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惊天黑马,横空出世——名花名家名画名邮 焦义智 2012.03.05
牡丹丝绸小型张在2009年4月10日为河南洛阳——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而发行,是世界第一套独具中国传统书画魅力的丝绢小型张;第一套采用古画高度仿真工艺制作的国画邮票,兼具书画和邮票双重收藏价值的小型张,第一套国花牡丹专题邮票,国色天香,盛世雅藏,绝无仅有,是编年小型张领域一匹罕见的特大黑马,具有非常重大的收藏与投资价值。本文就其黑马潜质进行浅探。
一、牡丹是名花也是国花。牡丹花——英文名字:Subshrubby Peony、Tree Peony其中文别名:百花王、骄傲花王、花王、富贵花。她以特有的雍容华贵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象征为百花王、骄傲争霸,高贵坚定,象征卓尔不群,世界第一。牡丹花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
从唐代起,就推崇牡丹为“国色天香”,由于历代举国一致地珍视和喜爱,掀起了一次次的牡丹热潮。实际上已经赋予牡丹以国花的地位。尽管朝代更迭,花王牡丹,统领群芳,国色天香的崇高地位,从未动摇!牡丹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影响之深远,声望之显赫,地位之尊容,是其它花卉所不可企及的。
需说明的是,牡丹花是我国所独产,现在世界各地的牡丹花,都是千百年来从中国进口去的,哪怕它们现在在美国、日本、南韩、马来亚、甚至南非、欧盟……早在公元724-749年,中国牡丹进入日本,据说是由空海和尚带去的。1330年至1851年间法国对引进的中国牡丹进行大量繁育,培育出许多园艺品种。1656年,荷兰请注册东鳊公司将请注册请注册牡丹引入革命历史兰……
二、画出名家。牡丹花国色天香,人见人爱,在我国自古形成了特有的牡丹文化。他们有诗词及散文作家,象白居易,王安石等,陆游、王维、皮日休、韦庄等等,还有著有《洛阳牡丹记》欧阳修;著有《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周师厚;写有《洛阳花谱》的张峋等等。还出现了许多有关牡丹的传说,象:荷包牡丹的传说、刘师阁的传说、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成卷书的传说等等。
三、名画。牡丹丝绸小型张的主图——国色天香,是被誉为中国牡丹第一人的清朝画家马逸绘制,是珍藏于南京博物院的稀世名画“国色天香图”在集邮投资的长河里,花草虫鱼、书法绘画等题材的邮票,由于不涉及政治意识,所以历来超出了国界地域,为世人所爱。牡丹丝绸小型张,主图所涉及的对象是花,而且是中国的国花,并且它的这花出自名画家手笔,由现在邮票设计大师王虎鸣设计。并且这枚小型张不是传统的纸质的,而是丝绸的,这更决定了它历史底蕴丰厚,文化源远流长,古今文化交融,人见人爱。
四、极小的发行量,高超的防伪性。在收藏投资市场上,物以稀为贵,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牡丹丝绸张尽管在北京,有人传说是30——80万,有人说是55万,现在根据邮电部出版的新中国邮票目录,牡丹丝绸小型张发行量仅65万,这已是板上钉钉。自1992年以来的小型张,多则几千万枚,少则几百万,个别的只有几万枚,但65万枚的量,这既满足了人们求稀寻奇的愿望,也照顾了广大邮人人人想拥有的现实,无论如何,也是小型缩量的。打造一款邮票的领军品种,如果量太小,就曲高和寡,没有号召力,没有群众跟风;可是,如果量太大了,由于人们易拿到量的心理,又千万了过江龙资金的堆积,只能导致该品种一时或一个阶段性的维持高位,时间一长,由于人们投机心理及过江龙资金的撤离,便在高位难以为继,不能起到中流砥柱作用,可是,牡丹丝绸张显然在借签桂花无齿50万量,又考虑到现在社会人们富了,钱多了的现实,发行65万量是有其现实背景的。而且该张设计精美,又因丝绸质地,根本不可能做假,为它更好地起到带头作用保驾护航。
五、牡丹丝张小型张生不逢时,2009年4月10日洛阳邮展发行之际,正处于邮市行情下滑之时,第一枚丝绸小型张奥博张恰在此时做自由落体运动,跌跌不休,再加上全国的邮人们抵制新邮,牡丹丝绸小型张一面世,便从40多元在震荡中一路下滑,直跌到35元上下。此后到今年的7月份,一直在45元上下震荡,笔者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该张物超所值,价格在当时严重低估。这也使该张几乎没有高位套牢盘,而且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国家局到地方各级邮政及其集邮公司,将其分配所得的牡丹丝绸小型张,几乎全部派发怠尽,致使国家邮政及各地方邮政及公司已没货源,更谈不到在该张拉升过程中,公司放货砸货一说,使它的筹码在低位得到也应有尽有的分散,也使它在释放了本身的风险后,一而再,再二三的低估。这决定了它虽然量不大,但分散性沉淀性好,具有广泛的牢固的坚实的群众基础。正如所谓:丞相起于州部,将帅崛起于兵卒。一向沦为奴隶平民的它,一旦发力上涨,阻力不大,势不可挡,而且响应者众。必形成跳空式跳跃式的上涨局面,多个连级跳的上涨,必会加速该张剧烈上涨,直逼苍穹。
六、从量价比看,当年50万的桂花无齿小型张,在96——97年的邮市大潮中,上涨到1000多元。现在,人们手中的钱更多了,又处在如今全世界流动性过剩的年代,这轮邮市行情要比97年要大多了,而且,牡丹丝绸小型张与桂花无齿的对比,由题材上的国花对名花、丝绸对纸质之比,因此,牡丹丝绸小型张就是当年的桂花无齿,但要远远胜出桂花无齿,真乃大海后浪超前浪。所以,丝绸牡丹小型张在这波邮市大潮张必定站在1000元一枚以上,这是与97年时与桂花无齿对照得出的结论。但考虑到本轮行情中,以一轮生肖猴现价1万元,而97年时不过1700元,是当时的6倍之多。又,现在桂花无齿在500多元每枚,在今后的行情中,还要上涨3——5倍乃到更多,因此,将来牡丹丝绸小型张的上涨空间还要大大拓展,突破2000元每枚完全可能,甚至是箭在弦上、势若破竹。
七、从国家邮政打造牡丹系列邮品上,我们也可看出端倪。对于牡丹系列,国家邮政发行了牡丹普通小型张,发行量在1200多万,以它做为普通量大的小型张的中坚。而牡丹双连张200多万,以它做为双连张系列的领军品种。丝绸牡丹小型张发行量在80万上下,以此做为缩量小型张乃到小型张板块的领军品种,这样的安排好比一个国家对各要害部门的掌门人的安排。 如果说,牡丹花是花中王,那么,牡丹系列的邮品尤其是牡丹丝绸小型张,更是邮中花王。名邮千古,千古名邮,她必将与盛产她的祖国一样,与日月同辉,与江海同长。
牡丹丝绸小型张在2009年444月10日为河南洛阳——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而发行,是世界第一套独具中国传统书画魅力的丝绢小型张;第一套采用古画高度仿*真工艺制作的国画邮票,兼具书画和邮票双重收藏价值的小型张,第一套国花牡丹专题邮票,国色天香,盛世雅藏,绝无仅有,是编年小型张领域一匹罕见的特大黑马,具有非常重大的收藏与投资价值。本文就其黑马潜质进行浅探。
一、 牡丹是 名花也是国花。牡丹花——英文名字
:Subshrubby Peony、Tree Peony其中文别名
:百花王、骄傲花王、花王、富贵花。她以特有的雍容华贵在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象征为百花王、骄傲争霸,高贵坚定,象征卓尔不群,世界第一。牡丹花的历史,就是中国的历史。
牡丹,原为陕、川、鲁、豫以及西藏、云南等一带山区的野生灌木,散生于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坡和林缘。仅就我国牡丹的种植,就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1972年甘肃武威东汉圹墓中发现的医简中已有牡丹入yao的记载。在唐代(公元618-907)牡丹栽培开始繁盛。开元中盛于长安。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调”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牡丹的。“庭前芍yao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从以上这些诗篇可以看出当时帝都长安栽培牡丹的盛况。
到了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国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转到洛阳,品种更多,栽培技术更系统完善;出现一批理论专著。这一时期的著作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张峋的《洛阳花谱》等等。记述了牡丹的栽培管理,总结出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由此可以看出,牡丹花在我国历史之悠久。
从唐代起,就推崇牡丹为“国色天香”,由于历代举国一致地珍视和喜爱,掀起了一次次的牡丹热潮。实际上已经赋予牡丹以国花的地位。尽管朝代更迭,花王牡丹,统领群芳,国色天香的崇高地位,从未动摇!牡丹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影响之深远,声望之显赫,地位之尊容,是其它花卉所不可企及的。
需说明的是,牡丹花是我国所独产,现在世界各地的牡丹花,都是千百年来从中国进口去的,哪怕它们现在在美国、日本、南韩、马来亚、甚至南非、欧盟……早在公元724-749年,中国牡丹进入日本,据说是由空海和尚带去的。1330年至1851年间法国对引进的中国牡丹进行大量繁育,培育出许多园艺品种。1656年,荷兰请注册东鳊公司将请注册请注册牡丹引入革命历史兰……
二、 画出 名家。牡丹花国色天香,人见人爱,在我国自古形成了特有的牡丹文化。他们有诗词及散文作家,象白居易,王安石等,陆游、王维、皮日休、韦庄等等,还有著有《洛阳牡丹记》欧阳修;著有《鄞江周氏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周师厚;写有《洛阳花谱》的张峋等等。还出现了许多有关牡丹的传说,象:荷包牡丹的传说、刘师阁的传说、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成卷书的传说等等,不但如此,以后又出现了有关歌咏牡丹的歌曲:象台湾的白牡丹歌手:凤飞飞
专辑:台湾民谣,大陆的牡丹之歌-作曲
唐柯
吕远
,作词
乔羽,演唱
蒋大为
,再后来以牡丹取名的人物走进了小说,进了电*影。就连我们现在集邮投资的牡丹丝绸小型张的主图——国色天香也是由清朝画家、被称为牡丹第一人的马逸创作的。由此可见牡丹文化对中国与世界影响之深之广。这也决定了牡丹丝绸小型张做为邮票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2009世界邮展系列邮票,可谓选题创意新颖而千锤百炼,大师设计独具匠心可谓创新杰作,印制精益求精可谓巧夺天工,发行全世界而颇受欢迎,从多方面向世人诠释了中国花文化和中国吉祥文化。
选题创意新颖而千锤百炼。已经被国人乃至全世界认可的“国花牡丹”;千余年来,“国色天香”的牡丹文化以文学、书画、戏剧、植物观赏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代代相传,深入人心;在中国举办世界邮展,以花为媒,发行以“牡丹”为主图的专题邮票彰显中国文化;“洛阳牡丹甲天下”,在洛阳已经举办了二十多届的牡丹花会期间举办世界邮展,发行牡丹主题邮票相得益彰;洛阳自2005年于牡丹花会期间发行牡丹个性化邮票产品,已经成为洛阳市牡丹花会形象册。
大师设计独具匠心可谓创新杰作。王虎鸣担纲设计可谓“煞费苦心”。“小型张主图“国色天香图”系清代著名画家马逸工笔重彩画,牡丹花开娇艳,明丽动人,色彩丰富饱满,姿态优雅,设色极其讲究,勾线细致圆润。而花下奇石则用积墨与淡墨晕染相结合,以石绿、石青略染。兰花以重粉罩染,胭脂点蕊,素雅动人。地面以淡彩渲染,营造出空间的伸缩感。
印制精益求精而巧夺天工,小型张边饰采用丝网印刷工艺,这好像是邮票印制中首次采用,特别是用“银色”丝网印刷和“国色天香图”可谓“珠联璧合、巧夺天工”,彰显牡丹“雍容华贵”的“花王”身份;牡丹双联张在丝绸上印制“国色天香图”,俨然一副“古代名画克隆”,采用香味油墨胶印印刷等工艺,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以此心态鉴赏2009牡丹系列邮票方可领略中国悠久的花卉文化和吉祥文化;在此基础上收藏、把玩“国花邮票”,进一步挖掘中国花卉文化、吉祥文化、书画文化,就能寓教于乐于邮!个人看到牡丹系列邮票后,爱不释手,有感而发,管窥之见,抛砖引玉,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