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乾封之后的唐代钱币

1楼
zhaowf 发表于:2015/4/17 9:17: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楼
zhaowf 发表于:2015/4/17 9:1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zhaowf 发表于:2015/4/17 9:1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zhaowf 发表于:2015/4/17 9:1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楼
zhaowf 发表于:2015/4/17 9:1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zhaowf 发表于:2015/4/17 9:1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楼
zhaowf 发表于:2015/4/17 9:18:0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楼
zhaowf 发表于:2015/4/17 9:19:00
  □邹焰

  去年一部热剧《武媚娘传奇》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武则天(624年-705年),是历史上第一位而且是唯一女皇帝。武则天足智多谋,兼涉文史,一直以来关于这位传奇女皇的记载、描写、传说从未间断过,她的故事不时被搬上荧屏,但是武则天和钱币之间的历史却鲜为人知。
  高宗乾封时期武则天专政,当时朝廷实行紧缩通货的经济政策,但却被大量的私铸者钻了空子。武后心有不甘,命令京师取缔私铸,并以五比一的兑率用官钱收换私钱。但老百姓却竭力保护私钱,并收藏起来,不肯交换。一时间,市场上交易几乎窒息,百姓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武则天不得不自认失败,取消前令。但是她始终不甘心失败,于是又想出第二个办法,与民争利。乾封元年(666年),朝廷发行“乾封泉宝”(图一),以一枚抵开元钱十枚流通。其目的似乎在增加发行,刺激物价,使私钱失去存在的意义,不禁自绝。除了这个原因,实在找不出她发行大钱的任何意义。
  “乾封泉宝”是唐代首次正式铸行的以年号命名的钱,钱文旋读(因此“开元通宝”钱也有“开通元宝”旋读一说)。该币铸工精整,文字端庄,一般钱径2.5-2.8厘米,穿宽0.7厘米,郭厚0.1-0.5厘米,重3.7-4.9克,在唐钱中可谓是上上之作品。无奈当时市场上对大钱没有兴趣,对通货膨胀尤为厌恶。因此新钱发行后,民众纷纷收藏起开元钱,一时间长安市上的开元钱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段时间后,市场上只剩下了新发行的当十大钱。随之即来的是物价飞涨,大钱的购买力转而低于当一的开元钱。铸私钱的商人则改铸泉宝,重量大减,有的重量只有官铸钱的一半。百官见势不妙,屡屡进言,请求停用大钱,而武则天却不甘认输,借口要讨伐高丽,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依旧铸造并不断发行。到后来演变成新钱早晨上市,晚上就被私铸者熔了变成私钱的状况。朝廷空耗人力财力,却被私铸坐收渔利。最后,百般无奈之下,朝廷终于下令停铸大钱,已流出的乾封钱以一抵开元钱一枚使用,并劝告民众拿出开元钱来流通。经此一变,武则天再也不敢轻言发行大钱。自“乾封泉宝”出世之日起到停铸,这种钱行用不到一年。
  始于唐朝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同中央政权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等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这一点表现在钱币方面,尤为明显。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七月,朝廷铸行“乾元重宝”(图二),以乾元重宝一枚当开元通宝十枚。乾元重宝钱径3.4厘米,重6.5克,钱文隶书,对读,书法精妙,有光背及背花纹之不同,背花纹的有朱雀、穿上或穿下祥云、俯月或星文的。朝廷于乾元二年铸行乾元重宝重轮钱,钱背面外廓双层,故叫“重轮钱”(图三),以一当开元通宝五十文。重轮钱钱径3.5厘米,重12克,钱文隶书,对读。这两种“重宝”在发行中不断减值,乾元重宝重轮钱流通至第二年,改为一当三十,开元通宝小平钱与当十钱皆以一当十,后再改与乾元重宝重轮大钱都以一当三,直至一当一行使。另一方面,在货币不断减值的情况下,物价却不断抬高,一斗米涨至七千文,以至于饿死的人相枕于道。到肃宗死后代宗继位时,便下令停铸大钱,独行开元通宝小钱。
  唐代宗大历年间似曾铸有“大历元宝”钱(图四),史书未有明文记载,但传世有实物。此钱径2.3厘米,重3.2克,钱文隶书,旋读,为小平钱,背无文。此外传世还有“建中通宝”钱(图五),钱径2.1厘米,重1.8-2克,钱文隶书,旋读,光背无文。这两种钱铸造较粗糙,在新疆等地发现较多,内地较少见。在1992年新疆库车(唐代称安西)附近曾出土过大量的“大历”“建中”“开元”及“乾元”钱等。这些钱铜质具有新疆当地所产之铜的特点,并非中原所产的铜,故应是唐时所设安西都护府时驻扎在此的守军自铸的钱币。
  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李炎在登基后的第五个年头,毅然下令毁佛铸钱。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佛教从东汉初传入我国后,轻过三国、两晋、南北朝漫长的历史岁月的传播,到了唐代已极为兴盛。人们以当尼姑、和尚为荣,连皇帝都要过几天的寺庙生活,以表示超凡脱俗从而得到佛祖的超度。据《旧唐书·王缙传》载:“五台山有金阁寺,铸铜为瓦,涂金于上,照耀山谷,计钱巨亿。”仅一座寺庙就耗资巨亿,全国的寺庙佛像用掉的铜就要以数十万吨计了。等到武宗时期,无铜铸钱的局面再也支持不下去了。李炎此人从小就不信佛,甚至说:
  “穷吾天下,佛也。”他规定西京(长安)只留寺庙四座,东京留两座,其余的一律拆毁,僧人还俗,没收寺院良田,和尚尼姑们遣回原籍,从事生产。把寺院内的佛像法器化铜铸钱。扬州节度使李坤率先铸造背有“昌”字的开元通宝钱进呈,朝廷下令各地仿铸,并于钱背添铸各自州名以便检查。这种背文记地名的开元通宝俗称“会昌开元”钱(图六)。这在全国引起很大震动,大部分信佛的人都不满意,但社会上的财富增加了,货币流通畅快,人民生产、生活安定了,也就逐渐得到了全国大多数老百姓的拥护,毁佛铸钱也使李炎成为历史上的一位明君。“会昌开元”钱已经发现的背文计23种,有“昌、京、洛、益、蓝、襄、荆、越、宣、洪、潭、兖、润、鄂、平、梓、兴、梁、广、福、桂、丹、永”。其中“平、桂、丹、福”少见,“永”字尤罕见。会昌开元比官炉开元钱略小略轻,铜色较红,制作较粗陋,其铸地广,地名多,欲全部收齐颇不易。
  唐代最后一种钱是唐懿宗时期所铸“咸通玄宝”钱(图七),直径2.2厘米,大小和乾元重宝小平钱相似,钱文隶书,光背。据史书记载为桂阳钱监所铸,数量极少。因其钱文为“玄宝”,一般认为是功德钱,是为讨信佛的唐懿宗欢喜所铸,但后因道教意味过浓,被懿宗勒令停铸。
  从钱币学来说,唐朝钱币创造了多项之最:“开元通宝”为其主要流通货币,铸行了近三百年,时间长,数量大,为以后历代“通宝”钱文之始;“乾封泉宝”为以后纪年加宝文为结构的年号钱之始;“乾元重宝”为以后用“重宝”钱之始。
共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57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