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在《国家邮政局审议通过2014年纪特邮票发行计划》中注明计划于今年8月28日发行的《诸葛亮》邮票为特种邮票,笔者依据纪念邮票与特种邮票概念及我国人物邮票发行的情况,建议《诸葛亮》邮票改以纪念邮票发行。
2009年版《中国集邮大辞典》中“纪念邮票”辞目的释文称:“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特种邮票”的释文称:“为宣传特定事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两相比较,《诸葛亮》邮票显然应该归类为纪念邮票。
再从新中国已发行的人物纪念邮票看,该类邮票包括:纪念人物诞生或逝世某某周年,此类邮票最多;纪念人物的功绩,如J.74《罗伯特·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一百周年》、2005-13《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等;无特指性的人物纪念邮票,如纪33《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84《诺尔曼·白求恩》、纪123《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J.112《中国人民之友》等。《诸葛亮》邮票与《诺尔曼·白求恩》等邮票类似,应编入纪念邮票。
新中国发行的直接以人物名字为票名的邮票还有2套特种邮票,即1992-12《妈祖》和2011-23《关公》邮票。笔者认为,妈祖是一位神化的人物,作为一种妈祖文化来宣传,应编为特种邮票。尽管关公也有被神化的一面,但从2011-23《关公》邮票的设计来看,主要还是将其作为历史人物来对待的,理应编为纪念邮票。而诸葛亮更是应该作为历史人物来纪念的,不能将《诸葛亮》邮票再按《关公》邮票那样编为特种邮票发行。如果这次将《诸葛亮》编为特种邮票发行,那么以后再发行此类人物的邮票就没有改正的余地了。几十年来,新中国邮票的纪特分类逐步走向成熟、科学、规范,已形成了新中国邮票的显著特色,绝不应该前功尽弃。如果“名正言顺”地将此类人物邮票以特种邮票发行,那么有关纪念邮票与特种邮票的概念区分将难以表述。邮票发行部门若要淡化纪特邮票的区分,那还不如取消邮票的纪特类别。
未刊用稿 2014.4.10
已是马后炮了,想听听同好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