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文交所炒新,热衷于新品挂牌上市,就是歩中国邮政的后尘。捧着金饭碗要饭吃不让人可怜。
什么文交所不文交所,我看所有文交所能坚持到年底不倒闭就不错了,有没有行情不是谁说得算的,关键是国家邮政没有实质性的东西出台邮票市场永远好不了,比如邮票回收等,每年发行那么多邮票,又是花样奇新的邮票,什么大版小版的什么丝绸的等等等。市场有一种邮票价格高一点就会引来一批卖货者收货者要多少有多少,反映出人们落代为安的心理说明市场大多数人都不看好它,还是那句话,有没有行情,就看今年马票,马票跌今年就没有行情,提醒人们在中国市场就没有什么专家,专家就是国家邮政。
张建国
哥们搞错了吧,还没听说中国邮政要饭呢,邮资票品从上到下都肥的流油啊!文交所也一样会肥的流油啊!
看到现在的文交所想起了五 年前300家邮政专卖店之事,三百家专卖店现在看不到了,文交所出来了。再等五年文交所没了,不知邮政又出什么新花活了……
再次,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小散,将越来越成为资本的猎物。不同的是,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猎物”甚至与猎物们共同晚餐,是全新的课堂。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做个套子将小散圈住。道理很简单,正像沃尔玛千方百计的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一样,如何让小散们以更低的成本入场?如何让他们卖到最高?如何和他们一起实现双赢和多赢?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最后,即使是文交所,即使是文交所带来的改变将彻底改写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但是,问题的关键,还是谁、通过什么、怎么样将购买的价格降到最低?哪里是、哪个是、哪些方面里能够寻找到成本低、题材好、选材严、开掘深和能够走远走好的可持续战略设计之下的——炒品?
战斗正未有穷期。
刘志明
样的特征。也就是说,资本家想投资邮票,他的正确路径是,寻找代-理人即资本+邮识模式。
换句话来说,有钱人有的是,有钱+有知识+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人,太少。
于是,所有小散、所有小户、所有新来的……这所有想要出人头地的、投机发财的、梦想成功的、矢志不移的、非赢不可的所有人们,有一条路明摆在那里——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
举我自己的例子。我不会炒邮票,也没有功夫看目录,更不用说具有什么邮识。但是,凭着我常年在市场一线工作的经历,在报刊杂志上发布文章的能力,到处讲学中获取多方面阅历和经验的实力,一旦重回到这个市场,我的投资回报率,不是最高,但也不是很低。
文化力=盈利率。
看到许多青年人,来到这个市场上,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的朝气,忧的是他们的不肯学习。因为学习不好,在别的地方挣不到大钱,被倒逼来了这里。还是不肯学习,不动脑筋,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就盲目的误打误撞,然后闹个血本无归——这是这个市场真正的悲剧:后继乏人。
剩下的、没输光的、还在的、仍然奋斗的、果然成功的、实现大赢的——邮票文化+邮票文化产业+邮票文化产业人=邮人。
文化,讲求定力。
商业,讲求实力。
有实力而少定力,产生的是虚力。
有定力而多实力=核心竞争力。
邮票,在你的手中,是筹码。
筹码,怎样使用,才不会变成别人的?
真正的大筹码,不是邮票而是对它的认知;不是金钱而是对它的驾驭;不是物质子而是它之上的精神——雨不乱步,坚定不移,富贵不能银,威武不能屈,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刘志明
大家都想解套导致文交所进退两难
最近看到北交所新闻发布会的照片,与会者个个神情凝重,尽管发言人振振有词信心满满,可听众如北京雾霾笼罩心结难解。再看年前国内媒体发布的邮品销售违规视*频,以及有的邮政局新年马票发行新规,新年贺卡不许公款染指等等重大举措,这些信息汇总起来都是向社会发出邮政深化改革的明确信号。现在一些新邮被套者聚焦文交所电子平台,他们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人们越来越看不到希望皆因新邮泡沫所致,问题在于如何面对现实?难怪文交所火不起来中邮集团也没有兴趣,试想如果真的在文交所进行巨量的新邮交易,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 截留主力也好、庄家大户也罢,他们的货源来自何处?聪明一点的恐怕早就抛光存货远走高飞了 ! 现在持有新邮货源的庄家大户瞄准文交所,目的是要放货。如果电子交易平台立马降低门槛,新邮就会像洪水般涌来,又有谁能够掌控局面进退自如?
其实正如网友调侃“面包会有的”,有的朋友已经在新邮老大“中邮集团”那里找到了“解套的秘诀”,看看中邮的营销策略便会恍然大悟!为什么中邮总是抛新邮吸老邮 ? 眼看新邮很难脱手,大家都去指望文交所靠谱吗?网上毕氏的帖子很耐读,里面有不少启发人思考的信息,尤其是对新邮老邮的解析有相当的深度。为什么中邮可以两面下注你不能 ? 为什么你不能堤外损失堤内补?
历史变革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但是历史有惊人的相似。300家专卖店的今天,能否是文交 所的明天,我们也不期待……
玩收藏本身就是闲情逸志.电子化也是激活邮市的一种尝试'!肯定会出现新的贫富和品种两极分化.……不过总是比之前的一潭死水好一点。当年2010年中邮专卖店的特大利好就激活了邮市~可惜没有成功
炮轰文交所邮票上市
中国邮政喜极而泣
文交所,北交所....n交所,邮票上市,电子化交易,好坏且不论,最最最最高兴的是中国邮政,要是我做邮政总局局长,我会....
1,增加印最,说是1200万量,我印它个3600万,然后想尽办法拉高出货
2,增加品种,大版,小版,双联张,四联张,...n联张,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然后全拿去上市交易,反正也没人监管我
3,把大涨价的品种全都重新印一遍,特别是近几年的,印量是多少,要搞到自已都不知道,只有天晓得,反正没人来管我
买新炒新有中国邮政的宣传和支持是一支有很大购买 量的消费群体,为了笼住这支消费群体,中国邮政想尽一切办法鼓动诱导新入市之人买新藏新。然而从一九九二年开始大力印新发新,积二十余年恶习不改只知杀鸡取卵,不放水养鱼。屡次怪招叠出,邮市没有大起色。继300家有始无终专卖店之后,今又搞起新秀……要知后市如何,看都挂牌之后再说。
黄青松邮友一句话说出了集邮的真谛,点到了邮坛现状的关键.收藏品铁的定律是物以稀为贵,消耗出珍品,消耗产生价值.
网上热闹非常,启动迅速无常,满眼新邮无常,老邮自叹不正常。
巿场看法不一致,就是机会。这次行情由文交所上市引起,就由五年以前的次新邮带动。短期见顶!
凡支持本观点的邮友,请顶帖,不要让类似促使老票雄起的帖子沉下去,这样就能让场外大老板看到老票对市场雄起的中流砥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