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 新中国成立后,东北邮电 管理总局发行的首套纪念邮票是纪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东北贴用)》,图案与全国通用者相同,仅面值有别,并印有“东北贴用”字样。该套票是由华北邮政总局委托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其发行日期,各种邮票目录标注为1949年10月8日,而实际上其发行日期为1949年10月13日以后。
2. 在革命战争时期,江苏第一套邮票——苏中区第一版无面值邮票发行于1943年 ,由原上海市副市长忻元锡设计、苏中日报厂印制。由于当时物质条件差,邮票是用白报纸印的,数量不明。
3. 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明信片形式寄信的是德国一位画家,第一个建议邮政部门印发明信片的是德国邮政参赞赫因里奇.斯蒂芬,可是,第一个正式发行明信片的国家却是奥地利。1869年1月26日,维也纳军事学院艾马奈尔.赫尔曼教授在当地《新自由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邮政通信的新方法》的文章,提倡采用明信片通信,奥地利邮政当局采纳了他的建议,于当年10月1日正式发行了印有邮资图的明信片,这是世界上第一枚邮资明信片。由于当时的邮政当局对人们在通信中公开内容仍有顾虑,因此在最早出现的明信片上印有“邮局对通信内容的保密概不负责”的字样。9个月后,德国在1870年7月1日发行了明信片,从此,明信片风靡全球。
4. 1872年,巴伐利亚和德意志帝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双联明信片。这种由两张相连的明信片,一张供寄信人书写,另一张供收信人回信时使用。1897年8月16日,我国清代大清邮政开始发行的邮资明信片,是我国最早的明信片,1899年,大清邮政又发行了双联明信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邮制明信片,在1991年以前均印有“中国人民邮政明信片”字样;自1992年起,均印有“中国邮政明信片”字样。
5. 1990年5月17日计划发行《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纪念邮资明信片JP.22,由于该片运到香港后,有关部门发现英文名称有误,建议停发。因此,该片成为我国第一枚未发行的纪念邮资明信片。
6. 光绪十五年,总理海军事务大臣奕劻为筹备海军军费奏请开办印花税,《清实录》对此有明确记载,全文是“总理海军事务衙门奏:仿照西法用印花税,以备海军经费。”光绪皇帝指示:“下所司议”如此,则最早创议印花税的时间应为1889年而不是1896年。光绪十五年即为公元1889年。
7. 1948年,第五届冬季奥运会在瑞士圣莫里茨举行,瑞士发行了一套4枚的纪念邮票,其中一枚邮票上是个冰球守门员。这是世界上第一枚冰球专题邮票,也是第一枚冰球专题附捐邮票。
8. 新光邮票研究会,简称新光邮票会,1925年冬成立于杭州,1938年迁上海,主要创始人为张包子俊(后担任会长)。该会先后共有会员4000多人,遍及海内外,是我国解放前集邮活动时间最长,人数量多、研究成果最著(包括对区票研究)、影响最广的集邮组织。
9. 邮简也称邮政信笺、信简,是简便的通信用品,由邮政部门印制发行,其形式是一张纸,正面经折叠后成为信封的封套,用来书写收信人和寄信人姓名地址,内页及背面可当信函内容。带邮资的邮简将邮资凭证、信封、信纸合三为一,便成了通信邮简。1818年11月7日,撒丁王国就创制了一种“盖有戳记的邮用信简”,这种邮简共三种:圆形 戳记面值15分;椭圆形戳记25分;八角形戳记50分。在这3种面值的戳记内,均刻有一个吹着号角、骑马奔驰的带翅膀的天使图案。因此被称为“骑马信童”戳记邮简。这种信简由于无固定的折叠方式,因此也称信张。1838年,新南威尔士率先发行了一种只含预付邮资意义的信简,这种信简一 直使用到1850年。1840年,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带有邮资图的邮简,它是由英国皇家美术学会会员威廉.马尔莱迪设计的。
10. 1882年,比利时正式发行三节式折迭邮简,使邮简更加完美。1912年,纽芬兰发行了世界上唯一的一种往来邮简,为双邮简,其内附有一个小邮简,供收信人复信时 使用。1918年,我国首次发行邮资邮简,其格式为竖式,规格为84X145mm,邮资图为椭圆形,主图为麦穗,面值为3分,在麦穗图上方印有“***邮政”字样,下方印有“邮政信笺”字样。1948年8月1日,***邮政发行了一种飞机图航空邮简,为竖式,左上角印有飞机图邮票图案,但无面值,在无面值的邮票图下印有“航空邮简”,“国内航平邮资已付”字样,右上角印有航空签。1950年,新中国首次发行“普东1”天安门邮资邮简,面值为东北币5000元,邮资图上印有“东北贴用”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