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壹圆长城币的版别分类研究 (白驹)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4/8/24 23:47:00
   1980年4月15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含壹圆、伍角、贰角、壹角共4种面额,属于第三套人民币范畴的金属币。壹圆的正面图案为国徽,国名及发行年号,背面为长城和面额;伍角、贰角、壹角三枚角币的正面均为国徽与国名,背面均为面额,麦穗、齿轮、发行年号。壹圆材质为铜镍合金,角币材质均为铜锌合金。第三套人民币金属币于1986年停止发行,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套退出流通领域的硬币。壹圆是第三套人民币金属币的主币,因其图案为长城,被收藏者称之为长城币,并泛指整套第三套人民币金属币。近年来,随着钱币收藏热的不断升温,设计精美、材质独特、铸造精良,具有浓厚中国色彩元素的长城币,逐渐进入泉友们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泉友喜爱和收藏。但是,由于7个年份的壹圆长城币分别由上海造币厂、沈阳造币厂铸造,且有些年份的壹圆长城币生产周期跨度达5年之久,使壹圆长城币存在着复杂而多样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在壹圆长城币版别分类上起到怎样的决定性作用,至目前也无来自官方的界定。虽然有不少资深藏家及学者对长城币版别分类进行过研究,但由于所持观念不同,导致在壹圆长城币版别分类上存在较大的分歧。壹圆长城币究竟有多少个版别,老泉友们很难说清楚,而新泉友更是摸不着头脑。因此,如何科学的、合理的对壹圆长城币版别进行分类、界定,就成为摆在广大泉友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学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此文,目的是抛砖引玉,引起广大泉友的高度重视,吸引更多的泉友参与到壹圆长城币版别分类的研究中来,共同找出正确的答案。一、壹圆长城币特征差异及成因分析长城币开创了新中国货币发行史上,元、角币采用金属铸造的先河。发行之初,长城币既担当着货币领域改革开放的重任,也负有进入国际钱币收藏市场、为国家创收外汇的职责。因而,基于不同的发行目的,长城币采用了精制、普制两种铸造工艺。1982年、1984年、1986年3个年份只铸造了精制币,其他年份既铸造了精制币,也铸造了普制币(1985年普制贰角币未铸造)。各年份精制币以精制套装的形式,用于对外交流(1980年的精制币非常罕见,本人也只见于孙克勤老师的《中国现代流通硬币标准目录》一书中)。目前国内见到的精制长城币套装,多数是国外回流的(不排除国内积存)。用于国内流通的,只有1980年、1981年、1983年、1985年4个年份,共计15枚普制长城币(含角币)。因铸造工艺、铸造年份、生产厂家、成分含量、生产周期的不同,长城币(含角币)单一外在特征存在诸多明显的差异,1980年角币有黄铜、红铜两种视觉效果,便是很好的例证。但本文只着重对各年份的、工艺不同的壹圆长城币,进行特征及成因对比分析、研究。
2楼
123456 发表于:2014/8/24 23:48:00

(一)精制币与普制币。精制币采用的是币坯冲切抛光、模具喷砂处理、币面凹部抛光至镜面、单一操作包装等特殊工艺,其外形完整无暇,图案及文字轮廓清晰。币面凸出部分(模具凹入喷砂部分)呈凝霜面效果,凹入部分(模具凸出抛光部分)呈镜面效果的特征,是鉴别“精制币”的最主要标志。普制币除工作模图纹底面精磨外,坯饼光饰处理和压印等主要生产工艺与现行流通硬币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因此,生产工艺不同是导致精制币、普制币两者特征不同的根本原因。(见图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二)精制币与精制币。即便都是采用了精制加工工艺,但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在各年份的精制壹圆长城币中,也存在着明显的特征差异,其主要表现在喷砂程度不同上,即:有“重喷砂”、“轻喷砂”之分(见图2)。经实物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造成喷砂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家不同。上海造币厂生产的精制币喷砂密度相对较大,属“重喷砂”(但上海厂铸造的精制币也有轻喷砂现象,只是在量上相对而论);沈阳造币厂生产的精制币喷砂密度相对较小,属“轻喷砂”。这种差异在两个厂家生产的1984年精制币上,得以最直观的体现。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123456 发表于:2014/8/24 23:48:00

(三)80无砖与80有砖。1980年壹圆是长城币的首发币和龙头币,由上海造币厂生产。它的生产,实际上带有试验性质。1980年壹圆长城币有前后两个生产阶段:前期生产的1980年壹圆长城币,卷币为蜡纸全封闭手工包装,币的背面长城图案前面左侧城楼上方的箭楼部分,无砖的缝隙痕迹,整个箭楼墙面呈一个平面;币的正、背两面凹入部分,镜面效果较强,无杂乱的铸造纹理,币面色彩一致、清新整洁、美观大气。后期生产的1980年壹圆长城币,卷币为白纸两头见币机械包装,币的背面长城图案前面左侧城楼上方的箭楼部分,布满了砖的缝隙痕迹,凹入部分有国徽透打形成的彩虹状痕迹,无镜面效果;背面凹入部分,有轻微的片状铸造纹理。形成“无砖”、“有砖”两大特征的原因,主要是生产厂家对后期铸模进行了修正。因此,1980年有砖版也可说是壹圆长城币的定型版,而无砖版也可称为“试验版”或“错版”。(见图3)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四)81年凝霜、81年镜面与81年普通。在7个年份的长城币中,1981年壹圆长城币的特征最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周期最长,已发现的盒装封签日期就有1982年、1983年、1985年、1986年4个年份(不排除有其他年份);二是卷币包装用纸种类最多,有蜡纸、白亚光纸、白高光纸3种;三是币的外观特征差异最大,有凝霜效果、镜面效果和普通币3种。1、凝霜版(或称初铸币,见图4):沈阳造币厂生产,卷币为蜡纸全封闭手工包装。币面凝霜效果明显,凹入部分均无杂乱的铸造纹理,币面色彩一致、清新整洁;币边直、齿长呈直角状,币身较厚,凸显大气(见图5);币正面“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号及“1980”年号的字体,笔划宽平、粗细一致、尽显稳重(见图6),币的整体特征与1980年无砖版基本一致。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123456 发表于:2014/8/24 23:49:00

《85年5角—上市长城币家族又添新品种》 (奉天收藏)

长城币版块继81年1元年初在南京文交所成功上市之后,今天又获悉85年5角又在南方交易所成功上市,这是长城币收藏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上次上市是裸币,这次上市的是公博GBCA的MS66分的85年5角评级币,便于投资者把握钱币品相标准;公博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国评钱币鉴定评级公司,其首席专家是我国著名的铜圆、机制币收藏研究大家段洪刚先生,公司具有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其鉴定评级的钱币保真率和可信度都很高,值得泉友们信赖。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