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邮政如何取信于民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4/6/30 22:06:00

   “新邮炒作已进入深水区,这意味着新邮圈钱的陷阱将更加隐蔽。因为账面上看不到新邮高价抛售的记载,也看不到新邮打折出售痕迹,但实际上,通过冷热邮品搭配,完全可以实现热点新邮高价出售,冷门邮品打折流出的效果。冷热邮品搭配比例的调整还可以给权钱交易提供机会,这是腐败分子最想得到的效果。作为新邮投资者,参与炒作热点新邮或者打折新邮,都将面临亏本的风险,而且这个风险将会因其隐蔽而变得更大!”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我们资本市场很不正常,不是一个建立在规则上的一个真正市场】

     说的太对了!中国的资本市场就是很不正常!完全是一个坑蒙拐骗的市场!

 

      从目前新邮虚拟资本市场来看,无论集邮公司、普通邮市、文交所,都严重存在违法违纪行为。文交所新邮电子平台虽然挂牌时间不长,但出现的问题总是琢磨不透越积越多,尽管一再变换手法,还是无法取信广大邮人和投资者。根源在于没有规则没有诚信,说谎已成家常便饭。   

      

      

                 

  邮政当局为什么热衷滥发烂抄“新邮泡沫”? 

 

   因为泡沫本身就是一种非理性的市场扭曲现象,是潜伏着巨大风险的虚假繁荣。今日的国内市场泡沫无所不在,如房市泡沫、股市泡沫、金融泡沫、邮市泡沫等等,都不得不接受“崩盘”的严酷事实,也有可能全军覆没无一幸免。不破不立,只有这样,一个理性和法制健全的市场才能成长起来。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泡沫”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是危险的“火药桶”,可谓“前人投机,后人遭殃”。“新邮”的大量发行并非邮政业务的实际需要,好像天生就不用体现邮资属性。这种对邮资属性的漠视,背离了邮票和集邮的本质,形成了巨大的"非邮政邮票泡沫”现象,让中国邮政在国际邮坛信誉扫地。可是这个危险的“火药桶”如不能尽早排除,会不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呢?

 

   “新邮”海量炒作 ,变幻莫测, 是“浮筹”、是“泡沫”, 是虚拟邮资、虚拟资产,但不是邮票(可以说一点邮味儿都没有 )。应当提醒大家,已经成为事实的巨量“新邮”虚拟资产交易,必须承担纳税义务,“逃税”— 是迟早都会被追究的违法行为。

 

    传统集邮,是真实邮票民间收藏鉴赏文化活动,具有国家邮政服务邮资凭证的辉煌历史。集邮文化的发展,是在邮趣浓厚沉淀下来的集邮收藏和交流中,寻觅和挖掘现代社会发展急需的价值和题材。今天在深化改革反腐倡廉的大潮中,为什么要追忆***胡耀邦一代的治国理念,是因为历史的这面镜子太宝贵太现实了,特别反映在集邮文化以及收藏活动中,不乏许多针对性很强的内容和信息,诸如内政外交、和平友好、民主法治、民生民权、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那个时代发行的邮票,是保障书信畅通的主要工具;邮票的选题既丰富又朴实,可谓家喻户晓 喜闻乐见 经久不衰 。

 

   文交所暗箱操作对敲造势皆为拉高出货 

      有人以为文交所庄家大户敢作敢为、勇于担当,在电子盘上做大做强任何一个新邮热点,都不会有问题和悬念,但截留主力并不看好新邮”,总想换手抽身逃避责任?近期新邮电子盘的表现的确令人担忧 :有人说文交所电子平台是创新也有人说“所谓的创新是一个又一个陷阱。关键在于文交所的巨大新邮资本能量,为什么没有持续释放出赚钱效应” ? 为什么总是设局套牢新手稍有一点行情,就看见更多的出逃 然而一家独大的新邮生产商,却从未有过护盘的意愿。仅靠几个庄家或主力,没有新邮生产源头的透明和发行体制的规范,结果连新邮的真实身份都没搞清楚,就盲目下注投资新邮真不靠谱所以无论是新邮生产商、还是二传手”或“圈钱者,总是采用各种模糊概念和以假乱真的方式拉人下水,并且屡屡得手害人不浅,有的甚至使用传销手段专门杀熟不计后果! 

 

 文交所电子盘只适合非邮政邮票,因为这是纯粹的虚拟邮资邮票,即目前国内热炒的新邮,有巨大的交易规模和资金流量,其发展前景可参照比特币走向。比特币行情出现下滑的态势,新邮也无法置身其外,这正是邮市行情倒逼新邮转型更加透明、更加规范的最佳时期。可是文交所无力摆脱新邮生产源头的重重雾霾,已经无可奈何地陷入信用危机和经营危机,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唯有在国家邮政主导下尽快实现新邮转型拨乱反正,认定新邮资产不是邮票,就像比特币是资产不是货币一样,最终才能被虚拟资本市场接受并按照经济规律运行

 

正本清源 方向明确 邮票发行必须透明规范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炒新之风,一方面严重败坏了传统集邮的真实性和纯洁性,另一方面又促使人们更多的思考什么是“真实邮票"”集邮文化"? 新邮若不能自觉走向虚拟资本市场,则很难掩盖其邮票仿制品的真实身份,必然沦为上世纪80年代已为人知的花纸头邮票这种根本就不是邮票的印刷品,连一点邮味儿都没有,竟然还能披上集邮文化外衣瞒天过海,官商勾结极尽圈钱洗钱之能事。问题是:股市炒作还有实体护盘托盘,新邮炒作大起大落却毫无实体支撑。新邮生产商哪有半点担当新邮只顾炒作没有任何诚信可言。目前邮政大腕们已经利欲熏心完全扭曲,业内邮人明确指出:  邮政违法违约 面临诉讼风暴。此言 并非空穴来风 ! 

 

    但看今日邮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可以说在经历了疯狂的炒新,套牢,割肉的痛苦熬炼之后,一个新的景观开始出现:人们看到传统集邮异军突起,不少人正在走出新邮泡沫的泥潭沼泽,进一步看清大量“邮票仿制品”本来面目,回归真实的邮政邮票和传统集邮,邮市复苏的曙光也将提前到来。不破不立、尽管文交所频频爆出令人失望的消息,但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中国邮政最终承认“新邮”不再具备邮资属性的关键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发展方向!

 

     回顾中国大陆集邮文化和邮市发展的艰难历程,虽然也曾有过辉煌的篇章,但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二十多年来,几乎都是在风风雨雨浑浑噩噩中渡过,而中国邮政更是一切向钱看,权力寻租和腐败渎职没人敢管。今天的文交所台面上扯起“十八大文化发展大旗”,台面下依旧“圈钱洗钱暗流奔涌”。殊不知,这一切卑劣行径再无法躲避信息平台的众多耳目被有良知的社会公众逮个正着!平时似羊羔孱弱的广大邮人,也不得不呼吁高高在上的中国邮政官员:遵守党纪国法,正本清源,方向明确,邮票发行必须透明规范,让大家对中国邮票和集邮的真实性抱有一点点希望!

2楼
pys5003 发表于:2014/7/1 16:49:00
大户从总公司批发进货,老百性就有大福大贵了。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