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毛里求斯“邮局”邮票传奇(一)

1楼
我是超级邮迷 发表于:2014/4/5 11:43:00

来源:《集邮》  作者:司徒一凡

    毛里求斯“邮局”邮票是世界顶级珍邮之一,全套2种,面值分别为1便士和2便士;前者为橘红色(图1),后者是深蓝色(图2)。此票系仿照英国当年流通的便士邮票而设计,中央图案为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由约瑟夫·欧斯蒙德·巴纳德(图3)雕刻;采用凹版印刷,于1847年9月21日发行。每种面值的邮票各印500枚,其中大部分被毛里求斯总督夫人戈姆女士用于邮寄她在周末举行舞会的请柬(图4、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2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3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4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5


    这套票因左侧印有“邮局”(Post Office)字样而得名。1848年发行再版票时,此处则被改为“邮资已付”(Post Paid),因此就产生了一种完全错误的说法,即把印有“邮局”字样的邮票视为错体。最早持这一说法的是1928年出版的《毛里求斯邮票》一书(乔治·布鲁奈尔著),书中称,毛里求斯1847年发行的邮票上使用“邮局”一词是一个错误。此后,有关这套邮票的故事就被添枝加叶地加以传播。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邮票雕刻者巴纳德是一个年老且半盲的钟表匠,他忘记了要在邮票上雕刻什么文字,于是便离开店铺去找邮局局长问清楚;途中经过挂着标牌的邮局,似乎一下子又想起来了,就回去开始雕刻邮票印版,将原定的“邮资已付”字样误刻成“邮局”。
    集邮专家经过研究和考证,确认上述故事纯属虚构。此票上使用“邮局”字样是有意为之,而非错误,因为“邮局”在当时是作为一个政府部门的法定名称来使用的,所以这套邮票并不是错体票。
    邮票雕刻者巴纳德于1816年8月10日出生在英格兰的朴次茅斯,1838年来到毛里求斯。他尽管会修理钟表,但并不是钟表匠。1839年3月9日当地报纸《Le Cernéen》刊登的一则广告称他是微型画画家和雕刻家。他也没有半盲,而且雕刻邮票时年纪也不大,只有31岁。巴纳德在该票中女王头像右下侧的空白处刻上了自己姓名的缩写“J.B.”(图6为铜质母版)。他于1865年5月30日在毛里求斯去世。
    毛里求斯“邮局”邮票在面世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并不为集邮界所知。1864年,法国西南部港口城市波尔多的一位商人的妻子布沙夫人(图7)从她丈夫收到的函件中首次发现了这2种邮票,随后将它们卖给了其他集邮者。几经转手,邮票最终被著名集邮家费拉里(图8)得到,他于1921年将其拍卖。此外,著名集邮家让-巴普提斯·莫恩(图9)、亚瑟·辛德(图10)、阿尔弗雷德·里奇滕斯滕、阿尔弗雷德·卡斯帕里(图11)等也曾收藏过这套邮票及其实寄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6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7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8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9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1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11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