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又见国宝后母戊方鼎

1楼
封存 发表于:2014/8/21 17:21:00
又见国宝后母戊方鼎
——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5盎司金币鉴赏
来源:中国金币网 2014年08月20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3组)5盎司金币为精制币,含纯金155.52克(5盎司),直径60毫米,面额20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0枚。背面主体图案为商代后母戊方鼎,衬以该器物典型纹样等装饰组合设计,并刊“商•后母戊方鼎”字样及面额,并采用无边工艺铸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后母戊方鼎,曾称“司母戊方鼎”。该鼎通体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是已知我国发现的最重最大的单体青铜器,堪称国之瑰宝。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司母戊”鼎,是我们在初中历史课本上就读过的中国青铜器的代表,但是,它的名称“司母戊”却是不正确的。1939年,该鼎在安阳出土时,因其鼎腹内铸有“司母戊”铭文,故当时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被误识为司母戊鼎。(见上图)

    直到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掘了一座非常完整的商代大墓,即“妇好墓”,其中随葬品青铜器、玉石器、兵器等多达1600余件,青铜器多达400多件,许多青铜器上铸有铭文,包括有两件带有“后母辛”铭文的大方鼎,与“司母戊”鼎极其相似(形制、大小)。所以,唐兰、裘锡圭、李学勤等学者对其深入研究后一致认为,后辛即妇好,是殷王武丁的一位很显要的配偶,她经常代殷王出征并屡获胜利,朝野上下和后世对她的评价极高,在甲骨卜辞里有很多关于她的卜辞。在这批随葬的青铜器上,也有“妇好”的铭文,由此两例铭文,经进一步推理判断,“司母戊”即后母戊。所以,司母戊鼎顺理成章地改称为“后母戊”鼎。

    中国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1组、第2组5盎司纪念金币的背面图案分别为兽面纹方鼎、司母辛方鼎,第3组5盎司纪念金币的背面图案为后母戊方鼎。司母辛方鼎和后母戊方鼎都是商代青铜礼器的典型代表。设计者在创作第3组时延续了第1、2组的设计风格,最大化地还原器物的本貌。币面上的后母戊方鼎形体方正,纹饰精美,在棱角和中线处用扉棱装饰,既掩饰了铸造接缝的痕迹,又增强了器物的厚重感。与1、2组不同的是,币面用大面积细喷砂做底、局部镜面,用多次粗细不同的喷砂技法表现了各种纹饰和器物造型,使兽面纹和乳钉纹的层次更加分明。衬以该器物典型纹样做装饰背景,结合无边工艺的使用,给人以威严肃穆、沉稳庄重、神秘诡谲、宏大无量的震憾之感。

    从礼器的角度看,鼎的主要功能是用以盛放祭祀祖先的食物,不同等级之间用鼎的规格、数量区别血缘的亲疏和远近,实质是按照家族、家庭内部的宗法制度实施,各级之间不得僭越。礼之根本体现为祭祀、孝悌、忠信之道的家庭伦理。以青铜器“爵和尊”为代表的官阶的形成,是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重要体现,以鼎和彝为象征的权力的形成,是王权实力和国家势力的重要体现。

    礼器是礼制的载体,是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的表现形式。青铜器彰显的是有礼有德的社会理想,体现的是具有高度发达的冶炼技术和工艺技术的社会生产力。中国金币以“传承文化”为己任,将中国青铜器艺术以金银币为载体,艺术化、系列化、科学化地推广宣传中国优秀文化,呼唤人们珍惜向往和建设有理有德的礼乐社会,这种形式是亲民的,也是社会公众所乐于接受的。

(作者:曾卫胜 中国金币特约撰稿人)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