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改变世界的“杠杆”

1楼
猴票123 发表于:2014/4/15 11:54:00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这句话,震惊了世界,又穿过时空留在了每一个人的脑际耳畔。其实,这句话道出的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物理知识,那就是以很小的力量托举起很大的重量的“杠杆”原理。
    对于这个改变世界的历史性的伟大原理,人们给以多种多样的阐释,但是,我们看到了另样的一种生动的表述。或许是这句人所皆知的名言给了启发,或许是这个物理现象在鲜活的日常生活中给了联想,或许是集藏中的某些藏品带来了生动的灵感;总之,一个关于“杠杆”的专题邮集在一个叫作王潇的孩子的手上诞生了。
    王潇和他的爸爸王宏伟,父女双双喜爱集邮,喜爱专题集邮,父女又双双组集参展,在2009洛阳世界邮展上,又双双获得大镀金奖。女儿的这部邮集在今年泰国的亚洲国际邮展上,又获得了大镀金奖加特别奖。这个集邮之家的风采,这对集邮父女的成绩,已经传为集邮界的一段动人的佳话。
    面对王潇的这部邮集,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其选题的独特性。
    专题邮集的选题在经过了资料性故事化的演进中,逐步出现了多元化创意的新局面,其中一种抽象且又贴近生活的题目,诸如“对称”、“平衡”、“疼痛”等等,使专题邮集在选题上有了一个开阔而又新颖的视野。“杠杆”也属这一类选题,但由于作者取了一个别有特点的标题:《杠杆是这样的……》,于是这个小小的延伸,强化了一种悬念性和引领感,使这个阐释科学道理的邮集又具有了娓娓道来的意味。
    这部邮集中文版的首页,是奥地利发行的一枚邮票,图案是两个健壮的男子在撬动一块坚石。那力度,那姿态,就是阿基米德那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的形象写照。而在英文版的邮集中,作者改用了一枚1908年瑞士邮资片图,恰巧解释了邮集前言中的一句话:“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这两个前言页,从所用的邮品来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个生活化些、一个专业化些地点出了“杠杆”的科学原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如果说“前言”的开头,着重于揭示“杠杆”的概念,那么,“前言”的后一部分则是以标题的“杠杆是这样的……”的意蕴,道出了这个原理的重要功能:“生产的高手、生活的帮手、运输的好手和运动与休闲的助手”;接着又提出了一系列悬念式的问题:“杠杆是如何省力的?还有,少数费力、不费力也不省力的杠杆,仍为人们所喜用,这又是为什么?杠杆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最后,邮集的作者引领着观者走进了这部邮集:“答案就在下面!”。
    这篇不长的“前言”,内涵丰富,而又简洁生动地概括了整部邮集的基本思路,是专题信息和邮品拓展的一个总的前提。“纲要”则循着这个路径,从“什么是杠杆”和“杠杆的特点和三个基本要素”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开始了邮集的拓展。
    在人们的印象里,“杠杆”是一个枯燥而又简单的科学概念,但邮集特别将这个以“支点”为核心的物理原理,融化到了人类的丰富的生产与生活中。“生产的高手、运输的好手”自不必说:滑轮、齿轮、台钳、扳手、叉车、吊车、挖掘车、起重机、输送线、冲压机、纺纱机、自行车、独轮车、三轮车、黄包车、汽车、摩托车、蒸汽机、船桨橹舵等等,这些推动了生产与运输的器具,都离不开“杠杆”原理。尽管这些专题信息的开掘很专业,也有一些“成人化”,但却是讲述“杠杆”这个题目所必然和必须涉及到的。
    邮集的后一部分,是“家居生活的帮手”和“文体生活的助手”。在这里,作者显示出一个聪颖少年的细微观察力和天真的想象力,将“杠杆”原理运用到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这部邮集最引人的两个部分。
    例如作者运用法国1887年第3版广告信卡、日本20世纪“二战”免资军邮片和德国1898年私人订购5分邮资片三件邮品,说明了厨房中常用的绞肉机,开瓶器,其转柄是杠杆原理的应用;手推磨盘则根据轮轴的原理设计,也是一种省力杠杆。
    邮集还开掘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来阐释“杠杆”的原理。如:“我们平时进出的门,有个手把,它的设计也是杠杆原理”;“水龙头应用了轮轴的原理来设计,用大拇指与食指相向拧开或关闭,这就是省力杠杆的道理”;“家庭裁衣剪布的剪刀”,“钥匙”,其“制造也是根据杠杆原理”;“我们每天吃饭用的筷子,用起来的时候,就是包含了杠杆原理”;“我们使用的扁担,实际上也是一个杠杆,与肩接触点是其支点,两边挂的东西,形成了阻力点和动力点”;就连我们集邮中常使用的镊子,也是“杠杆”原理的产物,等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总之,这部邮集以独特的物理现象“杠杆”为题,以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事例为据,在有层次的解析中,阐释了“杠杆”原理的内涵,在专题信息的充分拓展中,形成一部别致、生动、有益的科普性教材。
    在许多专题邮集中往往存在着以邮品迁就专题信息的情况,于是,专题信息的阐释就或多或少有了牵强、勉强之感。《杠杆是这样的……》这部专题邮集注意到了这个弊端,因此有针对性地开掘邮品上的专题信息。如在讲到门的把手也是“杠杆”原理这个信息时,“门”的图案是很多的,但作者特别选择了既能看到“门”又可清晰地看到“把手”的邮品—比利时1957年广告邮资片。邮集中的这一段话,更明确的点出了集邮素材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左边这个纪念邮戳的图案是最典型的杠杆,小圆球这个支撑点就是杠杆的支点,大石头压迫的点就是杠杆的阻力点,人手用力这个点就是杠杆的动力点”。就像正在复述老师所讲的物理原理一样,一定会不走样地再现出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带有一种学子认真学习的姿态,这无疑是青少年集邮和组集的一个特点。
    另外,这部邮集虽是青少年类别,但作者还是力求在多样性的原则下达到一定的珍罕性。这部邮集中所运用的集邮素材达到了三十余种。作为青少年邮集,多样化运用邮品体现出了作者的邮品开拓意识,也就是尽力以不同的邮品多角度地阐释专题信息,并显示出邮品的丰富性。在这部邮集中,集邮素材的珍罕性不在于其价格、存世量等常规的“珍罕”概念,而在于作者运用了少见的非常规邮品,诸如竖齿孔移位卷筒票,美国1940年实寄邮局特许邮资已付封,中央倒印的未发行票试印样,存世量仅3枚的印刷厂色彩检验试模印样,美国1938年邮资机戳样戳,邮资包封纸样纸,意大利20世纪20年代“一战”伤残军人专用BLP广告信卡等。在专题集邮领域,这些邮品也是属于难得的素材,也显示出了一定的珍罕性,更何况是在孩子编制的邮集中。
    《杠杆是这样的……》这部邮集的选题很有特色,在拓展与集邮素材的运用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当然,结构上似可有些变更易的余地。如将“家居生活的帮手”和“文体生活的助手”前置,从与生活贴近的感受作为切入点,再转到作为“生产力”的,对于“杠杆”的更专业化的阐释,这会使这个科学原理性的选题更生动一些。
    观看《杠杆是这样的……》这部邮集,让我想起了多年以前张巍巍先生的那部《昆虫》的邮集。当年,他就是从一部青少年的专题邮集起步,一步步走下去,一直到中国专题邮集首先拿到世界邮展金奖。《杠杆是这样的……》这部新涌现的邮集作为近年来青少年邮集中的佼佼者,是有着广阔的前景的。
    给了王潇这样一个题目,这位少年就为专题集邮界绘出了一片光彩。这表明青少年集邮是一个有着极具潜力和活力的领域。对于孩子们的创造,我们要为之鼓与呼。因为,他们是中国集邮的未来。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7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