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邮票完了(刘志明)

1楼
封存 发表于:2014/8/12 18:51:00

邮票完了(刘志明)

手机拍照了,照相机完了;苹果成功了,诺基亚完了;电商一来,地面店完了;厂家自己做电商,电商完了;马云买球队,足球完了……

新技术革命,将摧毁所有的旧体制、老机制、传统思维和固有藩篱,打破一切壁垒,冲决一切罗网,在推倒重来中不仅洗牌,而且洗脑。

邮票是什么?

是有价证券,是邮资凭证。

邮票不是什么?

不是人*民*币,不能拿来买肉吃,不是硬通货。

邮票,被做成了什么?

从黑便士到一片红,邮票成了收藏品。

邮票,后来发生了什么?

属性的被改变——

其一、从19851997,邮票——从藏品到筹码,发生了本质上的变革。一个鲜明的例子是,很多炒家甚至没见过自己买卖的邮票的模样,但却病怎样影响他的收益。他赚来的钱,甚至比那些老邮迷要多。凡是经历过97的人们,对这一点记忆犹新。

点击属性,邮票的传统概念、价值、意义,已经被改变了。于是,才有击鼓传花的游戏。于是,所谓“集邮”就已经变成了“炒钱”。

也就是从这时起,中国邮票市场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时至今日,甚至仍然有人渴望、呼吁、期盼97大潮的再次来临。

时过境迁。就是俗话里说的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的意思。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但不会重来。打个比喻,胎儿从肚子里到这世界上,就是属性的根本改变,没有再回到肚子里的必要和可能了。

这,就是97不再来的缘由。这,也是97到现在,邮票市场起不来的原因。这,还是邮票能否走向成熟、新生、涅槃的出发点。

其二、从2013年到现在,邮票市场的热点、热潮,我们统统称之为“文交所行情”。当所有的人们都在研究、探讨、追究文交所模式与邮票的关系或者欢迎或者反对批评的时候,只一点就能捋清人们所有的纠结——邮票,从传统筹码到电子筹码。

电子筹码,就是鼠标经济。点击鼠标就能炒邮票,可以分秒到账,更可以在须臾之间或者腰缠万贯或者倾家荡产。

其三、当藏品变成筹码,当筹码变成电子筹码,是邮票的新生?还是它的末日?

黑便士、一片红,不用上南交所。

凡是上了交易所的,都不再是邮票,也不容易成为珍邮了。

我们顺着这样的思路再捋捋这个市场,其要点有三。

首先,包括黑、片红系列在内,它们作为珍邮的根本属性之一,是价值量的上升(值钱)。这也便有了收藏、集藏的前提。所以,拿邮票赚钱,为了赚钱集邮,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集邮中陶冶了情操,升华了文化,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说,从世界上第一枚珍邮算起,不值钱的、卖不上价的,也就上不了台面,成不了气候。

总结一下,珍邮的特征之一是值钱;为什么值钱?因为稀有。

顺着这样的逻辑——不稀有,不值钱,不珍邮……不珍邮,不值钱,没人买……

其次,上电子盘的邮票要有量,成规模。这个规定的要点是,不能太稀有!甚至要适度的规模效益。

根据这样的规定——不珍邮+不稀有=不值钱

再次,不值钱,从金融学定义来理解,就是“跳空”和“热钱炒作”——价值与价值量背离,其风险指数100%

最后,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化,没有消耗、没有收藏,没有群众性的文化追求做大分母,邮票变成珍邮的可能不再加大,也就是邮票保值增值的可能不再持续——邮票、邮市、邮民,完了!

剩下的,就是在这个从还没有完蛋、逐渐完蛋和终将完蛋的过程中,索性参与进来,炒了上去和终将彻底掉下来的人们中——有人赚了,有人赔了;赚的是赔的钱;赔的是后来人……但怎么看上去,都是世界末日。

唯一的出路,是回归藏品的属性。把邮票做成珍邮。方法有两个,一是13亿中国人民把某邮票买回去,不再或很少卖出;二是有大庄把某邮票买回去,不再或很少卖出。(还可以一把火烧掉大部分,留下的自然成珍邮。)

这两个,有可能吗?

邮票,还有珍邮吗?

没有珍邮,还收藏什么呢?

于是,邮票完了,市场完了,大家都完了。

但是,冥冥中似乎还有一条路,可以救邮票、救市场和我们自己——做好、做对、做成中国邮票文化产业!

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上游:邮票生产、发行者;

中游:邮票销售者(邮商、邮市、交易平台);

下游:邮票消费者(邮商、邮市、交易平台)+群众性集邮

形成一个完整的盈利模式——

最底层:老百姓买邮票,能够跑赢CPI

中间层:邮商(平台)经营,能够稳定收入;

最上层:邮票生产发行者不再——销毁+加印+打压+争食=短期行为+长官意志;

好了,中国邮票文化产业发展的路线图,这样看上去已经清晰了——邮票生产发行者,成为重中之重!

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如果能从源头上解决了主要矛盾,邮票还有救,邮市还有缓,邮人还可以有希望。

就在邮票生产发行者不作为、乱作为的对面,文交所拔地而起,超越了所有平台的功能,正在大踏步前进。剩下一件事,能否在赚钱的同时,兼顾到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的社会义务?

如果能从一开始就兼顾到这样两个方面,文交所就不再是个电子平台,而能够成为中国邮票文化产业的有力担当,它未来的发展,将会有希望。否则,无非是多了个技术先进的“掠夺者”和“分食者”罢了。

放眼望去,中国正崛起,方方面面的改革正在深水区里获得可喜的突破,没有理由也没有道理任着这个产业、这块市场被糟蹋得这样不成样子!

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一点,关于邮票、上市、文交所、赔与赚、前进与倒退、成功与失败的种种顾虑,总会、总是、总能推到旧体制、旧机制、老习惯、传统思维的桎梏,将新生命呱呱坠地——让邮票“落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只要有接棒的,炒呗;只要还有钱,投啊;只要能获利,干嘛不做了?

托不托?上不上市?做不做庄?跑不跑货?换没换庄?这些纠结的问题之所以纠结,是对“末日审判”的恐惧。呵呵

割不割肉?赔还是赚了?波段还是捂货?当倾轧、盘剥、欺骗、虚伪和忽悠仍然是这个市场的主要手法,就只能是全凭个人判断(目前还没有先富带动后富的例范例),但却真的是心血和智慧的抉择。呵呵呵

反正,您现在从事的,是中国邮票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您享受的,是类似赌博一样带来的快感;您所处的这个尴尬是:文化产业大发展+赌博的快感=产业革命的阵痛……那婴儿正在孕育,那太阳正在升起,那未来已经在招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093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