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展望中国收藏市场今后的交易模式
回顾之前的收藏市场,我们交易的主要方式是以获得低价的筹码,成交主要通过刀,捆,包,麻袋的方式进行交易,如果大家过去参与其中都会对这种交易方式非常熟悉,我这里不再详细描述,现在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今后市场的格局会如何演变,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一个事实,目前中国的收藏市场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收藏者,一位投资者或者是一位币商需要进行一些转变,如果中国收藏市场要保持长期的稳定和繁荣,市场的创新是市场发展的必经之路,交易方式的转变将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我认为在未来10-20年除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将继续保留外,新的交易模式也将在转型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并且很有可能在未来逐步侵蚀和取代旧的交易模式,其中我最为看好的就是评级币的交易模式,如果大家有购买过评级币的经历,就能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变化评级币的交易模式主要是单枚,单套为主,价值的体现通常在老精稀的范畴,同时品相和分数的重要性变得尤为突出,溢价主要取决于品相的高低和分数,分数主要是通过评级网站定期公布,大家都是在比较平等的环境下进行交易,整刀,整包的交易模式很难再评级市场再次发生,市场的发展更加倾斜于收藏者和成熟的投资者,藏品的价值提升从过去的短期快速全面上涨逐步过渡到以老精稀为主要格局的长期稳定收益
我这里引用王承炽兄读书礼记第10篇的内容
第十篇:美国币市的起伏
和新中国金银币的币市相比,美国币市的历史较长,而且有比较详尽的资料记录。参看一下美国币市的起伏,可让新中国金银币的收藏者和投资人借它山之石,举一反三。
以下是美国币市从70年代末到现在的走势图:
图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中显示的是PCGS3000指数,也就是PCGS根据三千种美国钱币的价格算出的指数,和道琼指数类似,可看作美国币市的整体价格指数。该图上有两个急升阶段,一个小规模急升出现在1980年,与当时金银价格的飙升段相吻合。以下是20世纪黄金走势图:
图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美国币市的另一个高潮出现在80年代末,而当时黄金价格并未有显著变化。那么币市的飙升和泡沫化就另有原因了。根据Travers的说法,对评级币的炒作和场外资金的介入是当年币市大起大落的始作俑者。随着PCGS和NGC在80年代末期大力推广评级币,一个前所未有的钱币交易方式,即“不看币交易”(sight-unseen),受到广大币商的鼎力支持。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炒作评级币,包括电话和电*视推销等。其结果是币市价格节节上升,并引起了华尔街的注意。Kidder Peabody和美林公司设立了合伙人基金,引导投资人进入币市,币市一片繁荣景象。1989年5月前后,钱币成了美国最红火的投资标的之一。商业和投资刊物、媒体广泛报道评级币,华尔街日报在头版上报道了币市的新荣景。
可惜好景不长,当价格远远背离价值时,泡沫必然会破灭。随着投资基金不规范运作的曝光,投资人开始离开币市,从而引发了美国币市在90年代初的崩溃。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90年币市泡沫破灭以后,至今美国币市尚未恢复到当时的一半水平,令人不寒而栗。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在美国币市上丢了钱。以下是PCGS稀有钱币指数:
图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稀有钱币在80年代末并未随整体币市同时狂涨,随后也并未猛跌,而且最近十几年来始终保持了稳步上升的势头,因此稀有币的投资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美国币市和中国币市不完全一样,钱币种类、集藏水平、市场操作各有特色,但是美国币市几十年来的起伏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可供有心人参考。
大家从上面的图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价格的波动有多大老精稀带来的稳步上升给收藏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并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成熟投资者的重要性,这里我先做一个假设,如果您是一位以短期利益为目的的投资者如果您选者了非常优秀的品种(稀有钱币)做为投资目标,那最后的结果有可能是您获得了短期的收益但是只能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这里收藏者的优势就非常明显,通常收藏者主要是收藏为目的,很少进行市场的交易,他们既能享受收藏的乐趣同时获得丰厚的回报,体现了良好的心态
因此作为一位成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以下的要求
1)具备良好的心态和耐心
2)明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应变能力
3)较强的承担风险的能力,能抵抗市场短期的风险来获取更多的长期收益
4)遵循自己的原则,抵御市场短期的诱惑也是一位成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