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记者 詹皓
晨报讯
“方寸寄怀—夏衍旧藏珍邮展”近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琳琅满目的展品向大众讲述了一个在著名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和文艺界领导人之外的集邮家夏衍。
1991年,夏衍先生将233件珍贵邮品捐赠给上博,其中最重要的是清代邮票,包括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和红印花邮票,国内留存极少,有些属非常罕见。
2009年,夏衍先生的长女沈宁女士,又将父亲留下的7539件邮品捐赠上博,邮品以中国、苏联、匈牙利、日本、德国的居多。本次展览上,观众可看到苏联邮票纸质考究、题材广泛、品类繁多,这些邮票犹如一部苏联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科书。
夏衍是中国第一代集邮家,从1914年中学时起,到1991年把邮品捐赠给上博,集邮生涯长达77年。夏衍先生1920年在日本留学7年,因而收集了不少日本早期珍邮,上世纪80年代,日本大藏家来华,提出要用丰田车来换一张他收藏的日本古封片,夏衍先生一笑了之。这位藏家说,“如在日本,您早就是大富翁了”。夏衍先生向上博捐赠的邮品里,就有这套日本古封片。
夏衍晚年有一次在家里看一张别人的老古董邮票,估出了7位数的天价,但同时说:“这家人祖上是大藏家,有好东西,可惜他的后人不懂,流散了。”夏衍先生对儿孙们说:“这些东西,是不能估价的,留给你们没有好处。”孩子们牢牢记住了他“集之不易,不能分散”的收藏思想。
1991年,上博的代表来取走夏衍所捐赠的邮票,有人问他,还要不要再看看?他平静地摇摇头,摆了摆手说:“我出生在杭州,成长在上海,上海是我第二故乡,上海在集邮和鉴赏邮品上,是全国之冠。我集邮不多,但大多得之于上海。”
夏衍还于上世纪80年代末将他收藏的纳兰性德一批手札捐给了上博。他说,纳兰性德的手札,除我的二十几通外,国内只有上博尚有数通,这是海内孤本,还是让国家保护为好。
夏衍一再说:“此等身外之物,还请送国家保存。我当时收藏这些东西,除了个人爱好之外,也有一点怕文物流失到外国的意思。和我同时跑琉璃厂的人,如田家英、邓拓、李初梨等,都有这种想法。所以献出之后,就算了却一场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