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钱币投资,你能撇清嘈杂、静下心来细细研究吗?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3/9/11 20:02:00

许多钱币投资人一开始都是盲目的,包括曾经的我自己。

(今天起个头,以后有空再写)

“许多钱币投资人一开始都是盲目的”,

这很正常,大多数人是凡胎俗眼。

我愚钝,总以为这个品种好、那个品种好,

殊不知,品种再好,没有庄家都不行。

据说,那个902、8002纸质币,

包括塑料龙钞、双龙钞,之能上涨数十倍,

都是庄家策划、策动的杰作。

品种再好,没有庄家筹划、运作,也枉然。

庄家选择品种的能力特别强。

庄家选择的品种全是对的,

散户选择的品种全是错的。

没有地方说理。

希望二泉龙井同志,告知我等选择品种的法宝。

时光回流到十年前——2003年,我在《无锡日报》一位亦师亦友的泉友引导下,开始关注邮币卡市场并进入卢工,是年11月8日,我买下了生平第一批二分之一盎司金币,3个整版共30枚,还有一些零星金币,那时,“非典”阴影刚刚过去,金币的价格离材质价不远,饶是如此,成交依然低迷,付款时,有人在旁边说这风凉话:“叠个么事,侬买聊,变现要有本事咯”。卖家对旁人瞪白眼,接了我的款,怕我后悔似的,赶紧塞进柜台里。可见当时的金币市场何其“冷僻”!而我是抱定10年内不出手的打算长线投资的,所以不以为然。

  现在看来,我的第一笔投资应该是正确的,因为金银币在这10年来基本上是稳步上行,跑赢CPI,甚至跑赢了部分地域的房价。当初10万的投资,现在保守估计平均涨了6倍以上(整版的价值还要高些)。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上述我的良师挚友。没有他“师傅领进门”,我估计我现在还是一个“泉外汉”。我的那些存款放在银行到现在肯定是负利率。
     之后,我陆续买入纸*币902整条货,4.1元一张。单龙钞115元,建国钞52.5,整麻袋金卡车,4分5的样子。其后还买了一些彩金币,猴王出世,彩银币,虢国夫人游春图。这些都是冷僻时捡的漏。总的来说都比较成功的。
     失败的教训不是没有,最盲目的是在2007年4月,我自己兴致勃勃买入了2箱申奥普片PP23,买入价是7.5元一张,企图赌一把奥运行情,结果可想而知!终于站在了山岗上,随后PP23一路下滑最低到1.5元一枚!(到现在都不关心这批货的价格了)
总结教训就是,投资不可以盲目,没做功课想当然就扑进去,可能会血本无归。
1,投资不能带赌博的心态去做短线,07年买入申奥,就是赌08奥运行情,结果这一赌被迫站岗至今。
2,同一题材会增发的不能去做。申奥是普片,后期奥运藏品层出不穷,以至于价格一路狂跌。
3,涨幅过大的东西别接。申奥最低时才0.4元,最高9元多,已经涨了20多倍了,都是获利盘,当时舆论认为08年到50元上方是板上钉钉的事。各类叫涨的嘈杂不绝于耳,那叫一个火呀!结果等我买入,就成了接最后一棒者。

  现在回过头来,才能明白这些。当然,当时买金银币,其实也没有动脑筋做功课,但结果成功了,其实一来是老师引领得好,二来,当时金银币也如同现在的硬分币,价格都在底部,有着充分的选择余地,那些发行量不大,1000枚以内的老精稀当时都无人问津,如1盎司金币太极图,发行888枚(实际发行据说才300多枚),当时才4700左右一枚,至于那些5盎司,12盎司的精品金币,价格都在金价材质附近。要知道,那时金价才400美元一盎司啊。现在太极图涨到16万,大规格币都有百万以上了。涨幅40倍左右!最高的有100倍了!

  散户投资成功的要诀究竟是什么?机遇和切入的时间点?运气?眼光?功课?还是跟对庄?有这方面有心得体会的朋友不妨一起来探讨哦。
投资的法宝只有一条:量少为王,题材支撑,有题材天量就坏菜。

我认为量少+消耗为王。

研究很重要。

庄家弄品种,都是研究过的。

刚开始研究时,多数人也认为不好。

比如庄家在搞纸质币902的初期,肯定有人反对,

认为是天量,无限量发行的东西。

但庄家挺过来了。

到现在都有人认为,902纸质币是天量。

9950,目前有庄家吗?量大吗?

有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后,才会有心得。

2010年夏天,我开始关注硬分币——那个几乎被投资人遗忘在角落里的不起眼的玩意儿。

和所有人一样,之前,我也对硬分币不屑一顾,因为哪家哪户犄角旮旯里不有点旧分币?

当初触动我的是全新85年1分,在流通纪念币板块(那时一尘还没有设置独立的硬*币交流专栏),1个能卖20多元!一卷2000多!我那时就在想?是什么原因导致851有这么高的价格?其他品种的硬分币,有没有同样的潜在价值?假如我能以一元一枚以下的价格收购到大量有价值的硬*币,然后也以20多元一枚的价格卖出,岂不是20多倍的利润?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研究硬分币之旅。。。。。。

投资应看3~5年以后的发展前途,而不是短期的盲目跟风,虽然知道真理,但作起来很难呵、呵。冷僻时捡漏。

有了金银币的投资心得,我想要在硬分币领域进行投资,那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必须要研究硬分币的发行量。可是,普制币的发行量到哪里去查呢?哪个币种多?哪些币种少?哪些年份有投资价值?于是我开始在网上书城中寻觅,先后购买并阅读了以下书籍:

《当代中国印钞造币简史》

《沈币之声》

《沈阳造币厂图志》

《当代中国货币印制与铸造》

《中国流通硬*币》

《中国当代币章鉴赏与收藏》

《上币图志》

《中国硬*币图录》

《漫谈人*民*币》

《中国现代流通硬*币》

。。。。。。

但凡能找得到的相关书籍,我都收入囊中。一本本书浏览之下,获益良多!很多人深知902,802和8002的存世量是天量。如果盲目买入,那庄家放货抛售之时,就是散户受难之时。2010年太疯狂,到现在获利盘还没有出完,说不定行情还会掉。币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

殷风雨

  现在看来,我的第一笔投资应该是正确的,因为金银币在这10年来基本上是稳步上行,跑赢CPI,甚至跑赢了部分地域的房价。当初10万的投资,现在保守估计平均涨了6倍以上(整版的价值还要高些)。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上述我的良师挚友。没有他“师傅领进门”,我估计我现在还是一个“泉外汉”。我的那些存款放在银行到现在肯定是负利率。
     之后,我陆续买入纸*币902整条货,4.1元一张。单龙钞115元,建国钞52.5,整麻袋金卡车,4分5的样子。其后还买了一些彩金币,猴王出世,彩银币,虢国夫人游春图。这些都是冷僻时捡的漏。总的来说都比较成功的。
     失败的教训不是没有,最盲目的是在2007年4月,我自己兴致勃勃买入了2箱申奥普片PP23,买入价是7.5元一张,企图赌一把奥运行情,结果可想而知!终于站在了山岗上,随后PP23一路下滑最低到1.5元一枚!(到现在都不关心这批货的价格了)
总结教训就是,投资不可以盲目,没做功课想当然就扑进去,可能会血本无归。
1,投资不能带赌博的心态去做短线,07年买入申奥,就是赌08奥运行情,结果这一赌被迫站岗至今。
2,同一题材会增发的不能去做。申奥是普片,后期奥运藏品层出不穷,以至于价格一路狂跌。
3,涨幅过大的东西别接。申奥最低时才0.4元,最高9元多,已经涨了20多倍了,都是获利盘,当时舆论认为08年到50元上方是板上钉钉的事。各类叫涨的嘈杂不绝于耳,那叫一个火呀!结果等我买入,就成了接最后一棒者。

  现在回过头来,才能明白这些。当然,当时买金银币,其实也没有动脑筋做功课,但结果成功了,其实一来是老师引领得好,二来,当时金银币也如同现在的硬分币,价格都在底部,有着充分的选择余地,那些发行量不大,1000枚以内的老精稀当时都无人问津,如1盎司金币太极图,发行888枚(实际发行据说才300多枚),当时才4700左右一枚,至于那些5盎司,12盎司的精品金币,价格都在金价材质附近。要知道,那时金价才400美元一盎司啊。现在太极图涨到16万,大规格币都有百万以上了。涨幅40倍左右!最高的有100倍了!

  散户投资成功的要诀究竟是什么?机遇和切入的时间点?运气?眼光?功课?还是跟对庄?有这方面有心得体会的朋友不妨一起来探讨哦。
投资的法宝只有一条:量少为王,题材支撑,有题材天量就坏菜。

我认为量少+消耗为王。

研究很重要。

庄家弄品种,都是研究过的。

刚开始研究时,多数人也认为不好。

比如庄家在搞纸质币902的初期,肯定有人反对,

认为是天量,无限量发行的东西。

但庄家挺过来了。

到现在都有人认为,902纸质币是天量。

9950,目前有庄家吗?量大吗?

有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后,才会有心得。

2010年夏天,我开始关注硬分币——那个几乎被投资人遗忘在角落里的不起眼的玩意儿。

和所有人一样,之前,我也对硬分币不屑一顾,因为哪家哪户犄角旮旯里不有点旧分币?

当初触动我的是全新85年1分,在流通纪念币板块(那时一尘还没有设置独立的硬*币交流专栏),1个能卖20多元!一卷2000多!我那时就在想?是什么原因导致851有这么高的价格?其他品种的硬分币,有没有同样的潜在价值?假如我能以一元一枚以下的价格收购到大量有价值的硬*币,然后也以20多元一枚的价格卖出,岂不是20多倍的利润?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研究硬分币之旅。。。。。。

投资应看3~5年以后的发展前途,而不是短期的盲目跟风,虽然知道真理,但作起来很难呵、呵。冷僻时捡漏。

有了金银币的投资心得,我想要在硬分币领域进行投资,那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必须要研究硬分币的发行量。可是,普制币的发行量到哪里去查呢?哪个币种多?哪些币种少?哪些年份有投资价值?于是我开始在网上书城中寻觅,先后购买并阅读了以下书籍:

《当代中国印钞造币简史》

《沈币之声》

《沈阳造币厂图志》

《当代中国货币印制与铸造》

《中国流通硬*币》

《中国当代币章鉴赏与收藏》

《上币图志》

《中国硬*币图录》

《漫谈人*民*币》

《中国现代流通硬*币》

。。。。。。

但凡能找得到的相关书籍,我都收入囊中。一本本书浏览之下,获益良多!很多人深知902,802和8002的存世量是天量。如果盲目买入,那庄家放货抛售之时,就是散户受难之时。2010年太疯狂,到现在获利盘还没有出完,说不定行情还会掉。币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

殷风雨

2楼
cjiyou 发表于:2013/9/11 20:05:00

曾经感觉无所不在的天量的用于流通的硬分币,截至2011年,发行了多少个年份?多少个币种?有多大的发行量?哪些年份发行过,哪些年份没有发行过?大家先仔细看看下表:(看完有些问题就一目了然了,别忘了复制收藏哦。)

1.2.5分三种面值的硬*币,央行截至1992年,分别发行了:

1分=339.79亿枚枚

2分319.54亿枚,

5分156.6亿枚(这些数据您是否要记一下呢?)

数量看,五分发行量最少,那么,是不是五分最有投资价值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cjiyou 发表于:2013/9/11 20:07:00

车工、背水当年也广告满天飞,背绿、枣红,背水一起炒得不可开交。最终枣红老大的位置,被背水黄袍加身拿下,此后,背绿也翻身把枣红摁倒

现在802买卖两旺又说明了什么?充分说明看好802的人还是很多.802上50近在眼前.还站什么冈了.四版币爱好者还是很多..原因很多.有退出前提.价位不高容易接收.错过了三版.有资金的人多.现在能拿出十万八万的多.总要为资金找点路.与其车银行不如买点理财品种放一放.管它涨和跌.十年八年不管它......

单看数字,5分发行量最少,1分,2分较多,是5分的一倍!这是书面的,那么,有谁能告诉我实际存世量呢?

2009年末到2010年初,我开始观察一尘盘面的货源情况:显而易见,5分整件货源以及2005年以后的一分整件货源要多些。为什么会这样?

我于是通过一些银行里的朋友,打探一些关于分币存量的事情(咱们挖不出货源,但是侦探一下大库里有没有货,这事只要你想做,了解到并不难。)

有朋友陆续探知这样的事实——1分,5分,库里还有一些的,2分没有了。一个两个朋友这样说,还有点吃不准,十个八个各地的朋友都这么说,而且市场上货源的多寡,也反过来证明了2分的相对稀缺。我心中开始有点底了。

但是,有一个问题,一直盘绕在我心中,那就是——2分发行量不少,为何货源会少?!

搞不动这个问题,我不敢贸然下手!

五版币的龙头是谁?

一般牧马图;
二版大黑十;
三版背水;
四版8050;
五版?   

五版分99版和05版,05版正在使用,基本都能在银行换来。
唯99版现在除9910外,只收不付,而其龙头为9910横水双红一,2011年时横水双红一最高1800元左右单枚,目前回落到400元左右。由于其特除的印刷技术造成的错误,使其必然成为大五的龙头,上3000元单枚是迟早的事。
现在投资就要选择龙头品种。
4楼
cjiyou 发表于:2013/9/11 20:10:00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个人,我心中的疑问才豁然开朗!

此人便是老秦,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时任市人民银行办公室副主任喻兄与之相识。得知老秦是搞货币发行的前辈,我饶有兴趣地问他,为何5分全新的原盒原件发行量少,但是市场看存量很多,2分发行量大,但是全新的货源似乎不多?啥原因呢?(一分尚在发行,所以没去刨根问底。)

老秦说了这样一个专业术语:流通货币的找零功能。

老秦说,归根到底的原因嘛,就是2分的找零功能强,5分弱。当初央行发行硬*币,到各地银行,银行置换给各企事业单位,零售商,摊贩,在使用过程中,5分被使用到的频率是相对比较低的,比如有人拿出一张一毛的角币,买了若干东西后找零,5分用到的频次最多一次(买货6分以上时,根本用不到,5分以下时,最多仅仅需要1枚,此时若没有5分,商家也可以用1、2分组合替代。)因此,2分和1分的使用频次是远高于5分的,这样,全新的5分被拆出来使用的概率就低,而2分和1分的概率高。

让历史告诉未来,老秦几句话,我当时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完全符合逻辑符合市场规律!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

拆解了全新分币存量的多寡悬案,我有点跃跃欲试。然而,真正让我下定决心投资2分的,还另有其人,其事。。。。。。

欲知到底是啥人啥事,让我义无反顾投资硬分币的?且听下回分解。。。。。

我和老H有一笔钱币交易,是当面交割的,这里隐去老H的姓和名,是他再三交代——我还在位上,你不能透露我的任何信息!

桌上,我揶揄他:你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真鬼精啊,我们的钱啊,都被你这样的银行“内鬼”赚取了。

话阀子打开了,老H就开始“大倒苦水”:谁谁谁,我卖某某东西给他,当时啥啥价格,现在翻了N倍,比他赚得多得多了。

我笑着听他讲完那些经典后,随口问了一句,银行整件的硬分币2分好像不多,你知道啥原因吗?

哦,你问这个呀,算是问对人了,一般人还真不知道!老H颇为得意:2分硬*币在我省清库过2次,第一次大概在95,96年吧,记得装了整整6卡车,全部运到上海,溶成铝锭,当时铝锭卖了好几万元!第二次应该在04或者05年,也清理过一次。。。。。。

我心中一动,继续问,清库了2分,那1,5分为何不清剿?

老H停顿了一下说:这个我也不清楚上头的意图,不过我的看法是这样的,95年以后吧,分币基本退出流通,1分似乎还有些作用——有些较真的人结算银行利息,算电费,找零,还有点小用,有段时间,不是那些个刺头吃饱了饭没事干,为1分钱也去打个官司,媒体还推波助澜报道得起劲,所以我以为上头可能觉得1分还有用吧?我们回过头来看,在2000年,2005年起到现在,1分不是还在继续发行么?我估计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觉得国家以分为最小货币结算单位的政策不改,1分始终有用。至于5分,为何留下来?不销毁?我想大概是基于这样的的考虑——两个5分合并成一毛,用于找零。我知道北京一些大超市和规范一点的国有银行,直到2010年,还用5分硬*币来找零的。

老H说完,摇了摇头,这些只是个人推断,但是,2分硬*币溶毁,这事千真万确,我亲身经历过的。现在,1、5分库里找到货源不难,2分枯竭了。

“内鬼”老H的这番话,让我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找零功能弱外加两次清库,2分硬*币少的现象,在我心里,得到了符合逻辑的因果式的注解。

投资目标似乎可以确立了,接下来,我该怎么做呢?

5楼
cjiyou 发表于:2013/9/11 20:12:00

你探知的是第二次清剿了,应该是2004~2005年那波。

来一尘的,有不少是银行里的朋友,还有许多朋友虽然自己不是银行工作人员,但是触角也都能深入银行,大家不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打探一下银行里全新2分币是否几近枯竭这样一个事实。

然后,接下来,你们还要跟着我做几件事。。。。。。

你们若能撇清嘈杂、静下心来和我一起研究下硬分币,我想,一定会有更多收获的。

(转载改编《收藏感悟》)

最近就看看收藏名家的城南旧事,读读收藏古今盛与衰,岁月留痕,物值几许,自有市场评价,自有岁月定夺,由不得你我一夜之间判生死。

一个观点,三五个团体,七八篇文章,百千万资金,无法左右藏品规律的长期运行,犹如寒来暑往,冷暖交替,白昼转换,自有自然规律来安排,某时某地,可以用空调控制冷暖,但整个大自然,谁也无法控制季节更替。2分最低端的872为何能卖1.2万元一件?而其他面值的分币只能长期徘徊在3000元附近?低端币都长期站稳1万元以上的2分硬*币,显然不是炒作这么简单!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这是楼主二泉龙井先生的过人之处!

藏品要走得稳健走得远,凭的是投资收藏需求(包括礼品沉淀)作坚实的基石,我们不要渴望跟着庄家雄厚资金操作,在短期内暴涨,那是一种惰性,持久性不强,庄家放货之日,就是散户难受之时。

  很多收藏品尤其是硬分币中的2分,长线持有会有不错的升值前景,这并不是空洞文字理论的推测,而是我实实在在感受到群体越来越大,极其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被收藏投资礼品需求逐步消耗,因了这,我对买进的品种信心十足,并不在乎某个时段的涨跌,更不在乎他人如何说不好,比如我手里有三版,也有2分硬*币,我就不怕别人说它们是垃圾,如果说这些品种是垃圾,这种垃圾我喜欢。

怕别人攻击自己持有的品种不好,便恼羞成怒甚至反唇相讥,说明信心不足,好藏品是承受得了别人诋毁的。所以,如果看到谁说三版和2分硬*币没有前途,我也是一笑了之,相信自己,优劣好坏,由人评说,我不在乎,有钱我还会再买。

上海卢工市场里,几拨小钱币配册商以11500一件的价格急切地问币商要货,币商摇头:公开的收购价都到11000元了。都无人供货啊!配册商私下嘀咕:今年真邪乎,2分不好买啊!

  872底部不断走高,旺盛的配册需求使然!有心人不妨到淘宝搜索一下关键词:“小钱币册”看看有多少个银行和保险公司的产品?每年定制的小钱币册有多少?有多少3,4,5版的纸*币礼品册给硬分币留了一席之地?消耗惊人!这每年几百万枚的消耗对于银行有货源的品种而言,不算啥,可是对于2分这种源头货源枯竭的品种,要在市场上找这么多货的话,某种效应就开始显现了!所以,现在1.1万元以下的2分件货根本就抢不到!而其他分币只维持2000多元一件,其内因就缘于此!网间,2分盒货件货,货源零星!相比其他品种整盒整件层出不穷,82~91年2分十全十美好品盒货,鲜有卖货者!造成这一现象的不是别的,货源少加上持货人的惜售心态使之然也!
  众所周知,2分是目前唯一一个银行货源枯竭的硬分币品种,2分不可再生,不会像纪念币,金银币,邮票那样无节制增发!加之当年2分早年找零功能很强,故而全新原盒原件留存很少。据估计,全国2分存量很可能不会超过1000件!有些量少品种如862,至今仅见一整件货源,912全国可见货源累加至今未超过20件!这些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品种,十年难遇!在2人有缘分纸*币硬分币群,得2分者得天下,这句话已渐成共识。
  有识之士以为,币市大气候不好,反倒容易成就低市值品种。因为大市值品种拉涨所需资金庞大,短时间内聚集人气也很难。而对于市值才几百万元的品种,几十万资金注入,就风生水起。运作2分品种量小,盘子轻,安全性高,收益丰厚。某个年份的定价权可以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所以,许多手头有些资金的朋友,开始纷纷入主2分。不出2年,估计单个年份的定价权,会掌控在他们手中!
   精品永远是精品 但精品价高要翻翻很困难 因为关注他的人多 每涨一成都牵动很多人的心  他一翻翻 那是很轰动的,低端虽然不起眼 但要翻翻很容易 一般都是不知不觉就翻翻了。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一年间,862从最低200多元暴涨100倍到最高25000元,就是明证。
6楼
cjiyou 发表于:2013/9/11 20:13:00

去年币商以1.2万元以下的价格买到数百万枚2分应配册之急,从网上看得出,破盒烂卷的872几乎被搜刮殆尽!那么,到了今年下半年,银行、保险公司小钱币册、三四版纸*币册的传统销售旺季来临,还有多少全新2分可以供应?今年之后,明年呢?后年呢?5年以后呢?空间有多大,你敢想象吗?

大熊猫生下来时据说只有150克,几乎和家猫幼崽一般大小,可是,成年大熊猫可以长到150公斤以上,而家猫5公斤以上者鲜见,为什么?科学家说了,基因不同嘛。因了这,稍有常识者也从不指望家猫可以长到熊猫那么大。而在我看来,2分硬*币的“基因”或许也有别于其他币。。。。。。你,看出来了吗?

这位先生讲的2分币,去年一人就搜刮到了数百万枚。

    我据此推测,存世量上千万不过分吧。几千万的品种,网上猛吹,是不是忽悠呢?

    我静下心来学习论坛上有关硬*币的文章,总体感觉忽悠很严重。明显是天量发行的品种,存世量也相当大的品种,能有多少投资价值呢?

    因此我另辟蹊径,看看除此外,还有没有真的发行量少的硬*币,功夫不负有心人,总于找到了。

   它就是J币,硬*币边沿有字母J,发行量只有几万。J有正反二种,细分后量更少了,市值只有几百万。

谁违反物以稀为贵的规律,谁就是忽悠。

首先要恭喜那位一下子收到几百万枚2分的朋友,其次能不能请邓先生私下告诉我一下,那一人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我想抽空去拜会一下。2分出了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二泉居然被蒙在鼓里,有点说不过去呀。呵呵呵

单以存量而言,2分自1956年开始发行,24个年份,全新的存世量仅几千万枚,很正常,比之纪念币中动辄发行8千万的币应该也不算多嘛,而价位却完全颠倒,所以谁是洼地谁有潜力?很容易得出结论哦。

邓兄所指的J币,不好意思,恕我孤陋寡闻,还真没听说过,希望通过邓兄推广,最终能成大器。

再次谢谢邓兄关注。有机会你我交易几枚J币,这样兄也就可以告别0积分了。

7楼
cjiyou 发表于:2013/9/11 20:15:00

找零功能强,从而导致2分硬*币流通充分、新币存量稀少;外加银行的2次清剿,致使银行源头货源枯竭。

脉络逐渐清晰,至此,一个结论在我心中逐渐形成——2分,可以作为投资对象!

然而,投资而言,选择2分中哪些个年份作为重点呢?

有过前文所述金银币投资的经历——同样是金币,同样是2003年至今,老精稀能涨30~40倍,而普通金币只能涨5~8倍,可见选择品种的重要性!

如果说老精稀是金币的投资要诀,那么,如果想投资2分币,其要诀又是什么呢?

谢谢关注,你可以撇清嘈杂,静下心来阅读,并有一定的感受,说明你:

1,理解能力较好;(许多人至今都不知道、不理解我在说点啥?)

2,具备一定的系统分析能力;(具备这样能力的人,读了我的文章,才会产生共鸣。)

3,能在泥沙俱下的错综复杂环境中明辨是与非;(有些人从不去分析过滤真假,认定论坛全是忽悠!)

4,具备较高的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悟性;(2分量少、价格高。这只是现象!本质是什么?几人愿意透过现象去穷究本质?)

5,希望你再具备良好的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设定目标去做,并且辟蹊径怎么去做?比如想办法去调查一下分币的银行库存,得出自己的结论。再比如通过网络搜索,去研究所有能看到的分币的成交情况,历年来的成交总量。还有,花几百元,买几包银行回笼币,分拣排列年份组合,然后统计一下,看看哪些年份的币所占比例小。。。。。。

这样,投资者就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今后的投资生涯中,可以完全不用拘泥和局限于分币。

。。。。。。接下去,我会继续讲述我的分币的那点事,请大伙儿继续、经常点开这个链接,顶顶贴,听听二泉忽悠得有没有点道理。呵呵呵

通过观察,不难看出,早期的2分币,基本没有多少全新的留存下来,网络有一则解密新闻,似乎可以解释为何早期二分会流通得如此彻底:

http://www.hbqnb.com/news/html/Secret/2007/415/07415235304GKD65HG7K52DAC80I4F.html

保管不善 硬*币也会发霉
1963年 中央人民银行令各行处提高警惕
·2007-04-15 23:53:00·来源:河北青年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二分硬*币堆成的“钱山”(资料图片)
  大家可能听说过有人为藏自己多年的积蓄,结果把纸*币藏得发了霉的新闻,其实硬*币也是很“脆弱”的,1963年时,某个制币厂由于包装不小心,就曾让硬*币发了霉。
  1963年,中央人民银行向各省市下发了《关于组织投放二分硬*币和防止硬*币氧化霉变的指示》。《指示》中称,某制币厂1962年6月份以后生产的二分硬*币(每箱包装为800元)有霉变、氧化、腐蚀现象,主要原因是包装不符合规格要求。
  当时那批产品分散在5个重点库,华东、中南、西南的14个省市,以及吉林、陕西、内蒙的部分地区。为了避免国家财产受到损失和影响人*民*币的信誉,除了责成该厂对产品包装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外,并作出了相应规定。
  《指示》中要求,出现问题的行处要迅速对库存二分硬*币进行一次检查,如果有霉变氧化现象,应采取措施防止;对已经氧化的硬*币,按照已经下发的规定办理。今后在调出时应先调出每箱800元包装的,后调500元包装的,以便使这些产品尽先投入市场。
  《指示》还要求,各地发行库房应有通风设置,并应经常检查库房有没有潮湿的现象,对储存的原箱硬*币应按字头、箱号排列堆放,四周留下适当的通道,调出款项的时候,要做到先入库的产品先出库,以避免产生在库房内存放时间过久,引起霉变、氧化现象的发生。
  各省、市、区分行应结合当前的情况,督促所辖行处组织投放二分硬*币。具体要求是:库内有二分硬*币,就不要用二分纸*币,如果库存不足,可以提出计划上报总行增拨;在一、二分币的使用上应尽量多用二分硬*币,少用一分硬*币。
■文/本报记者张蕾
各省、市、区分行应结合当前的情况,督促所辖行处组织投放二分硬*币。具体要求是:库内有二分硬*币,就不要用二分纸*币,如果库存不足,可以提出计划上报总行增拨;在一、二分币的使用上应尽量多用二分硬*币,少用一分硬*币。
■文/本报记者张蕾

通过上述文章,你应该也能理解为何全新2分的592,612绝品每枚的交易价格能达到1.4~6万元之间,而其他面值的早期绝品分币价格只是在数千、甚至数百元之间的原因了吧?

8楼
cjiyou 发表于:2013/9/11 20:17:00

投资和收藏是有区别的,一般收藏,数枚足矣。而投资,则需要有一定的量,价格也要适中。

早期2分,特别是592,612,632这些单年份的币,全新原卷都看不到,连单枚全新的都十分罕见!而且,因为稀少,其单枚价格也动辄上千上万了,这就决定了他们只适合收藏,不具备投资的条件。

再看流通旧币,也不是很适合来做投资,一来批量收购的话,品相难以把控;二来旧币民间大量存在,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其集中;第三,开发礼品的话,旧币观感差。。。。。。

于是,我把目光转向中后期,成件成盒的全新2分,主要集中在12个年份即:762,782,822~912,(77,79,81年2分几乎见不到整盒的)这12个年份,选哪个年份进行投资呢?

76年2分和78年2分,年代比较久远,每盒价格也不高,市价分别是在900元和1350元附近,如果按照金币“老精稀”的理论,起码占有“老”这一优势。投资这两个品种前景如何呢?

我开始仔细研究这两个品种在一尘上的出镜率。。。。。。。一段时间后,发现盒、件售卖的频率也不算低,而在回笼币中,762、782在流通旧币所占比重还是较大的,从这一方面来推断,762,782应该是70年代的重点发行年份。不过,这种情形,并不能作为一个能左右我投资天平的大砝码。

我想看的,也是最关注的,是大众对这个品种的需求。(收藏需求,配册需求,投资需求、礼品需求。。。。。)

我们先回过头来看看,硬分币哪些年份是有需求的?需求曾经产生了怎样的效应:

1,83年的分币有少量需求,用于和83长城币配套,但是我们知道,83年长城发行量较小,因此,需求量也较小,勉强能带动的83年1,2,5分中的筋币832。(目前832每盒价格在2200~3300之间。)

2,85年的分币有85长城币的配套需求,因而成就了851,855.(851每盒8000元附近,855每盒4000元附近。)

3,91年分币有91山寨套币配套需求,也推高了筋币912达到5000元附近一盒。

有需求的品种为何会涨?很简单,市场上有人青睐啊,一旦这个品种没了,就会有人开贴求购嘛,有人跟风嘛。看到一个品种涨了,精明的投资人看懂了,就会囤货,就会将配册需求逐渐升级为投资需求,需求一多,这个品种更加奇货可居,就会继续涨,直到一个相对高价的平衡点出现。那么硬分币2分,还有哪些年份是有需求呢?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