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
京城有一位“剑客”,自幼喜剑,并常以剑会友,因此结识了不少江湖中的绿林好汉,人称“胖长老”。不过,这位长老可不老,只有二十出头,却练就了一身识剑的好本领,他名叫姜威,一位青铜兵器收藏家。 姜威从2002年开始收藏青铜兵器,那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收藏是天方夜谭的一件事儿。但是,一向对兵器有着很浓情结的姜威还是固执地开始了自己的藏剑之路。经济能力有限,姜威就从削刀、弩机、箭头这类小件开始“下手”。他说,小件价格通常较低,而且一般都是真品,可以称为标准件,别人常说我眼力好,这归功于我收藏了很多小件,从小件上的锈色、铜质及出土地点等可以看到青铜兵器发展的脉络,对眼力的锻炼有很好的效果,而收藏的最大困难就是眼力的问题。 一次,有一位古董商找到姜威,说他有一把很好的青铜剑,在洽谈的过程中,那个商人故弄玄虚,将剑放在盒子里不让打开看,而且仿佛很贵重的样子,姜威心想哪有买剑不看的道理,便执意要看,古董商拗不过他,只好打开,姜威一看,这个包装华丽看似贵重的剑不过是件普通工艺品而已。“收藏切忌太感性,见到自己喜欢的种类就‘忘乎所以’,一定要多看实物,否则很容易吃亏上当。”姜威建议道。 近年来民间喜爱三代青铜器收藏的人日益增多,中国青铜器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堪称空前绝后,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美术馆,无不把中国青铜器作为馆藏重器,历代收藏家更是把收藏青铜器作为镇宅之宝,世代相传。可是受传统习惯的影响,收藏者总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青铜礼器上,而忽视其他青铜器门类的搜集和收藏。这就使青铜器市场出现了一种畸形的发展状态,即青铜礼器价位高,买主多。纵观青铜器市场的发展趋势,有远见者,已开始悄悄把青铜器收藏重点向青铜兵器转移。姜威介绍说,兵器往往被收藏界所忽视,认为玩青铜兵器不够档次,经济价值不高,而且沾有血腥,不太吉利。殊不知先秦时期青铜兵器和青铜礼器同样备受重视,商周时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之说,即用于战争的兵器和用于祭祀的礼器对置办国家大事同等重要,因此国家将当时最先进的铸造方法用于兵器的铸造,其中有的是为了提高兵器的作战能力,有的则是为了起到装饰的作用。除此之外,三代青铜兵器存世量大,品种较多,且铸造工艺精湛,价格也相对较低,其中有的还铸錾铭文,是研究我国兵器史的珍贵实物。 随着青铜兵器收藏的逐渐深入,姜威将所藏兵器分为北方文化、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及鄂尔多斯文化系列。其中,一件北方文化系列的“铜柄啄锤戈”最得姜威喜欢。“铜柄啄锤戈”远望犹如一只正在啄食的啄木鸟,矛形的戈援如同鸟嘴,椭圆球形的銎和两侧的乳钉很像鸟头和双眼,圆柱蘑菇状的锤内如同鸟头后的羽冠,而长长的铜柄则似鸟身及尾。将其拿在手中,恰似一只温顺的鸟儿正楚楚可怜地看着你。可是,谁能想象,在几千年前,它却是久经沙场,历尽腥风血雨的一件杀敌兵器,而能够持此兵器的是一位统领天下、战无不胜的部落首领?还是一位豪气万丈、骁勇善战的军事将领?古战场上的烽烟、战鼓和杀伐之象刹那间浓缩在了这件铜柄啄锤戈上。几千年后的今天,它却安静地躺在橱窗的某一角,等待众人那充满惊奇或是疑问的眼神,古代工匠当年对于大自然生物的一个艺术性的模仿竟然在此刻化作了永恒,一件杀敌冷兵器在经过数千年的轮回后却成了人间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品,引领我们去了解那一段金戈铁马的战乱岁月。 姜威介绍说,这件古兵器为“啄锤戈”不仅具备啄杀和锤击的功能,而且同戈一样,援有上下刃,既能钩杀又可挟击,比起“啄锤”大大增加了杀伤力,是一件集“戈”和“啄锤”功能于一身的古兵器。这件古兵器非常少见,不仅在于它的柄是铜质的,还在于它主体造型的新奇。能拥有它的人不可能是普通的士兵,应是一位有相当地位的军事将领,持其既可用于实战中杀敌,也可以作为仪仗器使用。 对青铜兵器的多年研究练就了姜威的一双慧眼。古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多在别人看来不值几个子儿的“破铜烂铁”,在姜威眼里却是“他乡遇故知”,鹿首刀就是其中一例。“这是从一个收辽金印章的人那买到的,那人不懂青铜兵器的价值。在蒙古国的博物馆有一把33厘米长的鹿首刀,和我的刀一模一样,是他们的镇馆之宝。而我的刀只比它短1厘米,可能是商代鄂尔多斯某首领的近身短刀。”很多蒙古人得知姜威藏有此件宝物,不远千里来到京城,为的就是“一睹芳容”,可就是这么一个相当于镇馆之宝的宝刀,在这么多年中却无法找到自己的伯乐。 古人的创作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得以保存,实属幸事,这要归功于一些慧眼识英雄的藏家,姜威就是其中一位。今天,这些散落民间数千年的兵器在姜威这里找到了归宿,它们的千年之旅也将在此告一段落。姜威说:“收藏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部分,看藏品得到的是视觉上的享受,而研究它则是心灵上的享受。”胡晓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