全国中小学免费赠送110万册读本。

  奥运扑克牌入藏奥林匹克博物馆

  对于呼家楼中心小学的学生而言,今年最令他们兴奋的事就是他们发明的奥运扑克牌被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而且,这是全国第一也是唯一作为中小学奥运教育的成果被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

  校长马骏介绍说,为发明奥运扑克牌,学校的师生想了很多招儿,牌面以奥运五环的五种颜色为底色,扑克牌的四个花色分别以奥运标志、奥运历史、奥运项目、奥运精神四个板块为主题。大小王身穿唐装,头戴火炬,被称为“炎黄火炬娃”。现在,奥运扑克牌已经发放到呼家楼学区12所小学的学生手中,学校用“集牌”的方式奖励学生。

   马校长说,学校还开发了民族体育的课程,把竹竿舞、跳皮筋、推铁环等传统项目纳入体育课,大大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每名学生每天保证锻炼一小时。

  “小小奥运会火炬传递”、“奥运绘画赛”、“奥运英语大赛”、“我心中的奥运征文”……不同形式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已让中小学生深入参与到奥运中来。

  海淀区中关村一小五年级(3)班的少先队员们,以“我是奥运小主人”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同学们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鸟巢和水立方工地,又来到网球场馆,与网球奥运冠军李婷一起相互交流并挥拍练球,并与奥运冠军一起联欢,自编自演了很多与奥运相关的精彩节目和知识竞猜。班主任李平老师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同学们的奥运情结与日俱增。今年,我们班已经连续举办了多次迎奥运的主题活动,如为绿色奥运,组织了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活动,开展了‘争当奥运小使者’公益活动等。”据介绍,柔道奥运冠军冼东妹、网球奥运冠军李婷、著名笑星冯巩等,都被该班聘为校外辅导员。

  北京命名200多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

  2005年12月,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奥组委开始实施《“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北京20所中小学被命名为第一批“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按照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全国共命名了556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其中200多所在北京。这些学校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将奥林匹克教育深入到北京所有的中小学当中。

  “同心结”交流活动是奥林匹克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已经广泛开展。

  来自奥组委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北京209所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学校已与所有205个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取得了联系,联系覆盖率100%,其中有130所学校已与境外学校结对。“同心结”启动一年来,共开始交流活动3490次,平均每所学校17次。

  “波兰大使参加宣师一附小运动会”、“乌克兰师生访问大峪二小”、“北京八中22名学生赴法与让·那·德阿尔贝中学同心结交流”……在北京奥组委“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交流活动简报”中,记者看到,“同心结”学校已开展了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

  目前“同心结”学校的交流活动主要是各国驻华使馆官员或留学生到学校参加学校活动、邀请外国结对学校来京或选派学生出国进行交流等。

  “同心结”将转入赛时活动

  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惠表示,下一步“同心结”的重点将转向“奥运赛时活动”。届时,将组织“同心结”学校学生代表参加为结对国家或地区运动员在奥运村举行的欢迎仪式活动,组织学生在奥运会赛场特别是在残奥会赛场上为结对国家或地区的运动员加油助威,接待结对国家或地区运动员到学校访问。通过赛时活动来营造北京奥运会热烈友好的人文环境,使各国运动员在北京体验宾至如归的感觉。(闫建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422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