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连载《中国纸币演义》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3/12/5 23:16:00
第一回  刘彻的收据
公元前119年,汉元狩四年,长安,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正坐在宣室殿里,郁闷地看着案上的一堆竹简奏章发呆。

二十年前,朕刚即位的时候,府库里的铜钱堆积成山,数不清花不完;太仓的粮囤子一个挨一个,粮食吃不完,烂了一地都懒得收拾。老百姓也是富得流油,长安市民出门都得骑高头大马,谁要是骑个小母马,就跟开个日本车似的,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可如今……唉,我堂堂大汉咋就这般捉襟见肘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楼
cjiyou 发表于:2013/12/5 23:17:00
当朝第一宠臣,新晋的御史大夫张汤踱进殿来,看见皇帝脸色不豫,忙谄笑着上前叩首:“陛下有啥烦心事,不妨说给臣听听?”

刘彻抓起案上的一卷竹简扔给他:“漠北刚送来的战报,你看看吧。”

“……大将军卫青率部打到了燕然山,一路上砍了一万九千多个匈奴兵脑袋,现在正在赵信城里放火烧着匈奴的粮草玩儿;骠骑将军霍去病冲得更猛,如今正在贝加尔湖边饮马,顺带还抓了七万四千多俘虏。单于伊稚斜身边只剩六匹马和二百来个小喽啰,正在顾头不顾腚地亡命败逃……我说陛下,前线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应该把文武百官都叫来,一起喝酒嗨皮才对嘛!您咋还一副苦瓜脸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cjiyou 发表于:2013/12/5 23:17:00
“呸!你是光看贼吃肉,不见贼挨揍!你知道这次收拾匈奴我折了多少老本吗?我花了整整四年工夫,连买带养好容易攒了十四万匹军马,这一仗下来,居然损掉十一万,得花多少钱才能养回来?回头卫青霍去病他们班师回朝,我还得大赏功臣,加封邑、发奖金,又是一大笔开销。这几年咱们大汉朝连着打仗,库里早就没剩几文钱了,这个大窟窿你来帮我填啊?”

“陛下,昨天常山王刘舜来长安朝见纳贡,不是给您送来四十万个半两铜钱么?虽说不太够用,拿来应应急还是可以的啦……”

“哼,一提这事儿朕更火大!我这个十四弟顶不是东西了!他在封地开铜矿铸钱,富得流油。昨儿个上朝的时候,我看他的贡单写着四十万铜钱,还夸他有良心。没想到今儿早上管库的来报:刘舜送来的铜钱,数目倒是够四十万,可全是些短斤缺两的榆荚钱,面值半两,实际连三铢都不到。这样的劣钱,他好意思送,我还不好意思花呢!现在这帮藩王铸钱纳贡,一个赛一个地偷工减料,张汤你倒是想想办法,怎么样收拾这帮家伙,让他们多出点血啊?”

张汤眼珠转了转,笑道:“陛下,按商周时的礼仪,诸侯朝拜天子,要用“皮币”纳贡。如今咱们可以再把这个规矩拾起来,让这帮藩王给您贡献‘皮币’。这是古礼,谅他们也找不出理由反对。”


“‘皮币’?没见过!拿什么皮做的?再好的皮子,一张又能值几个钱啊?”

“呵呵,管它拿什么做的呢,如今是陛下您说了算!您的上林苑里,不是养着一大群纯白色的梅花鹿么?那可是稀有品种,哪个藩王的园子里也没有养的。您就宰上几头,把鹿皮硝了,裁成一尺见方,四边绣上花,既好看又防伪。然后您就下个诏书,规定这叫做‘白鹿皮币’,一张就值半两铜钱四十万枚。从今往后,王侯宗室凡是来向天子纳贡的,一律先向朝廷缴纳足额铜钱,每缴够四十万枚,换给他一张白鹿皮币,拿着这个才有资格上殿觐见,谁没有的就甭来了!拿不出铜钱的,用粮食马匹凑数也可以。凡是偷工减料的劣钱,一律按实际重量打折计算,重量够了才给换,甭想再耍花招占您的便宜。”

“嗯,这倒是个办法。可他们要是厚了脸皮,干脆一不交钱二不来朝了呢?”

“那更好办,您不是一直想找碴子削这帮藩王的权么?哪个藩王不来纳贡觐见,那是他缺了礼数。咱们就可以说他有不臣之心,降他的爵位,夺他的封邑,再不行就发兵征讨他,让他当第二个吴王刘濞。只消揪出几个反面典型,保管这帮藩王服服帖帖的。”


“嗯,好主意!来人!就按张大夫所言拟旨,开造‘白鹿皮币’……”
4楼
cjiyou 发表于:2013/12/5 23:17:00
按:汉武帝刘彻的“白鹿皮币”,在形式上有些类似后世的纸币:本身材质相对低廉,而又具有较高的法定面值。但它在本质上只是汉宫内库开具给各地诸侯藩王,证明他们已向皇帝足额进贡了相应数量铜钱的收据。待诸侯藩王们上殿朝觐时,要把这张收据垫在象征贡物的玉璧下面,纳还给皇帝。它并不具备纸币的流通功能,不能代替铜钱担任一般等价物。拿着这块鹿皮到市场上,是买不到任何商品的。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解决各地诸侯郡国和民间私铸铜币偷工减料,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的问题,进行了多次币制改革。自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到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共六次修改币制,先后发行了三铢钱、半两钱、郡国五铢钱、赤仄五铢钱等多种铜钱,均未能成功。最终在元鼎四年的第六次币值改革中,汉武帝将铸币权由地方各郡国收归中央政府,在上林苑设钟官令、均输令、辨铜令三个官职,专司铸造新的国家货币“三官五铢钱”。并下诏回收之前所铸的各类铜钱,予以熔毁,不得继续私藏流通。所得铜材送往上林苑,用于改铸“三官五铢钱”。

“三官五铢钱”形制美观,重量适中,钱文秀丽,质量上乘。其内外边缘设有高而工整的边郭,防止了锉边盗铜的行为,加上其工艺相对精致,进一步增加了盗铸的成本,使得民间私铸铜钱的行为变得无利可图,从而逐渐绝迹。“三官五铢钱”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早先为了对付私铸劣钱而发明的白鹿皮币,也就不了了之,渐渐湮没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