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从目前的邮市行情来看,市场外部资金逐渐进入邮市,资金的流向也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前期被炒作的邮资封片部分品种,不是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跌,就是处于停滞不前的尴尬境地,热门品种的数量在减少,邮商收购的数量和品种也出现锐减,偶尔有收购也只出现在价格相对比较低的品种上,邮资封片呈现出一种典型的资金维持状态。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一波邮资封片比较有力度的涨升行情已经基本结束,是否正在酝酿第二波更大的行情,尚难做出精准的判断。资金的流向是动态的,有的时候可能出现资金短期或瞬间“出逃”,当然,从当前邮资片的量价综合分析来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并不大,一是邮市行情总体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二是先期的资金还没有找到最好的突破口,所以不会轻易放弃这块自己培育起来的市场氛围,有机会还会继续运作,直到找到资金获利并最终“出逃”的机会。
近期大量资金进入邮市的结论,是由热门品种的快速增加和成交量的连续增大得出的,邮市不仅仅是邮资封片“一枝独秀”,而是部分小型张和小版张价格的快速上扬,能拉动这两个板块绝非一般资金可为,特别是小型张板块的价格上涨;前期虽然主要局限于2013年和2014年发行的小型张和小版张,近期又逐渐扩展到2003年和2004年小版张以及2003年之后发行的小型张,这些资金将小型张和小版张作为投资对象,显然是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的,因为只有资金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有可能“啃动这两块坚硬的骨头”。2013年发行的邮票上市后呈现出一种非常突出的下跌走势,并且几乎是一路不回头,2013年全年份票市价从170元暴跌至100元,这种暴跌伤害的不仅是投资者,更为重要的是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打击了广大集邮者的信心。就在这关键时刻,各路资金达成“该出手”的共识,先期介入邮资封片就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尝试,而小型张和小版张的走强对于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最为明显,特别是投资信心的有效提升。
2013年发行的小型张上市之后,演绎的就是跌了还跌的走势,且幅度超出了集邮者的预期,如“金铜佛造像”小型张价格跌到了4.5元,与此类似的情况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市价在面值之上的品种几乎是凤毛麟角,这种情况显然是广大集邮者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非常不正常的。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每当这种情况出现的时候,都是邮市行情构筑底部最为坚实的阶段,虽然不能说是绝对性的大底,但离最低的投资风险已经很近了;某些投资者就是以此为指标来叩击财富的大门,不能说屡试不爽,也是八九不离十了。这次又一次判断对了,小型张和小版张成为了新一轮行情的领导者、推进者及市场人气的营造者和鼓动者,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从历史上各种大大小小的行情来看,新品种、次新品种和超跌品种都是炒作者和投资者的最爱,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其表现形式、力度、持续时间等会有差异,有的时候还非常突出,但在本质上都是一脉相承的。1996年至1997年的邮市超级大行情,直到今天想起来都令人津津乐道,因为它给无数的集邮者和投资者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赢利,使邮票成为了一个响当当的投资理财工具。在那次行情涨升的主流品种和主力品种中,新品种、次新品种和超跌品种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成为资金积极投入的邮品。也正是这种情况,才造成了后来长达十多年的邮市行情大调整,很多邮人直到今天仍没有摆脱邮市长期低迷造成的阴影。
2013年和2014年小型张和小版张近期的快速上扬,以及不少超跌小型张的劲升,仍然沿用了以往那种炒作模式,因为进入邮市的资金别无选择,这些资金不可能在老纪特邮票和JT邮票中寻求突破口,因为这样做无法达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和效果,现在毕竟不是2009年年初那种邮市情况,有些投资手段可以经常重复使用,而有些运作手法只能使用一两次,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炒作者的风险而确保高收益。
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对新品种、次新品种及超跌品种展开投资和炒作,可使资金具有较高的利用率,且风险还可以降到很低的程度,这种操作手法在2013年和2014年超跌的小型张和小版张上得到了比较不错的体现。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的话,投资的性质就有可能变味了。也就是说,一旦从价值投机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过度投机,对于邮市和投资者都没有好处,如“金铜佛造像”小型张的价格从8元涨到18元,也就只有一周的时间,这显然是非常不正常的。这种情况出现的次数越多,对于邮市行情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即便一时得逞了,早晚有一天也要遭到市场最无情的惩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次行情中,一直以来都处于严重超跌状态的“澳门回归”和“香港回归”金箔小型张也让集邮者和投资者看到了某种希望,“澳门回归”金箔小型张的走势更为突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投资资金的微妙变化,或许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邮市资金的动向,在今后的行情中更好地选择投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