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评级币的一点感想
上个周末天气很好,做了一个小试验。
我找出了大约100枚相同品种的硬币,然后根据品相进行分类。
分为5个等级,S级,A级,B级,C级,D级。
S级是绝品,肉眼几乎看不到瑕疵,能够评级而且我觉得肯定能评出高分。
A级是全品,有瑕疵但是非常微小,能够评级而且我觉得有希望评出高分。
B级是中上品,瑕疵明显但不严重,能够评级且分数可以接受,但不会是高分。
C级是中品,不太适合评级。
D级是差品,品相差到让人无法接受。
接下来,我开始仔细进行挑选,把每一枚币按照品相归类。相当于我自己对它们评级。
用了大约一个小时,评级完毕。
S级评出了11枚,A级评出了40枚,B级和C级都评出了十几枚,D级也评出了十几枚。
接下来,我开始进行复查。
S级复查后发现,这11枚的品相的确很好,复查后没有任何异议。
A级复查后发现,品相不是那么整齐划一,对其中几枚的品相有疑问。
B级和C级都评出了十几枚,复查后对品相方面有非常多的疑问。
D级也评出了一些,复查后没有异议,品相都很差,归到D级很合理。
对有疑问的A,B,C级进行二次复查。
对于A级:我从A级40枚中挑出品相最好的一枚和品相最差的一枚,重新进行评级。但品相最好那一枚,仍然无法达到S级,只能归到A级。而品相最差那一枚,也好于B级水平,最后还是归到A级。结论是,A级的品相没有问题。
对于B级和C级:我发现两个级别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B级中的部分币其实可以归到C级,而C级中的很多币也完全可以归到B级!我决定把B级和C级合二为一,因为要想准确分类,必须要有更加细致和更加完善的分类评判标准以及更加仔细的观察才行。
感想:
这100枚币,评级用了1个小时,平均每枚币用时36秒。36秒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我对每一枚币都认真仔细地观察了品相,其中对D级和S级的评级用时最少,而对B级C级评级用时最多。
进行复查后,对S级和D级毫无争议,A级有一点争议,B级和C级争议最大。
结论是,一枚币品相越好(或者足够差),争议就越小。
再聊聊NGC。
NGC的评分体系是满分70分,
对于现代流通硬币(不包含早期分币)来讲,NGC评出的分数主要集中在63-70分,62分及以下的分数不常见。
如果把62分及以下算做一个等级,63-70每一分都算一个等级,那么对于现代流通硬币NGC一共给出了9个等级。
为什么NGC不把其它的分数也利用起来呢?
因为这已经是NGC的极限。
我把硬币分为5个等级的过程已经让我烦躁和抓狂,同理,即便是训练有素的专业评级人员,凭借人眼人脑在短时间内能够分辨出9个等级也已是极限。
NGC毕竟是一家商业公司,是要赚钱的,9个等级是【效率】+【效益】+【效果】三者通盘考虑后的结果。
虽然NGC内部的评分标准是机密,是不对外公开的。但我猜想这个标准应该是带有相当主观性的。
举例来说,一条3毫米的划痕和一条4毫米的划痕,扣分分值一定不同吗?
答案是不一定。币面的尺寸,材质和工艺都会影响这道划痕的分值。
那么三条4毫米的划痕和四条3毫米的划痕,扣分一样多吗?
答案仍然是不一定,划痕的位置,观感等因素仍然会影响到分值。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NGC的评级师肯定不会拿尺子去量划痕的长度。
看NGC的宣传视频,评级师评级一枚币的时间远低于我的36秒,大约在10秒上下。
10秒钟的时间,别说拿尺子量,可能连划痕的数量都来不及数清楚。
NGC的评级人员,在这么短时间内只能是对品相有一个大概的整体的印象然后将其归类到9个等级里的一个中去。
那么对于NGC的评级币,是不是分数越高对于品相的争议就越小?
以我自己的体会,我感觉是这样的,但仅限于绝对高分而不是相对高分。
评级币在国内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被广大藏友认可,迅速普及开来。
但评级币的交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品相问题。
NGC的评分标准中某些地方与国内藏友的认识有出入,比如69分的币也可能会有黑点。
但瑕不掩瑜,评级币对于促进钱币收藏的发展功不可没,因为传统的绝品,全品,中品,美品之类的分类方法太笼统,而且标准不统一,不足以准确描述硬币的品相,会让交易充满了陷阱和不确定性。
我觉得,一次评级就是与评级师的一次对话,币是同一枚币,那枚标签包含着千言万语,在地球的两端传递,进行着无声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