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战国·赵小型“五陉”背“十二朱”三孔布(正面)
清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图为正面)
清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图为背面)
作为古代浇制钱币的母本 其价格远高于普通钱币
“雕母(或母钱)等同于古钱币中的手工艺术品。”吴先生收藏古钱币20余年,逐渐“晋级”到收藏雕母,“雕母是所有古钱币收藏者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不过,雕母价格往往比其铸造出来的钱币高出数百甚至数千倍。近日,两枚天价雕母陆续出现,更令收藏者望而却步。
流通数量很少
雕母即手工雕刻的“母钱”,亦称“祖钱”。六朝后造钱不再使用大型整体铜、石钱范浇铸,而改用母钱翻砂造型浇制。最初用铜、锡、牙、木等材料精心雕刻的母本,即为“雕母”。传世可见历代铜质雕母多种。
雕母一般形体稍大,铜质精良,雕工细腻,边廓峻深,是古钱中的珍品。雕母一般严格控制在钱局相关人员手中,极少流出,现在大部分藏身博物馆中,少数在市场上流通,因此价格远高于普通钱币。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秋拍中,“古钱收藏”专场成交比率近90%,其中两枚雕母更脱颖而出:清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雕母拍出218.5万元高价,清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十”雕母以80.5万元成交。
吴先生认为,拍出高价的原因除了雕母本身工艺精美外,还因为前者曾著录于《咸丰泉汇》第155页。值得一提的是,同场拍卖中的“战国·赵 小型‘五陉’背‘十二朱’三孔布”最终以143.75万元成交,除了是传世孤品外,也因为是名家旧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