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石:《CNT-16文化系列(1)—茶文化》投资价值报告
一、茶文化藏品简介
1、藏品基本信息2、藏品的特点二、茶文化市场前景分析1、藏品近年市场价格2、藏品未来升值前景分析三、茶文化市场风险分析四、茶文化投资价值分析总结一、茶文化藏品简介1、藏品的基本信息 茶文化磁卡,,编号CNT-16.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电信总局于1996年7月25日发行的全国通用电话磁卡。该套磁卡为田村卡制式,面值200元共4枚。 茶文化发行量33.9万套,是电信总局发行文化系列,是电话磁卡系列卡。经使用消耗、换卡销毁,存世量预计2万以内,该卡设计新颖,深受卡界和卡友喜爱。该套卡共4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联机电话储值磁卡。【正面图案】:茶文化磁卡,,编号CNT-16内容卡:图案为菜茶,画面栩栩如生,左上角“茶文化,拼图卡、右下角为 “中国电信”,左下角20,30,50,100元面值”字样;最左方打有钢印号码。【背面图案】:“中国磁卡电话储值卡片使用说明”、磁卡编号cnt-16,发行单位为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发行及发行日期“1996.7.25。【制式】:田村卡;【尺寸】:长86毫米,宽54毫米;右下方有月牙形导盲口。【重量】:每枚卡重1.5克;【材质】:涂有一层磁性涂料及相应保护层的特种塑料卡基;【面额】:4枚为20,30,50,100元面值。共200元面值;【发行量】:33.9万套;【发行时间】:1996年07月25日;【设计者】:刘娴【制卡单位】:天津电话设备厂磁卡分厂;【发行价】:200元。 2、藏品的特点 (1)中国通用磁卡发行的由来 此前各地方电信部门在各自省内发行地方磁卡,邮电部电信总局于1994年底,收回电话磁卡发行权归国家电信总局所有。1994年8月份,邮电部电信总局推出了七枚开通卡,采用的是天津电话设备厂磁卡分厂生产的DC-3CN型磁卡公用话机及配套的田村式电话储值卡,为2枚一套的开通祝贺鲜花地图卡和5枚一套的以长城卡。《原版开通卡-鲜花地图》是鲜花地图卡的头版卡,后来又发行了再版的鲜花地图卡(小括号)。 所以《原版开通卡-鲜花地图》的横空出世,打开了中国通用磁卡发行的新纪元。 (2) 茶文化磁卡的独特属性: 一是属于正规发行。由权威部门中国电信发行,属于国家有价证券范畴,发行使用规范统一,是我国第一代无人值守公用电话的自费凭证,记录了中国电信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步伐,是有面值的正规发行品,和钱币、邮票具有共同属性。 二是低价,目前价格在1100左右,发行428元面值,相比于其他收藏品属于超跌阶段; 三是有电信生肖题材的特殊意义和重大意义; 四是存世量少,发行在1997年,消耗巨大,而且在磁卡和IC卡换卡时,大量换掉销毁,新卡存世量少,预计不超过2万枚,具有收藏品的属性;
二、茶文化藏品市场前景分析
1、藏品价格走势 在1997年磁卡行情有过表现,最高在1500元成交。近几年价格跌到120元附近,潜力巨大。2、茶文化藏品未来升值前景分析 (1)题材情况 茶文化是电信总局为文化系列发行的拼图卡,具有特殊意义和重大价值,并且是电话磁卡中美轮美奂的文化题材系列卡,目前在邮币中,与文化有关的题材精品居多。 (2)发行量情况 茶文化发行量33.9万套。 (3)消耗情况 茶文化发行在1997年,距今17年,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使用消耗。 (4)销毁概念 伴随着信息通信业的技术进步,曾经扮演公用电话市场“主力军”的磁卡电话,于2002年底退出历史舞台。从2001年12月到2002年3月31日,中国电信从维护用户利益出发,通过换卡方式向用户回收已售出的电话磁卡,将其兑换成等值的专用IC电话卡。本着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又作出了将回收磁卡全部销毁的决定。电信库存大量销毁。 (5)存世量探讨 根据市场人士估算,它的新卡存世量估计2万套左右。 (6)市场运作情况 目前,已经成立专业团队进行运作,众多卡友和投资者加入。 (7)社会参与潜力 文交所的成立解决了邮币卡市场固有的买入难、卖出更难的局面,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大众参与度,将会使越来越多的社会人群接触邮币卡投资领域。在邮币卡行业由传统的现货、集市贸易升级为电子化市场时,交易的便利性、安全性所导致社会人群介入也将使邮币卡有大幅的升值潜力。除了数万名的卡友会积极参与外,邮票钱币等爱好者和社会投资者也会加入,由于磁卡的量小绩优属性,必将引起社会投资热潮。
三、市场风险分析
投资人购买茶文化风险极低。目前市价1100元上下,并且经过十几年卡市行情的低迷,换手较为充分、套牢盘不大,加之磁卡的收藏大军庞大,因此整体风险可控。
四、投资价值分析总结
从文化系列的题材、发行量、市场沉淀度等角度分析,其目前的市场价格具有强大的升值空间,具有文化系列的特殊意义,极具投资价值。特别是采用全新的实物类挂牌交易,必将吸引大批投资者参与交易,强力提升其升值空间,其挂牌表现值得广大投资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