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文/图 周佳凡 徐再添
近日,厦门大学图书馆大厅举办一场别开生面分别以《外邮上的汉字与中国书法》、《方寸中的孔子和儒家思想》为题的邮展,在展出的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枚邮票中,我们发现,这些邮票的内容多是展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习俗。
这些外国邮票中,有些还凸显了闽南文化。受地理因素影响,闽人很早就闯荡海洋,将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传播到侨居地,使当地文化逐渐显现独特的汉学烙印。新加坡华人众多,其中大部分人的根就在闽南。该国2010年发行的一套8张的“民族节日”小全张,凸显了闽南华侨浓浓的乡情。邮票的第一张印着大吉大利四个汉字,字下方还画着两个大大的橘子;第四张的图样是三盏鱼形灯笼,寓意“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许多东南亚国家发行以汉字书写的“忠、信、孝、悌”等为图案的邮票,不仅展现中国书法艺术,也在他乡异域传播儒家思想。
在展品中,我们还看到了2005年,马来西亚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发行的一套四枚邮票和一枚小型张(见配图)。而同样是那一年,中国邮政也发行了一套“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邮票(包括一枚小型张)。马来西亚邮票小型张上的图案显示了郑和与当地民众的亲切交往的情景。中国邮政的小型张则凸显了郑和下西洋时所采用的航海交通工具――福船。两国邮票从不同角度共同纪念了这位伟大的航海家。这次邮展由厦大海外教育学院、厦大集邮研究会主办,厦门市集邮协会协办。邮品来自该校学生刘殊墨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