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中国金币网 2014年08月13日 |
纹饰是青铜器的艺术语言和文化语言,也是商代青铜器的灵魂。通过这些抽象化的符号,反映着商代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理想。商代青铜器纹饰与王权、神权的结合尤为突出,其神秘、独特、璀璨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营造了中国早期文明极浓厚的神秘氛围。它不仅直接作用并支配了那个时代,也对后世中国文化及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殷商是青铜器纹饰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龙纹和饕餮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艺术的两大主要题材。7.776克(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选用的商代人面龙纹盉,为我们展示了别具一格的龙纹,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解读着神秘的殷商文化。 人面龙纹盉出土于河南安阳,通高18.5厘米,盖作成人面的形状,两耳有孔,头上有两个兽角,人面仰天朝上,器盖与器身连起来看,如同一个仰卧的人头,形态甚为奇异。器身显得较低矮,口径12厘米,腹部鼓出,最宽处为20.8厘米。在两旁近颈处有两只兽面状贯耳,恰与人面双耳巧妙相对,有着对称的美感。器身有一管状流,器底圈足边镂三孔,一孔在流之下,其他两孔分别在盖耳和贯耳之下,可用以系绳提携,因长年埋于地下的缘故,这种质地的“提梁”自然已腐朽无存。整器表面现人面龙身,虚实结合,可谓独具匠心。 在盉的腹部和器盖的两角之间,主要饰有商代常见的龙纹和夔纹,圈足上则铸饰云雷纹。而繁复多变的龙纹无疑是整个器物的点睛之笔,令“人面”有了灵魂,使“巨龙”有了生命。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神物,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时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早期的龙纹为夔龙纹,它是多种动物形象的综合体,是一种经古代人民创造性想象而产生的怪异而神秘的动物形象。它最初的原形主要是以蛇为主,因为在中国古代有龙蛇互化之说。商代龙纹多表现为卷曲的形态,这和蛇形的意象密切相关。人面龙纹盉的龙纹环绕于下腹部,并有两爪从人面下合抱于流两侧,龙的立体形象已现于眼前,将龙的神韵与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古拙、神秘、威严的龙纹,反映着商代的时代特征,这种设计不单单是技术上的客观因素所致,更重要的是因为先民意识里充满着对龙的神秘力量的敬畏,在青铜器上他们要把龙的神秘、威严表达出来,而不是追求个人对青铜器龙纹的艺术审美。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商周两代,宗教活动特别盛行,特别是在商代,殷帝王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中,几乎无旬不祭,无事不卜,老百姓也一样,都很迷信。在《礼记•表记》里就有记载,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青铜器常被作为祭祀的礼器,这就决定了设计纹饰要受宗教礼治的影响,也就决定了青铜器身上的纹饰要蕴含浓厚的宗教意味性。商代青铜器纹饰里面所反映的夔龙纹、夔凤纹等等,都是根据中华民族所崇拜的吉祥神圣之物的龙、凤等演变而来的,风格怪异,并且具有明显的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标记。人面龙纹盉在功用上虽是调味之器,但并非生活器皿,而是众多祭祀礼器中的一种,故其设计纹饰上保留着神秘诡异的风格,肃穆与威严并存,契合商人以“娱神”为目标的创作思想。 设计师在创意人面龙纹盉币面图案时,显然领悟了远古工匠当时的心境,以虔诚而又凝重的工笔对器身的龙纹精雕细刻,每一个线条与弧度无不力求尽善尽美,仿佛雕刻的不是一件艺术品,而是裁缝着先祖的外衣。设计师不但为我们展示出了接近原作的龙纹,而且以多层次的喷砂与反喷砂等工艺进行了渲染,再现了沉凝古朴的青铜名器。整个人面龙纹盉构图饱满,比例协调,充分体现出了商代青铜技艺的精髓。而背景作特写状的龙纹图案,更像在用历史的痕迹隽永成一页殷商文明史,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诠释着博大辉煌的中华文化。(供稿:广东泉友阁金币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