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
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
炒邮网论坛
→
集藏资讯
→
清河区《五角星图》邮票探议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清河区《五角星图》邮票探议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3/10/20 13:11:00
清河区,是抗日战争初期,
山东
六大(滨海、胶东、鲁南、鲁中、清河、冀鲁边)根据地之一。她位于山东北部,东至昌邑,西靠章丘、历城,南至胶济铁路,北依黄河,东北濒临渤海,横跨小清河两岸,处在鲁中、胶东、和冀鲁边区三大战略区之间,据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抗日初期斗争异常惨酷的战场。
1939
年5月,我党在该地区建立了清河特委,区党委,清河军区和行政公署等党、政、军机构。景晓村曾任书记,李人风任行署主任,许世友任军区司令员。并开始建立了清区的交通局和战时邮务总局,开展全区的交通通信工作。
1940
年并开始
发行
邮票,据历史资料记载:1940年7、8月间,区交通总站举办了第一期邮务干部训练班,为培养干部学习邮务,由交通科长孙子诚、曹光二人主持,并设计了一枚《五角星邮票》图稿,做为清河区战时邮政的标志,并油印了一批,发给各单位免费试用,这就是《五角星邮票》的初稿。后经过修改,在该年10月正式石印发行使用。可惜的是,这枚油印邮票的试用票,至今未发现实物的存世,尚不知其卢山的真面目。
现在存世的邮票实物,只发现了两枚,都是正方形,图幅1
7mm
×17mm,无齿孔。邮票主图为中间一个大的“五角星”,星图周围为整齐的横线,上方孤形自左至右横书“战时邮政”4字,两端方框内为邮资,中文“伍分”,下矩形内横列“清河
邮局
”,两端为阿拉伯数字“5”。此票发行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1940年,用五角星做邮票的主图,是代表
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人民进行武装斗争的标志,同时也象征着抗日根据地的光明前景(见附图)。
清河区五角星图邮票,从1940年10月发行以来,到现在已有67年的历史。1950年方才发现此枚邮票的实物,至今也有57年。不少
集邮
家对其做了不少研究,撰写了不少研究文章。李希明先生还收集了大量清河区邮政史料及有关
文献
,编写了专著《山东清河区战邮史话》,对五角星邮票做了深入的考证。笔者认为,虽然如此,但有一些问题尚未得出统一的定论,有3个问题需待进一步挖掘与探讨。
一、
清河区邮票到底有几枚、几种面值?
现在出版的各种中国邮票史,及解放区邮票
目录
,都定为此票只有1枚,但集邮界说法并不一致。如扈德玉先生认为:“五角星图邮票全套是3枚,面值1分、2分、5分” 3种。并说他是查过挡案的,但未说明查的是何种挡案、什么名称?是否查的是1946年《邮政周报》,读报曾载;“1941年3月清河区成立时邮局并发行了石印五角星邮票”。但并未讲是几枚?集邮家居洽群老先生也曾在《漫谈山东战邮清河区邮票》一文中说过:1951年,他在天津范兰如那里见过1枚不见经传的“战时邮局清河邮局的蓝色2分邮票”。此论到与扈德玉先生的邮票全套3枚说法有点相近,就差有没有1分票的说法了,但他讲的2分邮票刷色不对,因为存世的此种邮票皆为棕色,未见有蓝色的实物存在,虽然载管仁先生也曾在《对山东战邮清河区邮票的探讨》一文中讲过:“范兰如先生健在时,曾与济南邮来信谈他偶得清河区二分残票一枚,并请帮助了解发行情况,”并未有结果。现范先生已去世,此票下落也不明,又未留下复印件,故不能证明它是否清河区五角星全套3枚中的一枚。当年主持发行五星邮票的孙子诚、曹光二同志在其回忆录中,也未谈到此票共有几枚,几种面值。只是曹光说;“1940年决定成立了清河区战时邮政总局。这年夏天,开办了训练班,……并同时印发了五角星邮票,发给各部门各地区试行贴邮票,试行了一个阶段后才正式贴用。”也未谈到枚数与面组值,故而一枚说和三枚说皆是疑案。虽然《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上暂定的是1枚,我认为是《目录》编者是留有余地的。按常规,《目录》对每套邮票是要标注全套枚数的,如果1套是单枚,它都会在枚数后边加一“全”字的,而此票未加“全”字,是枚数未定而等待进一步发掘的意思。我这种推测是否正确,可以探讨。
二、
清河区五角星邮票到底有几个版次?
关于该票的版次问题,原设计人孙子成、曹光在回忆录中,只讲到开始油印的一种,是免费试用,10月份方石印正式发行,并未讲到再版,说明此票只有两个版次,即初次油印试用,和正式发行的石印票。而扈德玉先生认为:“清河区战邮是1940年3月建立的,五角星邮票是1941年3月发行的,全套3枚,面值1分、2分、5分、均为棕色。同年6月再版发行,面值、颜色、图案同上。第一次发行的是油印,二次是石印。”按着他的说法清河区五角星邮票,有油印和石印两种版次,不知他讲的包括不包括试贴票,如果加上初次油印试贴票,不就成了有3个版次了么。从现存世的两枚(馆藏和林崧藏)邮票实物来看,两枚图案并不相同,馆藏的五角星周围横线是10道,林崧的是12道,五角星画法也不一样,而且刷色一为红棕、一为深棕,显然是两个图稿所印制,但分不清那个是初版,那个是再版,那个是油印、那个是石印,可以肯定是两个版次是无疑的。但我认为可能不止是上边所说的只有2个或3个版次,可能还要有更多的版次。李希明先生考证,此票的发行量是243286枚,根据他说的发行量来推猜,如果一个全张容纳100枚邮票的话,需要印2432多个全张。如此大的印刷量,油印三分之一,也需印800多个全张。根据我的经验,一个腊版最多得只能印100次左右,要印800个全张最少得换8次腊版,换一次腊版必需重刻一次,就是8个版次。石印版虽然使用寿命长些,但也不能一次能印千版以上。所以此票版次数不能做定论,只能存疑。
三、
关于发行时间与发行量问题
关于清河区五角星邮票的发行时间,集邮界主要有两种分岐。一是李希明考证,为1940年10月,一种是扈德玉的说法,为1941年3月,而且6月还有一次再版。他这种说法并没有拿出原始挡案资料佐证。我认为李希明的说法较为接近,他是根据《清河区1943年上半年战邮工作概况》中提到的所谓“旧邮票自1940年10月开始使用”,他认为“旧邮票”就是五角星邮票,因为当时清河区只使用过两种邮票,一种是1943年8月5日以前使用的是五角星邮票,8月5日以后使用的是山东省战邮统一发行的邮票(所谓
新邮
票),虽然所称“旧邮票”并没有文字说明它就是五角星邮票,还有点含糊不清,但也符合罗辑,故《中国邮票史》及《中国解放区邮票目录》,都采用了李希明的说法。扈德玉的说法不能成立,应当以原设计人孙子诚、曹光二人的说法为准,当然他二人也未讲具体的发行月、日,还需要继续挖掘考证。
关于五角星邮票的发行量问题,李希明先生提供的资料比较详细,从1940年10月到1943年8月5日,近三年的时间,全区陆续印制发行243286枚(应是总印量)五角星邮票是可能的,当时清河区邮政总局下辖10余个县局,这些邮票分配到下面各局,1个局3年中只能分到2万多枚,平均每年也只能分到7、8千枚,而且并未使用完。据记载1943年8月5日,五角星邮票(即旧邮票)停用结算时,将未使的旧邮票折钱上交财务署7744元,7744元除以5分,应是邮票154880枚。另外各县局还损失了2812枚,可以说实际发行使用量只有82782枚,三年时间全区使用,这个数目是很小的。至于此票未保留下较多实物的原因很多,上交的可能已销毁,流落在单位或个人手中的
实寄封
,一般是无人保留的,随收随毁,现在能有两枚存世,已经是万幸了。以上仅是个人看法,敬清专家批评指教。
此文已发表于《
中国集邮报
》
于占元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910 s, 2 queries.
[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