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网7月21日讯 世界第一枚邮票英国“黑便士”,以及中国第一枚邮票清代“大龙”长啥样子?上周六上午,30名海都小记者很幸运地与它们亲密接触了一回。此外,小记者们还在泉州海交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跟着1.1万枚邮票的脚步,畅游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并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以趣味竞赛的方式学习博物馆相关的英语知识!
看到“万里长城”,小记者和家长都很惊奇
据海交馆工作人员介绍,馆里给小记者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有国粹京剧、传统书法、英语课堂等,开学后“海交馆文化大篷车”项目(2015年泉州市社科活动资助重点项目)还将走进校园,给海都小记者们带去更多不一样的博物馆体验哦!
“邮”完海丝,学起英语
令我大开眼界的邮票展
泉州晋光小学三年六班 黄钧霖
上周六上午,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来到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随着旅美集邮大家陈友敏先生的视角,欣赏了一枚枚珍贵的邮票。
在“邮”游的过程中,我们仿佛也踏上海上丝绸之路,在方寸之间感受沿途海洋国家与城市的风土人情、文化内涵。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套邮票、1886年冈比亚发行的英国女王头像邮票、越南的京剧脸谱邮票、阿富汗的提水壶的女人邮票……每一枚邮票都有自己的独特。特别是当我站在由八千多枚邮票组成的“万里长城”的“巨画”前面时,我好像真的来到长城脚下,那心情真是难以言表。
“邮”游海交馆,重访海丝路,畅享海丝情。这次邮票展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次小记者活动了。
奇特的卡片——邮票
丰泽三实小四年三班 施扬洺 指导老师:王珍瑜
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炉,把大地烤得发烫,也把大家烤得浑身是汗。但“大火炉”也阻挡不了海都小记者的热情,一大早,小记者们就相聚在泉州海上交通博物馆参加邮票展。
“导游”曾老师向我们介绍大航海时代几个著名的冒险家:麦哲伦、达伽马、哥伦布……还介绍了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与邮票的知识,比如:丝绸之路分海路和陆路两条,大航海时代最早开始航海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开始参观了!”
“耶!”我们冲进展厅,一眼就瞧见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这是英国发行的邮票,上面印有英国女王的侧面头像,面值为一便士。紧挨着的是中国第一枚邮票——清代大龙邮票,这是中国的第一套邮票,一共有3枚,主图是五爪蟠龙清朝皇室的象征,上面印着“大清国邮政局”,又简称“大龙邮票”。
接着往里走,“哇,看啊,那不是万里长城吗?”小伙伴们惊呼。远远望去,金光闪闪的长城好壮观啊。我走近一看,原来这是用邮票贴成的“万里长城”。这些邮票图案有动物类、植物类、历史人物类……听老师说这幅画差不多由8000张邮票拼成,好壮观。
真是方寸之间有故事,一张张小小的邮票增长了我的见识,也让我更加了解邮票中蕴含的历史。
用英语玩转海交馆
泉州立成小学五年一班 刘唐霖
上周六上午,我们来到了泉州市海交馆集合,开始了“邮”游海丝的旅程。
在邮展中,我看到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英国发行的黑便士;中国第一套邮票——清代发行的大龙邮票,共有三枚:一分银是绿色的,三分银是红色的,五分银是橘红色的;还有用8000张邮票筑起的“万里长城”……大家纷纷与之合影留念。
参观邮展后,就到了学英语玩游戏的时间,我迫不及待地冲向学习厅。老师先教了我们一些关于博物馆的英语单词,然后开始玩游戏,我印象最深的是传球游戏,这个游戏刺激又有趣,球停谁手上,谁就必须把老师刚教的单词准确大声地说出来。音乐响起后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把球传给下一个同学,没想到,球刚到我手上,音乐就停了,我大声说出了单词,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还获得一支笔。这更加激起了我学习的热情。我再接再厉,积极回答问题,总共收获了四支笔。
在大家都还意犹未尽时,活动结束了。我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同时我也很开心,既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又能和大家一起玩游戏,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8000张邮票的“万里长城”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三年五班 汤子熙
我猛然一抬头,发现前方有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画,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金光闪闪,漂亮极了。走近一看,我发现它是由许许多多的邮票粘贴成的。这些邮票上有的有美丽的花儿、五颜六色的蝴蝶,有的有飞行的小鸟,有的有在水中穿梭的鱼儿及宽大的古船等不同的风景。每张小小的邮票都那么栩栩如生,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幅画宽4.8米、高3.1米,用了将近8000张的邮票粘贴成的,这引起了我的思考,陈友敏夫妇用了多少的时间、心血和智慧才完成这么美丽而伟大的作品,他们的那份执著让人感动,我也衷心地祝福他们的作品能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
邮票背后的那些故事
泉州市晋光小学五年四班 李瑜涵
一走进泉州海交馆的大门,就看见了4艘帆船,帆船的设计与摆放让我们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泉州本土的历史文化特色。
紧接着,曾老师带着我们来到海交馆三楼,开启了我们的“邮票之旅”。
听过曾老师的介绍后,映入眼帘的是数不胜数的邮票。世界第一枚邮票是英国的“黑便士”,中国第一枚邮票是“大龙邮票”……各个国家的邮票粘在不同的板上,有英国的、印度尼西亚的、泰国的……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除了长方形的邮票之外,还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邮票。还有用邮票贴在墙壁上的“长城”,更让人发出啧啧的惊叹。
每一枚小小的邮票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次邮展开阔了我的眼界,增长了我的知识。
英语课里的海上丝绸之路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三年四班 曾冰铌
要去参观海交馆,想想就很开心,所以我起了个大早。
在大厅集合完毕后,我们就排着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邮票展。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邮票,他们来自许多不同的国家,有中国的、朝鲜的、美国的、希腊的……
“哇!好大一张邮票呀!足足占了一面墙!”
我不由地向前走去,原来这是用八千多张小邮票组成的长城图。除了这张长城图外,展馆里还有美国1905年的明信片、错版邮票、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中国第一枚邮票——清代“大龙”邮票……
在参观邮票展之余,我们还上了一堂与海丝路有关的英语课。老师把我们分成了两组,A组是男生,B组是女生。我们玩了传球游戏、大声小声游戏、抢答游戏等,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了和海丝路有关的英语,还得到了很多奖品。
在这趟小记者活动中,我既学到很多知识,又玩得很开心。
小邮票里的大世界
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五年四班 洪珺妍
“大航海时期我国是哪个朝代?”
“明朝。”
“是哪两个国家先开始航海冒险的?”
“西班牙和葡萄牙。”
这堂特殊的历史课是在海交馆的邮展上展开的。在这里,我们见到了用将近八千枚的邮票拼成的万里长城图;也看到了索马里、韩国、希腊等国家的邮票。邮票中有朝鲜古代的四季服装,有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登基大典,有罕见的蘑菇……这些邮票都是一个人收藏的——著名集邮家陈友敏先生,陈友敏先生收藏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十多万枚邮票。
“邮”游海交馆,我不仅知道了更多关于邮票、海上丝绸之路的知识,还学会了与邮票、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英文。希望有机会,我能真正地走一回“海上丝绸之路”。(海都记者 黄晓燕 实习生 刘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