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人民币上的人物,许多人以为是画家“杜撰”的,殊不知真有其人。这些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是怎么上了人民币?背后发生了什么故事?他们现在生活得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杨琦
第一套人民币拾元纸币
“这张人民币上面的工人就是我的画像。”指着一张绿色图案的第一套人民币10元人民币,年逾古稀的杨琦老人笑着说。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华北银行为基础,合并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组建成立,并发行人民币。杨琦是第一套人民币的设计雕刻制版者和参与者,也是第一套人民币10元钞票图案上的工人原型。
出生于上海的杨琦当年在华北印钞厂专门从事解放区流通货币的设计、研制工作。1948年的一天,时任央行行长南汉宸和印钞局长杨秉超把杨琦和同事翟英找来,向他们秘密下达了重新设计、创作、雕刻人民币铜版的任务,还提出人民币票面应当尽量反映解放区和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工农业生产蓬勃发展的局面。当时,杨琦和翟英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在10元、50元人民币图案上设计工人和农民形象。
由于人民币设计印制是在完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模特也只能在有限范围里寻找,南汉宸和杨秉超就把杨琦和翟英当时的照片以及档案报了上去,上级领导认为杨琦本来就是工人出身,翟英是农民出身,而且都长得人高马大、体魄健壮、外形英俊,当模特原型很合适,就这样杨琦被幸运地定为10元人民币上的工人模特。
“当时没有照相机,只能请画师画好像再制版。”杨琦回忆说,1948年4月初,北海印钞厂在山东五莲县红凝镇的一个偏僻小山村租借了两间放农具的房屋,开始了人民币的美术设计。
杨琦穿上工人的工作裤,戴上一顶工作帽,肩膀扛上榔头,翟英穿上房东老乡的衣服,戴上一顶用竹篾片编的凉帽,肩膀扛上一把锄头,同时请来一位40岁左右的李画师为杨琦、翟英画肖像画,经过6天才完成。随后,翟英负责工农并肩联合主景图设计创作,杨琦则负责人民币花边图案的设计创作。又经过两天,两人把主景图及吉祥、如意图案合并画在样稿上,一张10元人民币图案正式诞生。经过复杂的印钞工艺,北海印钞厂印制的第一套人民币终于在1948年秋完成,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
杨琦后来随军回到了故乡上海,一直在上海印钞厂工作直到离休。如今他仍会天天动笔画国画。
蒋定桂
第三套人民币伍角纸币
蒋定桂生于1947年,广东省东莞人,汉族。她是著名爱国将领、原纺织工业部部长和民革中央常委蒋光鼐将军最小的女儿。
蒋光鼐将军逝世后,蒋定桂为照顾母亲,在1969年亲自写信请求周总理安排她去纺织厂当工人。
1972年,当时设计纸币的设计团队去纺织厂采集素材,正好看见正在推纱锭蒋定桂,当时她是车间的落纱工。这张5角人民币上的形像就是当时拍摄的。
梁军
第三套人民币壹元纸币
1962年4月我国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1元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的原型,就是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
梁军1930年出生在黑龙江省明水县。1948年,梁军所在学校决定办农场,派学员去参加拖拉机训练班学习,两个月后梁军和同学驾驶着3台拖拉机回到学校。
随后,学校成立女子拖拉机队。1950年6月,学校宣布以梁军命名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拖拉机队成立。
她还作为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黑龙江省一家媒体报道过,梁军曾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业局的领导,现已退休。有媒体电话联系了梁军原单位的同事,他们也听说过老领导头像上过人民币的事。
袖珍织绣诞生于2003年年底,自成系列,深受广大收藏者喜爱。袖珍织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元素互相渗透,以线代墨,所有图案和全部文字都是织绣而成,每件袖珍织绣均用线近千米。画面典雅清秀,设计高贵,艺术品味十足,横如长卷,竖如立轴,方如镜片,尺幅虽小,但尽展大千风情。袖珍织绣从2007年开始已全部实行编号发行,每枚织绣都打有编号,每套数量严格控制在2200枚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专利产品 名家设计。 部分品种售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