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上海文交所“春江水暖鸭先知”(图)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4/9/26 23:34:00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杨玉红 郭文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自贸区内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近日,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合作设立的“品牌支行”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这是我国首家直接服务于品牌资产评估、质押融资等金融化的“品牌银行”。今后,拥有优质品牌资产的企业可以通过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平台获得品牌评估、打包、质押、融资等专业配套服务,“品牌支行”提供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品牌这个无形资产在上海自贸区可以打造成金融资产了。

  自贸区的政策优势为上海乃至全国探索金融、文化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作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唯一注册国家级交易所,在引导资本投向新兴文化产业领域,实现文化与金融的有效对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产业化

  推动海内外文化贸易

  一个交响乐团有几十种乐器,每种乐器演奏的价值是多少?小提琴演奏一分钟的价值可以和一分钟长号的价值进行兑换吗?这是文化金融的世界难题。因为没有规则,文化产业很难和社会资本进行流通。

  “文化企业市场化的程度较弱,文化要素资源则非常丰富,给文化交易带来了很多难题。”上海文交所总经理张天介绍道,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文化产业化的难度比实体经济大得多,这是世界性的难题。文化产业的特征是行业划分很细很多,却非常专业化,例如西洋画和中国画,印象派和写实派。它们就像中文和日文,看似失之毫厘,实则差之千里,沟通起来并不容易。而当其以资本面貌出现时,就很难流通和变现,这就需要对文化产品进行评估。

  作为中国文化金融探索的破题者、探路者,上海文交所已经在文化产权的确权、确价、兑换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并正在制定一套通兑的办法和规则。张天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化产权市场是文化金融的核心市场,上海文交所先研究文化产权理论,再进行实践,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是中国经济为数极少的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样板模式。上海文交所的创新实践,形成世界影响力,具有经济学上的多重价值意义。

  作为自贸区内目前唯一注册国家级交易所,上海文交所肩负着打造“文化+产业+金融+资本”的新模式,推动海内外文化贸易,以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升级。张天表示,上海自贸区建立后,文交所可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自贸区扩大服务业的开放、扩大交易品种,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交易等,都能让文交所更为大胆地放手操作。

  文化产权交易

  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上海文交所作为中央和地方国有文化产权交易的指定平台,充分挖掘各类市场资源,打通国有资产对接市场的通道,并通过竞价交易等多种交易形式,相继完成了文化企业的股权收购、增资、实物资产等多种产权交易项目,交易量位居全国首位,有效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此同时,上海文交所还涉及文化版权、物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文化产权交易,吸引国内外各类文化要素纷纷来沪流转交易。

  9月2日,“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国家馆作品”—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舒勇的《古歌砖》在上海文交所正式挂牌。《古歌砖》是舒勇将中国现实社会以当代艺术的方式放到国际社会的一件开拓性的作品,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征集了数千条反映社会生活百态的代表性话语,从中选择1500条,通过谷歌直接翻译出来,然后用毛笔书写,随后将1500句话分别嵌入特质的琉璃砖内,每块砖规格和长城砖大小一致,取名“古歌砖”,并用这些砖砌成一堵墙。通过上海文交所挂牌,能让公众参与分享和收藏,在推动当代艺术公共化和社会化的同时,也必将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上海文交所依托“小机构大市场”模式,已发展了包括机构和个人在内的近3000名会员,逐渐形成文化展示、交易、演艺、保管、融资、鉴定、评估、贸易、交流、培训为一体的全国性文化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上海品牌交易中心、玉石交易中心等近20家专业平台已经建立和正在建立中,一个分布全国的规模化交易网正在形成中。至2014年上半年,上海文交所实现各类交易服务946亿元,成交2.8万宗,累计挂牌3万个项目,涉及25个省市,交易服务量分别达到全国文化产权交易总量的70%和文化国资交易量的95%,各项业务指标持续领先全国。其中,2014年上半年,实现各类文化产权交易及服务28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260亿元交易量,预计今年交易量将突破600亿元。

  文化金融服务

  规范与创新并行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化金融创新已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上海文交所正逐步成为一个“金融创新”的平台。上海文交所已与近500家产权经纪公司,10家评估(及会计、律师等)中介事务所和20余家基金、银行、投行、拍卖行、担保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还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处于日常接触中。

  依托上海“左手金融,右手文化”独特的区位优势,上海文交所不断开发和拓展交易品种,先后梳理了演艺、动漫、影视、旅游、品牌等行业,启动了组合产权、陶瓷信托产品、玉石产权交易等近15个交易品种的研发交易工作。上海文交所规范开展文化产权交易方式、品种探索,现有交易品种、方式、制度等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同时,通过联合各类会员,上海文交所有效整合了上下游产业链,在与上海九大文化会展等各类市场文化资源进行对接后,依托专业的综合配套服务,在演艺、动漫、影视、艺术品等领域屡有不俗表现。目前,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文化要素通过上海文化产权交易平台流转交易,上海文交所已逐渐成为文化与资本对接的重要通道。

  本报记者 杨玉红 郭文才

  记者札记

  上海自贸区的文化产业开放,吸引了一批全球著名文化企业入驻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企业涵盖了文化贸易的各个类型,包括影视制作、演出经纪、出版发行等。自贸区针对文化产业的新政策既是对园区内文化企业的指引性利好消息,又将自贸区建设与上海市民生活联系在一起。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作为自贸区内唯一的专业文化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动国内文化企业、产品、服务直至资本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成为上海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先行先试的试验田。截至目前,基地已集聚了260家以上的各类文化企业,入驻企业的注册资本规模已超过60亿元,今年仅上半年累计注册资本16亿,6个月几乎实现了之前6年的资本提升额。

  “2011年基地入驻企业的总贸易额为5亿元,而2013年在自贸区揭牌的刺激下经历了跨越式增长,进出口额达到75亿元。”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胡环中介绍,如此迅猛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倚赖于从海外进口的艺术品可以在园区内进行保税仓储是自贸区的一项重大优势。以油画为例,油画的进口关税是6%,再加上17%的增值税和消费环节的流转税,税率为24.02%,这已是艺术品所能享受到的最低进口税率。假设一幅油画从海外进口到上海,在非保税状态下先期就得缴纳240万元的税金。如果按照一般贸易途径进入国内市场,就将面临关税、增值税、流转税的缴纳。然而,直接进入自贸区的海外艺术品则可以选择在海关监管的艺术保税仓库储存,在储存期间所有进口环节涉及到的税费都毋须缴纳,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自贸区为文化企业搭建起了良好的平台,不仅体现在针对入驻企业的财政优惠,也包括了人才引进、培养方面的便利,还让老百姓将有更多机会了解海外优秀文化。如自贸区三项文化开放政策全部落地,一是允许外资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百视通、微软共同投资近5亿成立百家合公司(自贸区001号),推出XBOX ONE系统,提升中国游戏产业与市场的能级与规模,带动中国游戏和文化走向世界,预计未来5年累计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东方明珠也与索尼合资成立游戏公司,推出PS游戏系统,至此世界游戏业两大巨头全部落地自贸区内的基地。二是允许外商独资成立演出经纪机构(服务上海)。美国百老汇著名演艺经纪机构倪德伦公司已入驻基地,上海市民将有更多机会通过自贸区这一窗口,看到更多更丰富的美国百老汇精彩剧目。三是允许外商独资在区内设立演出娱乐场所。经过积极的努力,日本太田公司在基地设立游艺机保税展示体验中心,今年第四季度将对外开放。此外,韩国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等演艺企业也正在筹备具体项目落地。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建设与发展的成功模式,也引发北京和深圳相继申请并设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文化“走出去”和文化贸易的做大做强。

  作为自贸区内的唯一专业文化市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也积极探索在洋山保税港区建立文化装备基地,带动文化设备的制造、保税租赁和保税融资租赁等产业蓬勃发展;为促进产业融合,开拓国际版权贸易的市场与交易空间,基地利用自贸区开放政策功能和自身优势,申请设立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有望近期落地挂牌;基地还与新疆、云南等民族地区开展广泛合作,积极投入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拓展,在一路一带的建设中,与阿拉伯、非洲、中北美等国家建立新的联系,展开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合作。基地正以自贸区的创新制度和基地的成功实践与探索为基础,全力为文化贸易的发展、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为文化企业的集聚、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而不断创新拓展。

  尽管文化产业的政策出台并不都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自贸区的对外文化贸易建设无疑正在经历迅猛的发展。入驻基地的企业对未来充满信心,上海安恒利数字电影技术有限公司经理万仲良经理表示:“企业如今的发展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在这里,一切都有可能!”

  本报记者 杨玉红 郭文才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