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我的甘肃版别收藏之路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4/1/27 21:46:00

2014新年征文18--我的甘肃版别收藏之路 (庄浪老朱)

我的甘肃版别收藏之路
我认为,收藏的最大乐趣就在于不断地探索研究中。我生在甘肃,长在甘肃,也喜欢我的家乡-甘肃。爱屋及乌,在收藏之路上也就特喜欢甘肃大头!为了搞清楚甘肃大头的来龙去脉,更为了论明白甘肃大头的版别之区别。有一次,为了将心仪已久的甘肃加字搞到手,我曾三次骑自行车到100多公里外的老乡家里买币。也曾步行二十多公里去老乡家里收一枚曲笔民。好多次因为我的诚心而感动了老乡,也有好多次因为我的过于急切地想得到那枚币的心情致使老乡翻悔而将一枚好币失之交臂。收藏路上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啊!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我的收藏心得《袁像嘉禾银币甘肃版别探析》终于在《中国钱币》2010年第四期发表了。在此基础上,又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将自己的这一成果做了更进一步的归类整理。现发表与此,供大家共同鉴赏! 不足之处也请方家指正!
甘肃地方钱币的鼓铸,有史可查的最早记载是《郑氏通志》“汉武帝元狩四年冬天,有司言关东平民徙陇西,北地及西河上郡,合藉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足用”,白金及皮币因未见到实物,无从考证。到了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设陕西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驻巩昌府(今甘肃陇西)。六年改为巩昌布政使司,同年,经“户部提准,复开各省炉座,并添设苏州巩昌等处铸局照式铸字”(巩昌府局铸康熙背满汉文“巩”字钱始于此,不久即罢铸)。次年,又改为甘肃布政使司,迁徙兰州。至雍正五年(1727年)铸钱局恢复,改称“宝巩局”,未几旋又停铸。直到咸丰年间再度重新鼓铸,铸局名仍旧沿用“宝巩”局名。虽然甘肃铸币历史悠久,但民国以前甘肃是没有机铸币的。直到1910年孔繁锦任天水镇守使后,从天津、上海订购了造币机具,曾经试铸了少量“甘肃孔造五文”和“***十文”机制铜币。批量生产机制铜币是在民国十三年(1924年),新购机器到天水后生产的冠名民国十五年的五十文、一百文两种甘肃铜币。民国十五年(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逼走甘肃地方军阀,接管甘肃军政大权的革命军将领刘郁芬将天水造币厂的机器设备运至兰州成立了甘肃造币厂,以铸造铜圆为主,并开始铸造用于流通的甘肃版民国三年袁像嘉禾银币。厂址设在旧举院(今兰州医学院附属第二院)的潜园,占地约八、九亩。甘肃虽然白银短缺,但河州镇守使赵席聘挖掘出了马廷骧、马廷贤窖藏的白银约二百万两,这就为铸造银元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来源。为了确保原料不断档,造币厂还委托各钱庄代收白银。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抗战开始后,财政部下令将甘肃造币厂改为中央造币厂兰州分厂,民国二十七年(1928年)正式改组。实际上甘肃造币厂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就已基本停工。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郭寄峤任甘肃省主席时,重新开工铸造了一批银币。
  《***国币条例》规定,“袁大头”的含银量为89%。而甘肃造币厂开铸银元时规定含银量为82.5%,这已经不符条例规定了,可是在实际操作中连这个含量也未达到,最高时也没有超过82%,大多在70%几。甘肃造币厂曾经为藏区铸造过一批半圆,即四川卢比,含银量竟降至50%,以至露出了铜色,几乎无法烘洗! 
甘肃造币厂由于督办调换频繁,各督办任内铸造的银币成色不同,重量也相差很大,估计这也是造成甘肃大头版别繁多的原因之一。由于有关资料的匮乏,无法详细考证,笔者通过数千枚甘肃大头的实测,以100枚为基数,初步得出了下面几组数字。甘肃大头最重的是29克,最轻的只有23.2克。其中25-25.9克9枚,26-26.9克81枚,27-27.9克8枚,23.2克1枚,29克1枚。根据实测,重量在标准或标准范围26-26.9克占81%,重量减重的25-25.9克占9%,重量超重的27-27.9克占8%,而24可以下,28克以上特轻特重的比较少见! 
                                                    甘肃大头名誉品——甘肃加字
 甘肃加字版大头是袁像三年银币中的名誉品,也是甘肃版大头收藏着的终极目标。记得曾经有人说过,没有大十元,算不上真正的二版纸币收藏着;没有绿水一角,算不上真正的三版纸币收藏者;同样可以说没有甘肃加字大头,也就算不上真正的甘肃大头收藏着!甘肃加字大头当时铸量就不多,加之多年的损耗,存世更是少之又少。物以稀为贵!加字甘肃大头的市价也是水涨船高,由04年的三千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五万元以上,就这价也是好品难求!甘肃加字由于收藏者日众,仿品也是日新月异出了不少版本。有见用高科技电子刻模后按银币成色新仿,然后作旧。此种仿品欺骗性极大,收藏者需慎之又慎!又有在甘肃版大头真币加甘肃二字的,这种仿品从字体或用高倍放大镜便可看出破绽。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收藏者只要多看实物或多请教有经验的银币收藏家,甘肃加字大头的真假还是能够辨认的! 
下面简单介绍几点辨识甘肃加字大头的方法,以供收藏者借鉴。1.真币“华”字右边的十字断笔2.袁像肩部两道衣纹直通不连,并且前衣纹上有两道竖纹;3.袁像正下方有规整的长城暗记;4背面“壹”字的“士”字和宝盖、宝盖下一横左边都成剪刀状,左上麦粒多芒,内细齿有几道双齿,“壹”字“豆”字起笔分叉,背面嘉禾叶下有暗记;5。“圆”字复打,圆内“贝”字左上有一点;6.甘肃加字的边齿也较特别,以橄榄齿为主,间断性的边齿中间有细丝(有人称夹丝齿)。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