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雍老四爱极简而乾小四爱奢华
雍四爷(爱新觉罗•胤禛)的审美水平极高是业界公认的,他喜爱极简,这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米斯•凡德罗所提倡的“少就是多(Less is more)”不谋而合。19世纪下半叶英国借着工业革命兴起了工艺美术运动,反对矫揉造作、提倡简洁装饰的理念也同样对雍正的审美进行了有力地支持。要知道,雍正可是18世纪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所引领的审美趣味领先了西方一个多世纪。
在刚刚结束的匡时十周年春拍中刘益谦1.7亿购下蒋廷锡的《百种牡丹谱》,正是蒋廷锡在内廷儤值时所画进呈给雍正的作品。《百种牡丹谱》全套两百开整,每 一幅俱是颜色饱满留白悠长,即便是富贵花也颇显出些许淡雅,放在今天也是艺术审美中的上乘。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蒋廷锡活到乾隆时期,他要进呈的百种 牡丹大概就要被密密麻麻画在同一张宣纸上了。
我们再来看看雍四爷的亲儿子乾小四(爱新觉罗•弘历),他所钟爱的艺术风格就正好相反——关键词:奢华、繁复、明艳、惹眼。两朝艺术品放在一起,令人很难想象这两者之间居然没有几十年的时代演变存在。下图分别是雍正时期和乾隆时期的不同种类瓷器,巨大的反差令人咋舌,透过瓷器仿佛能看到两位皇帝的迥然不同气质和性情。
郎世宁给雍正和乾隆画不同风格的画
清宫中有很多宫廷画师,其中有一位“洋画师”非常著名——他就是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郎世宁侍奉康、雍、乾三朝皇帝,入宫绘画50多年,在艺术方面可视之为令人信服的清宫审美见证者。下图是郎世宁在雍正二年所绘的《松献英芝图》,是其为雍正帝画的祝寿图。主题虽喜庆吉祥,但画面素淡清雅,肃穆庄重。
而到了乾隆四十七年,郎世宁为乾隆爷所画的《平安春信图》则是下图这样的。画作颜色艳丽构图饱满——并且当时七十二岁的乾隆看到此画有感而发,还在画上题了字,令整个画面更加满满当当。
如果觉得这幅画令人风中凌乱只是因为彩色的运用,那么看看下面这幅画——同样是由郎世宁绘制的雍正时期画作《聚瑞图》。郎世宁分别于雍正元年和雍正三年画过两幅《祥瑞图》,此为第二幅。同样的彩色,甚至采用了大篇幅的暖色,却仍然显得优雅素淡,令人沉醉其中。
父亲节将至,要不要考虑借此机会跟父母深入聊聊,了解一下他们的喜好和趣味呢?