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古今的对话 |
——商·亚址方尊1公斤银币工艺解析 |
来源:《中国金币》总第36期 |
自青铜器纪念币第2组5盎司银币“商·司母辛觥”采用仿古做旧工艺受到好评后,上海造币有限公司便着手青铜器纪念币第3组的工艺设想。众所周知,青铜器是国之重器,在现代的造币工艺技术下,怎样展现青铜器几千年时间的沉淀之美,这不仅是浮雕制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更是工艺创新需要突破的难点。如果能在银币上实现局部仿古青铜色,青铜器纪念币便找到了艺术与工艺完美结合的契合点,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造币工艺。经过不断的讨论,我们按照“创新、大气、沧桑感”的指导方向,最终大胆提出“多层次局部仿古青铜色”的工艺目标。从前期的药水配方配比摸索到后期的上色工艺流程制定,整个工艺试验过程接近一年时间。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试验,让我们找到一种新的颜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直到最终青铜色的出现。那一刻的兴奋与喜悦,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完全体会。因为青铜色是试验过程中最难出现的一种颜色,它的出现赋予了青铜器纪念币(第3组)1公斤银币独特的工艺创新和恰当的历史沧桑感,让现代的技术和古老的文明在这一刻相遇、对话,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观赏者只需静静地欣赏它带来的震撼和韵味。 青铜器纪念币(第3组)1公斤银币“商·亚址方尊”还有另一个工艺创新点。在“下沉式”的凹坑与看似有边和无边的结构处理上,我们将繁复的饕餮纹饰背景和主体青铜器亚址方尊放置于“下沉式”的凹坑中,一方面让背景在视觉上弱化而不影响主体,另一方面赋予青铜器亚址方尊“出土”的韵味。在边部的处理上,为了使整个币面显得更加大气,更加符合青铜器特质,没有简单地将清边去除,而是采用“平接式”清边工艺,将清边高度降低到与底面一致,一方面使得产品边部花纹高度一致,确保压印后产品的边部均匀度,另一方面,使得最终产品币面构图具备完整性。 |
作者:谢欣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