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文人书法的影响力及收藏钱景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5/3/10 14:27:00

  文人书法与文人画类似,是指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所创造的书法,广义地说,也就是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读书人所创造的书法。发端于东汉时期,魏晋则有“二王”为代表。唐代文人书法独领风骚,十分兴盛,例如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人,对后世的书法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果谈及中国近代的文人书法艺术,推举中国近代的文人书法家,我们可以举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康有为。康有为既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先驱者,又是近代卓越的书法理论家和书法艺术大师,也是无可争议的近代文人书法家的领军人物。康有为31 岁(1889 年)时完成了他的恢弘巨著《广艺舟双辑》,此书集中地表述了他的书学思想,他的书学思想是坚持标举学古。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仅仅一个半月之后,孙中山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3月10日,总统之位被袁世凯夺取。之后民国总统如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以至于我们描述这段历史时不得不以“某月某日” 详述才能说清楚。19世纪末期开始孕育的文化变革在20前50年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清末民国的50年是政治上动乱、文化上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在教育、传统国学( 经学、史学、古典文学)、文物考古,书画艺术诸方面都取得了堪称辉煌的成就。20世纪之初,民族存亡的危机感日益加深,对民族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中国文学因此发生了观念性的变革。20世纪初,梁启超首先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观念。陈独秀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它是由少数人酝酿发展到兴起新文学运动的标志。胡适主张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接近,以白话文学为“正宗”,取代文言文。1917年2月的《新青年》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 命论》。他明确提出了反对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主张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此文高张“ 文学革命军”大旗,是反对封建文学的正式宣言书。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批新文学作家,激烈反对传统文化,他们的传统文化功底也大不如前,而这些对作为传统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艺术来说是很不利的。另一方面,属于国粹派的旧文人依然在坚守着传统文化,他们中的许多成员文化知识结构与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没有多大差异。但无论是传统文人还是新式文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旧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传统国学修养非常高,这使得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及深层次的影响在其后的几十年当中并未完全表现出来,因此,从总体上说,19 世纪中后叶以及20 世纪前二三十年代还是适合书法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的。

  近代文人书法的时代性

  书法的兴盛与发展与社会大环境有关,更与社会文化大环境休戚相关,尤其离不开自身三大因素:书法生态、书法教育、书法研究。我们只有从大的历史背景和大的文化环境中审视书法艺术, 才能对书法有一个客观的、理智的、恰当的认识与理解。19世纪后期及20 世纪初,文化的裂变大概在这个时期以前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剧烈的抨击。但是,这个时期的书法艺术家却都成长在旧的传统文化时期,无论是激进的新文化运动的中坚人物,还是保守的国粹人物,都具有极深的国学根底,因此,作为书法艺术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养在20 世纪上期有成就的书法家中还是非常深厚的。有一些书法家还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们比较开阔的视野也为书法艺术注入了时代的新鲜血液,对书法艺术反而有一种新的开拓。正因为如此,这个时期出现的众多的杰出书法家,更需要我们的充分重视。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