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吴医生
习票的高开吓坏了投资者。在过去的过去,编年人物票基本都是打折票。于是经历过N年的消耗和不受集邮者和投资者的重视。可以这么说拿得出三国水浒版票百版的大有人在。要拿出编年百版的人物票真是凤毛麟角,自从有了产品票概念后,红色人物产品册进入了集团消费领域,从全国会议到省市级会议,行业会议。产品册暗流涌动。经历过这么多的被动性自然沉淀。人物票才显现出市场的枯竭性。开国人物尤其得到产品开发的关注。这还不算,到了06年的乌兰夫达人物新票到达了人物票的疯狂飙升。这是因为邮政要拉起大版票的旗子,严格控制投放二级市场票源。据我的邮友回忆,乌兰夫没有对外零售过。现在回想,人物票06年做局已经开始了。当然一年有可能发几套人物票,但不会套套牛逼高开高走,邮政也挺会选择题材的。正如王仁亮所说,题材为王量为候。在人物票上显现得非常充分!题材加上控盘性和产品预期的需求性决定了人物票今后的成长性。就目前的人物票的成长性,凡高开的就决定了无消耗性同时,也增加了产品开发的成本。更可恶的是邮政第一天发行新邮就开始发行产品册,市场还尽然出现供不应求。都说市场永远是对的,无语啊!!!但我一直在捉市场有什么不对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