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奥运酒店经理2月底完成选拔 精英团队服务奥运

1楼
四姑娘山 发表于:2008/1/4 13:53: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人物:向萍

    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

    关键词:筹备举办

    从崇文门新侨饭店5层到东四十条的青蓝大厦再到今天的北京奥运大厦,六年来,北京奥组委两易其址。而每次易址都是一次汇聚人才的过程,同时记录了组委会的成长,见证了筹办工作的艰辛与辉煌。

    2001年12月13日,崇文门新侨饭店5层,北京奥申委光荣卸任,北京奥组委就地成立,11个部门、近40名工作人员成为奥组委创建之初的核心力量。2002年9月28日,北京奥组委带着14个部门、近100名工作人员迁往位于东四十条的青蓝大厦,组织结构日趋丰满、工作内容逐项细化。2006年1月19日,北京奥组委落户北四环中路的北京奥运大厦,此时已搭建起28个部门的“庞大筋骨”,在编人员1800余人,硕士研究生超过40%,海外归国人员达12%。

    北京奥组委的工作人员感叹,“百年奥运、中华圆梦”,能为北京奥组委工作,做“编织梦想”的人,是神圣的使命,无上的光荣。

    一路走来,北京奥组委披荆斩棘,披星戴月。2008,北京奥组委必将不辱使命、奋力前冲、拥抱梦想。

    去年12月28日,新年放假前倒数第二个工作日,北京国际饭店,一个紧张、忙碌的美丽身影———向萍,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副部长,她正为两小时以后的奥运官方接待饭店的授牌仪式做最后的“模拟彩排”,并不停地与已经提前抵达的官员、工作人员、酒店老总寒暄、交流。“一直到过新年,我都再找不出其他时间接受采访,要不我们就现在吧。你跟我来。”向萍“见缝插针”地利用会前的一小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黑白配色的职业装、齐腰直发、金属边眼镜、始终如一的亲和微笑,向萍少了几分副部长的威严,多了几分儒雅、温婉。她告诉记者,在2002年调入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以前,她做了17年大学教师,曾执教于南开、北外两所知名学府。

    向萍说,与大学教授时间自由、独立研究的工作性质相比,运动会服务部的工作要求早八晚六、讲究团队合作。不过,“5年了,我早就适应了这份忙碌。”2008“奥运年”来了,主要负责奥运接待、住宿任务的向萍副部长的日程表自然是“满满当当”。

  奥运酒店区域经理2月底完成选拔

    “与大学课题的独立研究不同,奥运会接待工作千头万绪,并非某个个人的力量所及,所以打造精英的团队、协同作战就显得尤为重要。”向萍说。所以,在“奥运年”率先写进日程的一项“重头”工作就是物色、选拔奥运会官方接待饭店的区域经理,共37名。这项工作将在1月展开,到2月底完成。

    向萍介绍,为了让北京市120家和京外6个赛区城市的12家奥运签约接待饭店在奥运赛时能更好地按照北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出台的《奥运赛时服务运行计划》履职,北京奥组委将根据客户类别、运行任务和酒店位置派出37名酒店区域经理,协助这132家奥运签约酒店的赛时工作。“这37名区域经理是代表北京奥组委履职,协助饭店赛时工作的,自然要‘精挑细选’,我们会综合考虑工作能力、工作经历、外语水平、协调能力等多个方面,然后确定人选。这些区域经理还将在5月接受岗前培训。”向萍说。

    此外,在奥运赛时还将有1900余名志愿者参与接待服务工作,目前已经有1700多人选出并经过培训,余下部分也将在2月底前确定。对于这部分志愿者的人选,向萍也早有打算,“在‘好运北京’的测试赛中,我们的很多签约酒店都表现得很棒,但部分三星级以及待评星的酒店由于平日里多接待国内客人,所以在外语服务方面还有欠缺,特别是一些小语种的服务就更难。所以我们也考虑多吸纳精通英语或者掌握小语种的专业志愿者,充实到酒店服务的队伍中。”

   8月5日至26日是“决战”的日子

    向萍说,对于运动会服务部和她个人而言,奥运赛时的“决战”会从8月5日开始,届时各国奥林匹克代表团、奥运大家庭官员、注册媒体、赞助商及其客人等都会陆续抵京,一直持续到8月26日,奥运会闭幕后他们相继离开。这个过程比奥运会的赛程略长,但每一天运动会服务团队的工作人员都要保持在“决战”的紧张状态。

    至于“决战”时的具体工作,向萍表示不可预测,主要是接待、安排入住、提供餐饮服务等,但更多的是不断地根据情况调整服务,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好运北京’测试赛前,我们也做了大量准备,但也出现过不足,比如一些三星级的酒店没有优质的西餐服务,因为平时他们针对的主要客户群就是中国客人,这可以理解,但在奥运会时就不能出现这个问题。奥运会是个世界的聚会,各国的客人都会有自己的要求,我们要尽力做到热情周到。所以,到时候自然会忙得不亦乐乎。”向萍说。

  奥运工作带来责任和感动

    在北京奥组委工作的5年里,有太多的难忘和感动。向萍说,最让她难忘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王岐山市长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手中接过奥运的五环旗,现场打出了“2008年,北京见”的红色条幅,中国小女孩儿向世界发出“欢迎来北京”的邀请。“当时我就在现场,我切实地感受到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她说。

    在2005年9月至12月期间,向萍走访了绝大部分的奥运签约饭店,去实地调查房间的房型、各项客房设施、交通等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我看见了很多酒店为奥运、为国家做出的努力,为了达到奥运签约酒店的标准,很多饭店要翻修,要多次地培训员工。而成为奥运签约饭店以后,还要放弃在赛时的高收益,按照北京奥组委的申办承诺定价。这些都很让我感动。”向萍说。(摄影/记者袁艺)

    戈扬:“小孩儿”忙写毕业论文

    人物:戈扬

    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工作人员

    戈扬,22岁,北京师范大学奥运新闻专业在读研究生,北京奥组委最年轻的受薪人员之一,大家都叫她“小孩儿”。她是按照北京奥组委与部分高校签订的联合培养协议,在研二时到北京奥组委工作的赛时实习生,供职于新闻宣传部,主要负责与境内外媒体打交道,“为记者服务”。她说,这份工作让她懂得责任,每天应对新的“挑战”。

    戈扬是个聪明、勤奋的人。第一天上班,戈扬很准时,可进入办公室后发现主任和部分同事已经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这让她感到勤奋是一种责任,回宿舍后,她将叫早的闹钟提早了半小时。第一次写会议通知,将文件上报领导批阅,面对主任就地点是“北京会议中心”还是“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确认,戈扬在一时间稍显犹豫,虽然她并没有写错,但那瞬间的犹豫让她懂得严谨是一种责任,从那以后,每次上文之前她都会将情况多确认几遍。在新闻宣传部工作,每天都要面对不同媒体的各式各样的请求和提问,戈扬应接不暇,“开始时几乎每个问题我都要请教同事或者领导,后来我就将解答的方式或者申请程序记录下来,以备使用。”她说。这让她懂得了积累经验,每天应对新情况、新挑战也是种责任,要时刻做个“有心人”。

    戈扬说,今年是奥运年,工作的紧张忙碌是不言而喻的,她作为一枚“小小螺丝钉”自然是尽其所能地努力工作。而对于她自己也有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即将发生———1月6日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她说,在新闻宣传部工作让她接触了很多记者,可以在“圈内”观察媒体的变化,让她受益匪浅,“有很多话要说”,她已经选定论文题目———《CCTV-5奥运频道的专业化》。

    刘岩:“老人儿”想陪家人看开幕式直播

    人物:刘岩

    奥组委法律事务部副部长

    1991年,北京首次筹备申奥时,刘岩供职于中国奥申委总体策划部。1999年,中国再次筹备申奥时,刘岩在中国奥申委研究室从事法务研究工作。2001年,北京奥组委成立时,刘岩就职于法律事务部,是几十名首批到任的工作人员之一。如今,他官至北京奥组委法律事务部副部长。“除了领导同志,作为两届奥申委的工作人员,并且在奥组委工作至今的员工,数量也就在一位数以内。”他说,“我算是不折不扣的奥运‘老人儿’。”

    从30多岁到50来岁,十几年与北京奥运有关的工作经历已将“北京奥运”融入了刘岩的生命中。为奥运喜,为奥运悲,为奥运“拼命”,他情不自禁。如今,他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周至少工作6天,几乎放弃所有个人爱好,因为“法律事务千头万绪,我们是奥组委的‘哨兵’,要时刻帮助各部门防范法律风险,维护组委会的权益和名誉,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刘岩说:“目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2008年8月8日晚上,与家人一起在电视机前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至少说明北京奥运会开幕时没有出现法律事务方面的意外,我终于按时下班了。”

  李孟军:“异乡客”期待“大考”

    人物:李孟军

    奥组委铁人三项场馆团队媒体副主任

    2006年9月,北京奥组委与中宣部干部局共同下发通知,向全国11个省市的70余家媒体借调干部。经过内部推荐、综合考试、外语口试,67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精英最终入选,李孟军就是其中之一。

    李孟军,秦皇岛电视台的制片人,8岁儿子的父亲,日子过得安逸、和乐。但当他听说有机会参与到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工作中时,自幼爱好体育,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专业,素有“奥运情结”的他怦然心动。“在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中国奥运史时就在想什么时候中国能举办奥运会,这对中国人来说一直是个梦想。如今,能有机会参与‘编织’这个梦,我当然是志在必得,我的同事们都很羡慕我,我的家人、领导、老师也特别支持我。”

    2007年1月15日,李孟军到京报到,出任北京奥组委铁人三项场馆团队媒体副主任,在京的工作和生活都并不轻松:每天往返于昌平的场馆和组委会之间,早晚至少有两小时在路上;每天与运行计划打交道,处理各种文件和行政事务,与每天都有新鲜事的制片工作相比,这项工作内容繁杂而枯燥;少则半月,多则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每每思念儿子只能点开电脑内儿子的照片……而李孟军说,奥运的工作是神圣的,充满荣誉和使命,与这比起来,任何个人的得失都那么微不足道。

    李孟军说,今年的8月18日、19日两天是铁人三项赛的比赛日,也是他接受“大考”的日子。“铁人三项只有男、女决赛,为期两天,任何差错都没有机会和时间调整、弥补,任何一天出了问题都意味着一半的不成功,都意味着我的‘考试’没有‘及格’。”

    大事记

    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郑重宣布:“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城市是———北京。”当晚,举国欢腾,北京长安街经历最幸福的堵车,时间长达3小时。同年,12月13日,北京奥组委正式成立,承担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各项筹办任务和具体组织工作。

    2002年7月13日《北京奥运行动规划》在“北京奥运会组委会网站”正式公布。规划分为总体战略构想、奥运比赛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环境建设和战略保障措施5个部分,共1.6万余字,成为指导今后6年奥运会筹办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天坛发布。会徽由好似“京”字舞动人形的印形部分、“Beijing2008”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组成。同年12月24日,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游泳馆(“水立方”)开工奠基。

    2004年7月13日北京残奥会会徽“天地人”在中华世纪坛发布。8月30日,雅典奥运会闭幕,时任北京市市长的王岐山先生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手中接过神圣的奥运五环旗。9月21日18时,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国家博物馆门前的北京2008奥运会倒计时牌正式启动,标志着北京奥运会又一个阶段性的时刻开始。

    2005年6月26日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One World One Dream)”正式发布。11月11日是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诞生的日子,5位“福娃”以鱼、熊猫、火焰、藏羚羊和京燕为原型,寓意大海、森林、圣火、大地和天空的和谐共处。

    2006年4月16日北京奥组委向第29届奥运会开闭幕式第一批主要工作人员颁发聘书,张艺谋出任总导演,张继钢、陈维亚担任副总导演。9月17日,“鸟巢”钢结构卸载完成,这让北京奥运会的主会场从一张图纸变成矗立在大地上的民族骄傲。

    2007年4月15日北京奥运会门票销售启动,包括开闭幕式和体育比赛在内,北京奥运会共有600多个售票场次,可售门票超过700万张。4月26日,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亮相,同时火炬接力传递计划发布,“祥云”火炬将途经130多个境内外城市,传递总里程13.7万公里。6月23日,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拔计划在京发布,北京奥组委将面向全球征集21880名火炬手。(记者陈凯一)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59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