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元代纸币:橘逾淮为枳

1楼
CYM 发表于:2015/6/15 11:11:00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元朝的许多制度推崇备至,并且不遗余力地介绍给西方世界,其中就包括元朝的纸币。

马可·波罗记述的是忽必烈时代的元代中国社会,当时元朝政府立法禁止纸币以外的货币流通,中国进入帝制时代纸币使用的鼎盛时期。在马可·波罗看来,元代的纸币在这一时代信用良好,“臣民不敢拒用,拒用或罪至死”,因此不但可以充当商业交流的介质,也可以充作军饷,其价值“竟与纯金无别”,即便损坏,只要缴纳面值1/3的手续费就可以旧换新,也十分方便。

马可·波罗是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年)作为送亲使者之一西返的,登陆地点是同属蒙古一系的伊尔汗国忽里模子港(今伊朗霍尔木兹岛),无巧不成书的是,第二年即1294年,伊尔汗国可汗海合都就进行了一次绝无仅有的、仿效元朝的币制改革,在伊尔汗国发行了酷似元朝钞票的纸币。

按照时人记载,伊尔汗国纸币是用树皮纸制成,大小和元钞如出一辙,纸币上钤盖大汗印信,并用波斯文印制“伪造者并妻子处死,财产没收”字样,还印有汉字“钞”,使用了从中国传来的雕版印刷技术。

不难看出,伊尔汗国这次钞票发行完全照搬了和该汗国王室血脉相连的蒙元钞法,甚至连印刷术和文字都照搬不误。照理说,这种依样画葫芦的改革,理应效果不错才是。

然而被马克·波罗推崇备至的元钞到了波斯居然水土不服:当地商人、民众不顾严苛的禁令拒绝使用,更拒绝政府强制用钞票兑换金银币的行为,第二年便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巴扎暴动”,商业陷入大面积瘫痪,伊尔汗国钞票只流通了不到一年便黯然谢幕,如今在伊朗留下的痕迹,不过当地口语里类似汉语发音的“钞”字而已。

钞票毕竟只是一张纸片,能否“与纯金无别”,关键在于纸片上所钤盖印信是否有足够权威,元代先后发行过多种纸币,其信用和价值差别很大,除了发行量,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印信的主人—皇帝权威的大小。海合都在伊尔汗国是个弱势君主,而伊尔汗国在波斯又是个外来政权,他的印信权威和蒙古君主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伊尔汗国钞票再怎么和元钞惟妙惟肖,也势必无法等量齐观。

史书记载,海合都挥霍无度导致国库空虚,又恰逢牛羊瘟疫,发行纸币的目的是敛财,即用纸币强行兑换民间金银,再拿金银去境外换取财富,当地民众原本就不相信、不习惯纸币,又一下便识破这位异族君王的如意算盘,纸币的“正能量”自然也就丧失殆尽。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59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