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閒話品相鑒定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13/11/24 23:31:00

1迷中迷 

鑑定幣目前在市場十分火熱,如何送件的帖子也很多,在各論壇很容易找到。不過有關這種方式的萌芽、乃至發展過程的說明很少,現將過去資料稍加整理貼上,供參考了解這歷經數十年的蘊釀終成正果的項目。

             *          *          *          *          *          *          *

    錢幣的真偽與否及品相好壞,向來是最受藏家關心之事。我的錢幣比你的好嗎?我的錢幣比你的漂亮嗎?我的錢幣比你的值錢嗎?是促成硬幣品相分級的原動力。而這些共同的疑問,也一直都是在交易時雙方爭議最大的部分,它直接影響了藏品的價值。加上郵購及網絡的發展,許多商家遠距離交易的比例日益擴大甚至於超過了店面買賣,因此所謂公正第三者鑑定也是必然的趨勢。

所以當卅多年前美國出現第三者收費方式評鑑品相後,被美國集幣界稱為革命性的發展。這些幾百年前就存在的問題,開始有了解決的辦法,至少它縮短了買賣雙方對前述疑慮的差距,也使集幣風氣更加旺盛。

第三者鑒定的萌芽與發展 
 
    早期美國錢幣界對品相與其他地區一樣,僅約略分成G (good)、VG (very good)、VF (very fine)、XF (extremely fine)等幾級而已,張三的XF可能是李四的UNC。在1949年薛頓 (William Sheldon )出版一本名為《美國早期一分幣》的書,用數據對硬幣的品相從1~70予以分級,並附帶各等級的價格。此法原本專用於1793~1814年份的大型一分銅幣,他將市場價與等級掛鉤的方式沒有成功,但分級制度本身卻引起廣泛的注意而播下了種子。

    1972年美國集幣協會(ANA)成立鑑定服務組 (American Numismatic Association Certification Services, ANACS),因財政部及錢幣收藏豐富的史密斯松寧博物館在華府,為方便運作當時設在該處,1976年才遷回ANA總部所在地科羅拉多州。鑑定開始由服務性質成為營利性單位,但它也降低了假幣的氾濫,使收藏活動步上正軌形成氣候。

    革命性的變化發生在1986年,由七家知名幣商合力在加州組成專業錢幣分級服務公司 (Professional Coin Grading Service, PCGS),從此這項行為正式的走上了商業化。初期目光集中在出廠狀態的未流通(mint state, MS)這一範圍。當時還沒什麼人注意AU-55、AU-58,初期這種近未流通的AU(Almost Uncirculate)等級只有只有部份人士認可。經過PCGS多年來的努力,這些一分之差的觀念逐步建立。該公司的成功自然招來競爭者,1987年集幣保證公司 (Numismatic Guaran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NGC) 在佛羅里達州成立,加速品相評鑑分級制度的澎湃發展。多年的蘊釀終於開花節結果,更促進了集幣風潮的普遍化。

    硬幣品相以數字細分等級的美式作法,適用十九及廿世紀在模具製作與機器設備等有關工藝已相當精進情況下所造的硬幣,並不宜套用於規範性不一致的粗製幣或甚至於手工鎚打幣。故雖有風行全球的趨勢,但除了英國在2006年底成立The Coin Grading Service (CGS UK) 採用1-100的百分制標準外,歐洲其餘各國及鄰近的日本似乎都尚未跟進,仍舊採取XF、UNC等約略分級法。這些地區的資深幣商或藏家固然覺得買賣雙方對裸幣的評級確實是目前交易的最大爭議,第三者鑑定裝盒已是擋不住的潮流,但在條件及準備不充分之時無需急於仿傚。

主要錢幣鑑定公司

    第三者鑑定風氣形成後美國成立不少的鑑定公司,最多時超過二十家,目前信譽最佳的是PCGSNGC。最老牌的ANACS因先後在1990年及2007年被轉售,經兩次易主及遷移後評價已不如前。1998年成立的ICG (Independent Coin Grading)也位於佛州,歷史雖短口碑尚佳。以上四家屬於市場上認可的鑑定公司,其餘的不受重視有些已停業。優勝劣敗,素質差的鑑定公司終究會被淘汰。

這四家盒子的圖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美國鑑定盒發展良好,其檔案建立的完整是主要原因。每種錢幣重點皆有資料可依循,標準比較接近容易得到共識。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統一錢幣評鑑標準可行嗎?
    
有些人士鼓吹ANA成立機構來統一評鑑標準,不過根據該會內對統一錢幣評鑑標準此問題有長期研究的專家認為,該提議固然十分理想,但在實踐上卻是行不通的。因為最早推動統一評鑑標準的就是ANA,也就是說大家對其所訂標準及服務不滿意才會冒出新的競爭者;如果有某一標準是被全體接受的,眾人自然會向其靠攏。除了牽涉到大筆經費,這位專家還具體的提出其中部份困難所在: 

1. 在提出這些議案前,是否徵詢各錢幣鑑定評級公司有無興趣加入此計劃?這問題沒解決前一切免談。
2. 現各錢幣鑑定評級公司運作都很順暢,為何希望或需要加入此計劃?它們能在大肆變更既有系統後得到什麼利益?
3. 根據什麼標準及由什麼人來審核標準?
4. 誰來查警察?,實施後要如何及由什麼樣的方法來防止執行時發生偏差?儀器有定期校正,鑒定師是否也要定期來被鑒定一次以保證其精度?各自開業的話自行解決,市場也可比較,無此困擾。

電子識別系統可行嗎?

至於電子識別系統,如果是應用在珍稀錢幣或樣幣上是可行的,這是因為此等錢幣版式及存世數量非常有限,所以可用類似指紋對比方式鑒定真偽或有無改刻。但錢幣品相鑑定評級是藝術不是科學,鑒定師不是電腦專家而工程師又不懂錢幣,因此電子系統雖可識別磨損、碰傷及花紋深淺等,但遇上版別如上千種的,簡直就是噩夢一場。更麻煩的是光澤及美觀度無法以儀器辨認,尤其光度色彩吸引力的認定極為主觀,每人眼光不同。因此想廣泛地推動電子識別系統來作全體錢幣的鑑定評級,大概還有條很長的路要走。

以上閒話幾句,參考即可。

来自《一八四八钱币网》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