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邮票,自1840年诞生之日起,就超越了它邮政通讯的简单意义。一枚小小的邮票,不仅承载了人们浓浓的乡愁,更在方寸之间被赋予文化的剪影。
百度春节Logo的设计者邵伯林老先生,乃是我国资深邮票设计大师。邵老主持设计的“80版猴票”和“天安门放光芒”邮票,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的追捧。如今,它们都是邮票收藏者渴望珍藏的稀罕物。
春节Logo设计能请动邮票设计泰斗邵柏林先生出山,是因为邵老觉得他所擅长的邮票设计与百度Logo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方寸之间的艺术。不过在邵老看来,百度Logo的设计更有难度。邮票的设计,是在一平方寸大小的空间里进行艺术表达;而Logo设计更则是一门“瞬间识别”艺术。Logo之美是一种瞬间的美感,要在看上第一眼的一秒钟内将最多的信息传递给你的眼睛,将读者牢牢“锁住”。Logo设计追求的是一种“至简之美”,它对“简约”二字的要求更高。
方寸虽小,有容乃大。在百度春节Logo这一方小小的空间里,邵老的设计却给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一只憨厚可爱的小老鼠,带着一个变体的“福”字,给人们送来了吉祥。背景形似中国结的小挂件,看似简单,却包含了“衣”“食”“住”“行”“收入”这五大生活要素。绿色的小山包,则预示着大地回春的欣欣向荣之象。
小老鼠,经常让人们联想到它“人人喊打”的仓皇形象。为什么邵先生还要让一只老鼠登上了百度Logo呢?因为生肖是中国文化中十分独特的代表,邵老说,在设计的过程中特意将小老鼠的身体与百度熊掌的掌心形状相吻合,让看习惯了百度Logo的网友们,看到小老鼠可爱身形的时候,惊喜之余更能感到阵阵熟悉。
不管是邮票设计还是Logo设计,邵柏林先生对于艺术创作,都有一种“自信的执着”。为什么这么说呢?在邵老看来,“从事艺术创作不怕眼高手低,眼高了日后才能手不低。若是眼低了,手就永远高不上去。即所谓意高则高,意低则低,庸则庸,俗则俗矣……”邵老一生卓尔不群的艺术追求,让我们在新春到来之际,欣赏到一个不落俗套的春节Logo。
邵柏林先生1953年中央美院毕业至今,已有几十年的邮票设计经历。
其实,邵老最初选择走上邮票设计之路,乃是在当时工作政府包办的大背景下促成的。随后,做事一向“凡事不做则已,做则努力做好”的邵柏林先生,在从事邮票设计的数十年间,逐渐爱上了这门方寸之间见真章的艺术,并在他热爱的领域有着不俗的表现。在他一生设计过的众多邮票中,邵老比较偏爱《西周青铜器》邮票。因为,这套邮票最符合他心中“中华文化这一片须臾不可离开的丰厚沃土”上生长出来的艺术设计理念。
在通讯技术愈加发达的今天,邮票和它背后的邮政业已经渐渐丧失其原有的地位。不过对于邮票的发展前景,邵柏林先生信心满满。他说:“邮票的真正含金量说到底是文化艺术,而不是其它,邮票作为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会消失”。说到这里,邵老还俏皮地借用了一句经典广告语:“邮票恒久远,艺术永流传”。
艺术的流传,除了作品的传递,更有人才的延续。邵老先生的儿子邵新,就延续了父亲的设计生涯,并曾设计2008申奥手册。谈到奥运,已过“古来稀”之年的邵柏林先生不但兴致高昂,而且还三句话不离本行。在邵老眼中,传递信息和文化交流方面除语言以外,还有音乐和视觉设计,而后者可以超越语言障碍和国界限制,更容易让外国人“听懂”。他说:“我家的旁边就是‘鸟巢’和‘水立方’,设计得真好!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听懂了,真是大智慧、大手笔、大作曲家弹出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