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人期盼已久的邮市第四次大行情,借中央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的东风,携文交所遍地开花的风雷,正呼之欲出,将滚滚而来!
当今的中国,与邻为善,走和平发展之路,显示出中华文明的非凡智慧。没有战争、不再一味犯傻的无私支援世界革命,不再穷兵黩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社会财富不断累积。因此,我们要面对变化了的现实,对即将到来的第四次邮市大潮做好充分准备。
在
社会游资极其雄厚的今天,加上中央的支持、文交所大笔资金交易模式的出现以及稍前的10、11年行情,其它该涨的都涨了,而最适合大资金交易的低档编年张、低档JT张却没怎么涨,甚至像发行20多年的93毛竹张等还在面值之下呻吟,这太不正常了!同时也是到了物极必反的地步,更是出现重大投资机遇的时刻!此时若不善加把握,过后回味,一定会痛骂自己见到成堆的钱都不屑弯腰一捡,就真的是SB一个!
比较起来,散张由于在不断的交易换手中反复清点,加上邮寄过程中可能的损伤,量大了即便是往文交所交货,那交验起来也很麻烦!所以不如盒子张品相好、交验快,招人爱。
型张貌似量大,其实由于收藏群体大、全国销售、预定户、年册、挂号信用、包裹贴寄、销毁等等,剩下整封整箱的,面对于今天堆积的资金面,的确不算什么!大资金当真放起抢来,恐怕连印量最大的竹子整封张,也会变得十分紧俏,甚至于一封难求!
回归以前的帖子中也曾提到,这次行情的主力推手应是上市大资金,因此特别钟情于有量低价品种,低档型张的特点与大资金的需求不谋而合!要及早认识到这一点,抢先下手抢筹。不然等大资金纷至沓来的时候,可就没咱小散的份了!——而今黄金价跌、股市黑洞很深,房地产等行情更是江河日下,许多天量游资正在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在中央明文支持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只要邮市反转行情一旦确立,不愁这些资金不万马奔腾、汹涌澎湃、排山倒海地滚滚而来!
事实上低档型张版块已经启动。君不见上个星期老袁的46封三峡张,心急火燎的620/封往外出,许多人对此视而不见,还不想要。出完货后十来天,三峡730/封成交!还有发行2109万的澳门金箔张,短短几天价格翻番,至今80多元成交。连这个量的、原先被当做垃圾的编年张都能涨这么高,摇身变成香饽饽,那许多有消耗的、甚至今天还在打折卖的低档张,还有什么理由不能涨呢?!只不过是市场低迷太久,许多人的思想已经麻木,对早已由量变到质变,眼看要轰轰爆发的超级大潮将信将疑罢了。
有人不免要问:你说的这“不久,将会是多久呢?”回归以自己多年的邮市经验对第四次邮市大潮做个简单的预测:今秋(14)到年底是行情启动初期(这一时期正规邮品随便拿),明年(15)是发展期,后年(16)是高潮期。若到2017年春天您的货还没最后跑完,恐怕又要套十年。
个人建议:还是不要炒作未公布发行量的新张,以防在利益的驱动下遭加大印量打击。看好的悄悄买一点,放到发行量公布后再说吧!此外,炒新还不利于分散、使用消耗等。
下附九一年低档型张炒作回味:
炒作整封低档小型张,事后被称为91邮潮的第一大“战役”。他开始于1991年4月底5月初,而在此之前,炒邮的风暴已起于青萍之末。早春二月,江南草长莺飞,黄浦江畔一批原来做国库券生意的“打桩模子”,像一支先头部队,带着开辟新财路的使命,悄悄打入太原邮市。起初,他们还不敢过于放肆,一则缺乏邮识,二则缺乏经验,他们只能遵循邮票增值的规律,主要炒那些增值快、价格高、发行数量较少的早期新JT邮票和小型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邮票王子“猴”票。
但渐渐的,他们不耐烦了,他们失去了循规蹈矩的耐心。在他们看来,利用这种方式赚取利润,太细太碎太婆婆妈妈,不解渴不火爆也没有大男子汉的气魄,即使利润再高,也因交易量小、交易额少,难以适应他们的胃口。而且,更令他们深恶痛绝的是,这些早期的高档邮票、小型张,都是单套和单枚的,买卖要看品相,有时一套票翻来覆去看上半天,最后还是摇摇头不能成交。
于是他们打破旧的思维定式,推翻“物以稀为贵”的集邮原则,开始讲究一个“量”字。什么有量?低档近期的邮品有量。经过选择,他们决定就以近期的、低档的小型张作为突破口。
因为这种邮品至少有三大优势:一、比一般邮品更受集邮者的青睐;二、体积小,便于携带和交易;三、价格基数低,增值余地大。
为了加快交易速度,省却验看品相这一耗工费时的环节,他们坚持“整封、原封”的原则。不是整封和原封的,其价格要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干脆拒绝交易。 这一选择和这一原则,很快得到广大炒邮者的认可。于是,一时间以上海、北京为两大中心,南至广州,西到成都,北到沈阳,大大小小数百个邮市,百万专业、业余炒邮者一齐行动,大炒特炒低档小型张!管你什么面值票“孔子”、跌价票“铜车马”、刚发行的“
西藏”、臭票“熊猫”、鬼票“马王堆”等等,一律照炒不误,一律价格飞涨!
疯炒低档小型张的狂潮,一直持续到1991年五月底,经过了“黑色的星期五”之后,才将势头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