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记者 任文娇 整理报道 制图 任萍
东方网5月3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人民币又升值了。昨日,记者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获悉,5月2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2082,较前一交易日大涨126基点,再创汇改以来新高,逼近6.20关口。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已累计升值1.1%。
尽管4月PMI指数低于预期,外盘大宗商品暴跌的影响,昨日沪深两市大盘双双低开,但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昨造纸板块在大盘下跌的情况下逆势上涨,早盘造纸股即表现强势,截至收盘板块内个股冠豪高新涨停,涨幅9.98%。于上周五恢复上市的*ST金城也再次涨停,涨幅5.04%。
美联储“放水”
美国当地时间5月1日,美联储宣布维持货币宽松政策不变,美元承压下跌。业界一直在关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是否退出、何时退出市场,如今这个话题已尘埃落定。美联储在1日结束的货币政策例会之后宣布,将维持现有的宽松政策不变。这意味着美国每月仍将维持850亿美元的购债规模。美联储还首次提出,将会根据就业市场前景或者通胀率的变化,来增加或者减少债券购买的规模。
而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从1月份的111.83,到3月份的114.02,从去年10月开始,已经连续6个月升值。
中国银行总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分析师陈静认为,与以往有些不同,因为“这次可能受到了美国延续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 ”
“单纯的美国延续量化宽松政策,对人民币的升值影响并不大,但如今全球货币战争加剧,给了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动力。 ”
陈静表示,美国的声明虽是以正此前退出视听,但在预期上影响了汇率市场。如果量化宽松持续存在,货币战争将会加剧。如今欧洲经济局势依然难料、日本大幅量化宽松,颇有些骑虎难下的美国为了不出现美元大幅升值,也只能继续量化宽松下去,而保持稳定货币政策的中国,将会再次迎来热钱的突袭,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全球货币竞相贬值让人民币处于两难境地:如果人民币升值,热钱会流入中国,导致中国外汇占款继续增长。但如果人民币也贬值,竞争性贬值的货币战争便会打响,最终导致两败俱伤。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认为,中国央行的汇率政策始终处于“夹板”之中。一方面,若要支持经常账,就应要求人民币弱势应对“日元贬值+美元升值”;另一方面,又要照顾身后庞大的经济泡沫(房地产和产能),则需要人民币保持强势。一旦人民币汇率形成自我实现的贬值路径,将引来资产价格快速下行,对国内信用紧缩压力会陡增。因为过去十年的人民币信用供给是以资产升值而扩张的,人民币资产的缩水意味着信用条件显著提升,由此将产生巨大的货币收缩效应,从而导致经济的失速和人民币更强的贬值压力。
外贸行业承压
近日公布的中国官方PMI指数显示,4月PMI延续此前的下滑态势,低于市场预期。虽然宏观经济数据的萎靡并不支撑人民币走强,但本周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仍然大幅上涨,中间价高涨带动交易市场的即期汇率开盘站上6.1540的汇改新高点。
申银万国高级分析师孟祥娟认为:“4月PMI为50.6%,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表现弱于季节性,显示当前经济增长乏力。2005~2012年同期,只有2005年和2011年的4月份PMI环比3月是回落的,分别回落1.2和0.5个百分点,而其他年份均环比回升。从去年10月份至今,PMI在50%~51%之间徘徊,显示经济仍在L型底部震荡,真正走出来需要新的增长动力。 ”
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1.7%,比上月大幅回落0.6个百分点,是带动本月PMI回落的重要原因。新出口订单指数和积压订单指数分别为48.6%和43.6%,分别比上月回落2.3和3.5个百分,均位于50%以下,经济增长动力偏弱。新出口订单的表现进一步证明一季度出口增速接近20%的增速水平难以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和宏观基本面出现了背离。萎靡的宏观数据也未能阻止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2013年4月12至17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236个基点,一路创下多个纪录高位。而2012年全年,人民币升值幅度仅为154个基点。
而人民币接连升值,受影响最大的也是外贸企业。
从浙江这个外贸大省近来的表现也可窥得一二,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温州的外向型企业今年面临的压力有增无减,人民币升值对于生产周期短的小额订单影响不大,但对于生产周期长及额度大的影响就非常明显。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人民币不断升值将对以出口型为主的行业造成打击,如纺织业、家电、建材、外贸企业等。尤其是对纺织行业的影响十分明显,有研究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由于国内出口纺织企业利润相对微薄,在人民币不断升值下,出口销量受到打击,业绩也出现大幅下滑。昨日A股市场上,服装家纺板块表现不佳,下跌0.66%。
李大霄认为,对于因人民币升值受不利影响的企业来说应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如对于纺织而言企业可通过技术转型,调整产品结构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