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交所 文交所文物鉴定是如何发展的 文物鉴定技术的改革 文物鉴定有什么样的改变
文交所文物鉴定是如何发展的
前几天,由江苏凤凰出版传媒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等主办的《文物艺术品物证司法鉴定》专题报告会在南京举行。艺术品司法鉴定专家梁亚力先生作了专题报告。梁亚力表示,他与其团队,用六年的时间完成了文物艺术品物证司法鉴定技术的课题,让文物艺术品的鉴定终于从“人证”转向“物证”,并被银行、保险、证券、文交所等金融机构迅速拉入合作。
文物鉴定技术的改革
不管是文交所还是收藏界上,各种错案都有,而因此带来的各种损失都是十分巨大的。历史上的单纯凭经验和眼力来判断艺术品真伪的鉴定方法,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并不科学。更重要的是,在司法物证鉴定体系里,人证被叫做可变证据,人证的采信程度非常低,是证据里面的最差的一种。在2004年,梁亚力与公安部刑侦局合作,以古陶瓷入手探索文物艺术品科学的痕迹鉴定方法,结合他们擅长的物证技术以及器物的自然老化痕迹等,研发出一套技术,并在当时填补了国内外古旧陶瓷鉴定的空白。
文交所文物鉴定是如何发展的
后来提出并组建成立了现在的“文物艺术品物证司法鉴定技术”课题组,鉴定对象则从古陶瓷拓宽到书画、古玉器、青铜器等多门类的艺术品。在书画都有印章和笔迹上,判断是不是本人,需要把所有的数据库留存下来比对,除了找差异点,还要捕捉最本质的结合点,借助科学仪器和专业人才,把老化痕迹提炼出来,准确率与我们做笔迹和指纹鉴定都是相同的。简而言之就是提取出文物艺术品的“dna”密码图谱——文物艺术品物证的唯一性,以此鉴定文物艺术品的真伪和大致年代。
甘谷理财点评:如果以后可以增加一定数量的司法鉴定机构,不管是对收藏者来说也好也好,还是文交所也好,都可以尽最大的能力来保护投资者和市场本身的利益,不仅投资者对相关文物的托管增加信心,也可以使文交所和投资者一起进步,让市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